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高产低色素普鲁兰生产菌株的复合筛选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紫外线和亚硝酸对出发菌株001进行诱变和筛选各2轮,获得变异菌株GS228,多糖产量提高了1倍,而且无色素产生或色素淡化。通过比较菌落特征,变异菌株GS228菌落大小、质地和颜色明显优于出发菌株001。对诱变菌株GS228进行遗传稳定性实验,连续培养10代,结果表明:发酵液最终颜色为白色,最终pH为3.2~3.4,发酵液吸光值为0.280~0.295,多糖产量为20.11~21.09g/L,表明变异菌株GS228是稳定的,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关键词: 普鲁兰 紫外线 亚硝酸 高产低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小麦白粉病抗源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基因库的组建

植物保护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2005年,对收集到的30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在甘肃省的不同生态区进行了抗病性监测,结果表明:Pm1、Pm3 a、Pm3 b、Pm3 c、Pm3 f、Pm4 a、Pm5、Pm6、Pm7、Pm8、Pm17在田间抗病性丧失,失去利用价值;Pm2、Pm19、Pm4+8、Pm4、Pm5+6、Pm13在田间抗病性较低,不宜单独作为亲本利用;Pm1+2+9、Pm2+6、Pm2+mld、Pm2+talent、Pm4+2 x、Pm4 b、Pm4 b+5、Pm20、Pm21、Pmxbd在田间抗性表现良好,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充分加以利用。同时经过4年抗病性监测,从省内外2 638份小麦品种(系)材料中筛选出了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92R137、贵农21等优异材料10余份,初步组建了抗白粉病基因库。文中还对抗病基因现状和利用及今后如何避免由于抗源单一化带来的白粉病流行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小麦白粉病 抗病性 基因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辣椒疫病在我国不少地区为害严重,成为我国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减轻其为害是辣椒增产增收的关键。了解辣椒疫病的抗性机制可为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辣椒疫病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抗性方面研究的主要成就,并展望今后辣椒疫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前景。以期为我国开展辣椒疫病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抗性机制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雌性系繁育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生长和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随着灌水量的减少,相同生育期番茄冠层各生长指标生物量呈减小趋势;②不同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冠层生物量中叶干重对产量影响显著;③适度水分亏缺有利于番茄冠层生长和提高产量,4419 m3/hm2是膜下滴灌适宜灌溉量。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水量 冠层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曼陀罗对粘虫和蚜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摘要:研究了毛曼陀罗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溶剂粗提物对粘虫和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对粘虫的触杀作用以种子的石油醚粗提物为最强,其次为种子的乙酸乙酯粗提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00%和36.00%。不同部位甲醇粗提物对粘虫幼虫无拒食作用,对粘虫卵基本无杀伤作用。对棉蚜和麦长管蚜的触杀作用以种子的石油醚粗提物为最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54%和46.40%;其次为种子的乙酸乙酯粗提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2.84%和37.74%。对桃蚜的触杀作用以种子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为最强,校正死亡率为48.83%,其次为种子的石油醚粗提物,校正死亡率为29.36%。

关键词: 毛曼陀罗 粘虫 蚜虫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高淀粉育种实践与体会

中国种业 2008

摘要:目前,国内马铃薯主栽品种淀粉含量大多为15%~18%,而国外有选出淀粉含量高达29%的育种材料的报道。如果使现有品种的淀粉含量提高2%~3%,那么从生产淀粉角度来说,就相当于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条件下单产提高12.1%~18.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露地秋黄瓜栽培技术

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2008

摘要:西北地区每年7~10月份雨热同期,最适宜作物生长发育。利用此期栽培露地秋黄瓜,产品上市期正值春黄瓜和秋季保护地黄瓜供应的空档,能获得较好的收益。1选用良种选用耐热、抗病、生长势强、节成性好的夏秋露地专用品种,如津优4号、津绿4号、津绿4号B、津绿5号、中农118、中农10号、中农4号、津春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适合旱砂田种植的西瓜品种

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2008

摘要:砂田栽培是利用砂石覆盖在地表进行栽培的方式,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独特的传统抗旱耕作方式。我国西部旱砂田西瓜年栽培面积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新杂交种陇甜1号

中国种业 2008

摘要:陇甜1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2002年以自育自交系T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T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加强甜型玉米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玉2008014。该品种由于产量高、口感好而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很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