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黔油双低一号中试、示范推广和保优繁育技术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黔油双低一号是我所参加“七五”、“八五”科技攻关育成的优质油菜品种,于199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1992年~1994年进行了中间试验,截止1995年底累计推广4万余公顷。通过实验总结出了一套双低油菜保优繁育技术措施。

关键词: 黔油双低一号 中试 示范推广 保优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利用途径探讨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来源的大白菜核不育两用系存在不同的遗传机制,其不育株与可育株都各略占50%并存。在利用上,50%不育株可作母本用于配制F_1杂种和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50%可育株可用作F_1杂种父本、质核复合雄性不育保持系和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临保系,同时自交还可快速选育自交系。在优势育种上,大白菜核不育两用系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白菜 核不育两用系 利用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引进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及原正市创导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与赤水市近年推广的地膜湿润育秧栽培技术进行育秧方式、栽培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现出旱育栽培优于湿润育秧。旱育秧抗逆性强,秧苗素质好,分染力强,增产明显,特别是以方正式旱育秧植23.5万窝/ha增产显著。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136S的选育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在低纬度、高海拔的贵阳自然低温条件下,按照广适应性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光温指标进行严格鉴选,成功地选育出了具有起点温度低(23.5℃),稳定不育期长和可育期自交结实率高的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136S。本文报道了2136S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性。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系 起点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红薯糖渍制品感官质量的研究

食品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与Pb~(2+)络合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对茶多酚与Pb2+络合反应的机理及应用进行的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茶多酚与Pb2+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沉淀。络合反应分两级进行,两级反应Pb2+与茶多酚配比分别为2∶1和1∶1。沉淀稳定性在pH3-12之间比较好,当pH<3和pH>12时沉淀发生转溶,转溶效果受时间和温度交互影响。利用这一性质,将沉淀转溶于pH=1的硫酸中,Pb2+与SO2-4形成沉淀,茶多酚溶解于上层清液中,从而找到一种从茶汤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建议用本方法提取的茶多酚用于净化生活用水和污水中重金属回收等工程。

关键词: 茶多酚,Pb~(2+),络合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春甘蓝菜青虫防治技术

中国蔬菜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春甘蓝菜青虫防治技术赖仲廉易翔(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贵阳市550006)吴金镐罗泽文(贵阳市花溪农业技术学校)菜青虫是贵州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对春甘蓝的为害率可达100%,为害盛期百株虫量可高达1000~1600头,产量损失在20%左右,并大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紫节性状的遗传及利用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主要就紫稻的紫节性状进行遗传和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特殊紫色水稻的紫节遗传是受一对独立的显性标志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此基因不受任何基因的抑制,并且对光照表现钝感。因而其与一般绿节稻品种杂交,F_1皆表现为紫节株。通过杂交转育的紫节恢复系与两系、三系不育系杂交结果,单株产量、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都接近和超过绿节稻恢复系。

关键词: 紫节水稻 标志基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油菜区试品种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试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0年—1992年贵州省常规优质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系)14个点次的试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后,作出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8904综合性状最好(r_1=0.89372),ZD220,006次之(r_2=0.78398)(r_3=0.72298),87010综合性状最差(r_7=0.63530),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作物新品种选育、审定等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 油莱品种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台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南部山区苏子地方品种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从贵州南部山区搜集到的108份苏子的农艺性状。种子和嫩茎叶中的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苏子对光照很敏感,短日照(8h/d)可缩短其开花期25d左右。野生苏子的抗旱性较强。发现了具有6棱茎的新类型

关键词: 苏子,地方品种,贵州,农艺性状,蛋白质,脂肪,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