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研究——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为了解农业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状况、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发展动向,为以后科学研究和项目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85-2013年全部专利为样本,从申请时期、申请主体、技术领域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状况、特征和变化趋势,指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历年来专利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并通过比对,提出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的学科领域。

关键词: 专利信息 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创新能力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型杏鲍菇即食食品加工中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研究和探讨半干型杏鲍菇即食食品加工中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以HACCP原理对半干型即食杏鲍菇副产物的原料及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原辅料验收、蒸煮、真空包装、热风干燥和脉冲强光系列灭菌工艺为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即设立关键限值,进行重点监控、记录、纠偏和验证,使得产品质量持续稳定,抽查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提高。试验证实HACCP体系的实施是有效的,为工业化生产杏鲍菇副产物即食食品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即食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 CCP(关键控制点) 半干型即食食品 杏鲍菇 关键限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闽糖00-254”选育初报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摘要:闽糖00-254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ROC10与崖城84-153杂交选育的甘蔗新品种。2002~2012年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00-254平均每667 m2蔗茎产量7.603 t,比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增产5.1%;蔗糖产量1.075 t,与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相当。是一个中熟、丰产、抗病、制糖工艺性状优良的甘蔗新品种。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选育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发展‘大马士革'玫瑰产业的优势与前景

中国园艺文摘 2014

摘要:‘大马士革'玫瑰是世界公认的优质玫瑰品种,‘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是国际市场公认的最好玫瑰精油,贵如黄金。从福建的生态条件、山地资源、市场环境、文化背景、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分析发展玫瑰产业的优势,比较玫瑰种植经济效益,展望福建发展‘大马士革'玫瑰产业的前景,为玫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大马士革'玫瑰 玫瑰精油 效益 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维生素对红曲霉S产色素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采用红曲霉S为供试菌株,研究几种维生素对其产色素能力及发酵液色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酸和叶酸对红曲霉S产色素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产品色价可达到80U·g-1左右。添加0.03%烟酸时可以得到高色价偏红色调的红曲色素产品,其色调值为1.40;在维生素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对红曲霉的培养基配比进行优化,并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选择大米粉、味精、Mn2+、烟酸为试验因素,以色价为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通过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红曲霉培养基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添加3.97%大米粉、3.37%味精、0.024%Mn2+、0.04%烟酸时,产品色价的理论值为107.3U·g-1,实际值为106.7U·g-1。

关键词: 红曲霉 维生素 红曲色素 色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鸭群体MC1R基因A399G位点变异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检测鸭MC1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在家鸭、白番鸭、半番鸭各品种中的分布情况,以8个鸭品种/群体共769只鸭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寻找MC1R基因编码区可能存在的SNP突变位点。结果发现,MC1R基因编码区399 bp处发生了A→G的碱基突变,经分析为限制性内切酶Hin61的识别位点。针对该酶切位点,利用PCR-RFLP方法鉴定A399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显示:(1)该位点对羽色未造成影响。半番鸭中,该位点在黑羽半番鸭中表现一种基因型AG,在白羽半番鸭中虽存在AG和GG 2种基因型,但GG频率相当低,只有0.019,差异不显著(P>0.05);半番鸭母本中,该位点在羽色极端且亲缘关系相近的莆田黑鸭和小型白羽半番鸭母本中只呈现单一基因型GG。(2)该位点对品种产生极显著影响。该位点基因型在白番鸭、家鸭内均呈单态分布,其中白番鸭的基因型全为AA,而家鸭的基因型全为GG;该位点在半番鸭群体中呈低度多态,基因型AG占绝对优势(0.982),GG几乎为零(0.018)。经卡方独立性检验,MC1R基因A399G突变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家鸭、番鸭、半番鸭各品种中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这从本质上有效鉴定和区分家鸭、白番鸭和半番鸭三类鸭群体,并为番鸭保种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MC1R基因 PCR-RFLP 基因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紫云英基因型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成分分析

草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作物根分泌有机酸活化难溶性磷对改善其磷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以9个紫云英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培原位方法收集紫云英根系分泌物(有机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分泌物中有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紫云英根系分泌草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等,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但个别品种有机酸变异系数较大。紫云英根系分泌的苹果酸、琥珀酸与生物量拟合相关系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所分泌的苹果酸和琥珀酸含量的高低可以一定程度上表征紫云英生物量高低。另外,紫云英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与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有机酸分泌的高低,尤其是苹果酸、琥珀酸对紫云英植株生长及生物量影响显著。

关键词: 紫云英 有机酸 生物量 难溶性磷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品种、栽培技术引种马拉维试验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配合福建企业开发马拉维花生产业需要,2013—2014年引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6个花生品种(系),结合马拉维4个品种,采用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和大面积种植,在马拉维共和国进行品种比较和栽培技术示范。结果表明,雨季,7个参试品种品比结果,荚果产量1150.05~2943.75 kg/hm2,其中,‘抗黄1号’产量最高,为2943.75 kg/hm2,cg-7(CK)产量最低,为1150.05 kg/hm2,引种的6个品种比cg-7(CK)增产54.78%~155.98%。籽仁产量654.45~1845.6 kg/hm2,其中,‘抗黄1号’产量最高,为1845.6 kg/hm2,cg-7(CK)最低,为654.45 kg/hm2,引种的6个品种比cg-7(CK)增产55.67%~182.0%。干季,7个参试品种荚果产量2344.5~3559.5 kg/hm2,其中,‘福花0621’产量最高,为3559.5 kg/hm2,cg-7(CK)最低,为2344.5 kg/hm2,引种的6个品种比cg-7(CK)增产7.81%~51.82%,籽仁产量1428.0~2335.05 kg/hm2,其中,‘福花0621’产量最高,为2335.05 kg/hm2,‘福花9号’最低,为1428.0 kg/hm2,除‘福花9号’籽仁比cg-7(CK)减产6.44%外,其他5个品种比cg-7(CK)增产29.85%~52.99%。干季,栽培技术示范结果,马拉维的4个品种荚果产量1900.5~3213.0 kg/hm2,其中,Ba Ka产量最高,为3213.0 kg/hm2,Chalimbana产量最低,为1900.5 kg/hm2,籽仁产量1016.7~2307.0 kg/hm2,其中,Ba Ka产量最高,为2307.0 kg/hm2,Chalimbana产量最低,为1016.7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6个花生品种生活习性等方面均适应于马拉维的生态条件和粗放的栽培习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花生栽培技术也适合马拉维4个花生品种,并取得高产。初步探明,利用马拉维湖等湖岸周遍特殊的生态环境,只要花期空气湿度≥50%,满足花生开花受精的生理需求,采用人工灌溉措施,可以在干季发展花生生产,建议扩大试验,示范后推广。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技术 引种 马拉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茶叶科学技术 2014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福建省武夷山市5种不同类型茶园土壤(黄壤、红壤、潮砂土、高山草甸土、紫色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种类型茶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层次的加深呈现降低的趋势;2个土层中,5种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以>5 mm粒径最高,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加,团聚体有机碳增加;黄壤、高山草甸土和紫色土茶园均以>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和贡献率最高,而潮砂土则以<0.25 mm粒径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0.98)。

关键词: 土壤类型 茶园 团聚体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生物学信息及抗原特性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对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利用抗原表位多肽制备了鼠源抗抑动抗原抗体,并研究其抗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表位串联多肽所制备的鼠源抗抑动抗原抗体包含有针对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为刺激隐核虫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 抑动抗原 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