科研产出
马铃薯与针叶豌豆套种的效果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在榆中、民乐、山丹3地对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模式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产量、产值,其中水分利用效率较单种马铃薯高8.35~11.86 kg/(hm2.mm),较单种针叶豌豆高16.81~21.3 kg/(hm2.mm);产量较单种马铃薯增产44.3%~55.0%,较单种针叶豌豆增产132.4%~216.8%;产值较单种马铃薯增加10269.0~11870.0元/hm2,较单种针叶豌豆增加7857.0~11484.3元/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定西县团结乡进行了免耕与传统耕作对不同类型土地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不大;免耕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其中水地增加0.22百分点,旱地增加0.97百分点,中间类型土地增加0.40百分点,而传统耕作变化不显著。0~5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免耕水地增加0.09 g/100 g,旱地增加0.08 g/100 g,中间类型增加0.14 g/100 g;5~10 cm土层水地增加0.13 g/100 g,旱地增加0.14 g/100 g,中间类型增加0.13 g/100 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牦牛分割肉加工中HACCP体系的建立
《甘肃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从天祝天润公司白牦牛宰前管理、屠宰加工等方面入手,在对屠宰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研究和检测的基础上,确定了危害点,制定了一整套完整、切实可行的白牦牛屠宰加工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白牦牛 冷却分割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地区雌性系黄瓜制种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甘肃省河西地区光照充沛、降雨量稀少、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便利,进行蔬菜制种具有病害轻、种子饱满度高等优点。通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蔬菜良种制种基地。本所自2005年绿秀1号和科寒2号(与中科院寒旱所合作选育的雌性三交种)雌性系水果黄瓜品种鉴定验收后,在河西地区的制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通过几年总结,我们认为父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小麦育成品种和农家种中慢锈基因Lr34/Yr18的分子检测
《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r34/Yr18是重要的慢叶锈和慢条锈基因,携带该连锁基因的小麦品种被广泛种植于世界许多国家。利用STS标记csLV34对慢叶锈和慢条锈基因Lr34/Yr18进行分子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231份育成品种(系)中仅有14份材料携带Lr34/Yr18基因,占6.1%。不同麦区分布频率不同,其中北部冬麦区为零,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分别为3.0%、21.4%、16.7%和33.3%。在422份农家种中,359份含有Lr34/Yr18基因,占85.1%。Lr34/Yr18基因在不同麦区的分布频率也存在差异,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南部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分别为89.6%、77.4%、93.1%、93.8%、96.6%和61.1%。csLV34标记扩增产物为150bp和229bp的片段,能有效鉴别品种是否携带Lr34/Yr18基因,是一个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Lr34/Yr18基因的鉴定与选择。
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及水14致病类型毒性基因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利用F lor基因对基因学说原理对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2号和水14所含的毒性基因进行推导,结果表明,条中32号含有VY r-1、VY r-2、VY r-3、VY r-6、VY r-7、VY r-8、VY r-9、VY r-11、VY r-12、VY r-18、VY r-Su、VY r-C 5、VY r-SD、VY r-SpP等毒性基因,水14含有VY r-1、VY r-2、VY r-3、VY r-6、VY r-7、VY r-8、VY r-9、VY r-11、VY r-12、VY r-18、VY r-Su、VY r-C 5、VY r-C 591、VY r-SD、VY r-SpP等毒性基因。对条中32和水14的毒性基因谱的比较发现,水14含有较条中32号特异的VY r-C 591毒性基因,致使近年来抗病品种C 591田间抗病性丧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