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木薯MebZIP2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淀粉合成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克隆木薯MebZIP2基因并进行亚细胞定位、表达分析和酵母单杂交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ebZIP2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从木薯SC205中扩增MebZIP2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pNC-GreenSubN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染烟草表皮细胞,观察荧光信号以确定MebZIP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在木薯不同组织和块根不同发育阶段分析MebZIP2基因表达特征,利用酵母单杂交研究其与淀粉合成基因启动子的互作情况。【结果】MebZIP2基因CDS序列长度为46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7 891.35 Da,理论等电点为5.23,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MebZIP2含有bZIP保守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橡胶树bZIP蛋白的相似性最高,为74.22%。MebZIP2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光响应元件,赤霉素、水杨酸和茉莉酸等激素响应元件,以及胚乳表达和胁迫响应元件。MebZIP2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MebZIP2基因在根尖分生组织、须根、茎和块根发育前期的表达量较高。MebZIP2与淀粉合成基因MeAPL5a、MeGBSS1和MeISA1共表达,而且MebZIP2蛋白可以与它们的启动子互作。【结论】MebZIP2基因属于bZIP基因家族成员,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块根发育阶段性,MebZIP2蛋白可以与淀粉合成基因MeAPL5a、MeGBSS1和MeISA1的启动子互作,可能参与了木薯块根发育和淀粉合成。

关键词: 木薯 bZIP转录因子 MebZIP2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份椰子种质资源对灰斑病室内抗性评价

中国热带农业 2024

摘要:灰斑病是椰子的常见病害,为了研究椰子种质资源对灰斑病菌(Pestalotiopsis palmarum)的敏感性和抗性分级标准,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有伤接种法测定了10份椰子种质资源的发病情况,并根据病斑平均直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抗病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10份椰子种质资源中含4份免疫材料、2份抗病材料、3份感病材料和1份高感材料.研究结果为今后抗灰斑病的椰子品种开发利用和灰斑病防控提供了重要资源和依据.

关键词: 椰子 灰斑病 拟盘多毛孢菌 抗性评价 系统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檀香紫檀优树及其嫁接无性系间种子形态和萌发特征变异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檀香紫檀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红木树种之一,其在我国的规模发展受制于种子生产。最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利用优树材料在海南岛尖峰岭营建了檀香紫檀嫁接无性系采种园,目前已开花结实,其种子品质及其与优树间差异尚待研究。以海南岛尖峰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引种园檀香紫檀6株优树及其在采种园内的嫁接无性系为对象,采集种子测定其形态性状,并采用双层滤纸法开展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优树还是其嫁接无性系,其种子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芽苗生长性状,种子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其芽苗生长变异较种子形态变异更丰富;(2)檀香紫檀优树间种子长度差异显著(P<0.05),以7号优树为最大,嫁接无性系间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差异显著,其长度和宽度以9#号无性系为最大,厚度以7#号无性系为最大;(3)优树间和无性系间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差异显著,优树中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以3号和9号为最高,无性系则均以5#号为最高,优树间上胚轴、下胚轴和胚根长度以及芽苗总长度均差异显著,均以3号优树为最大,无性系间胚根长度和芽苗总长度差异显著,均以7#号无性系为最大,说明优树间和无性系间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均存在丰富变异;(4)优树与其对应无性系间种子形态、萌发和芽苗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性因基因型而异,整体而言,无性系的种子长度和宽度大于其对应优树,其种子发芽和芽苗生长表现优于其对应优树;(5)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极显著(P<0.01),种子越饱满,发芽率越高。总而言之,檀香紫檀采种园的种子在形态和萌发上整体优于引种园的优树;而且种子千粒重在优树间、嫁接无性系间以及优树与其对应无性系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采种园种子较为饱满,其总体均值接近100 g,超过早期散生嫁接植株(92.9 g)。研究结果为檀香紫檀良种选育、种子园营建和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檀香紫檀 优树 嫁接无性系 种子形态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肥配施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小麦产量、土壤理化及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热带农业工程 2024

摘要:为了明确复合肥配施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小麦产量、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于2021—2022、2022—2023年在山东东营地区开展不同施肥试验,设置不施肥(CK)、施氮磷钾复合肥(DFH)、施黄腐酸菌剂(DHF)、氮磷钾复合肥与黄腐酸菌剂配施(FHHF) 4个处理,测定2年小麦产量及第二年土壤理化与微生物等指标。结果表明,连续2年FHHF处理产量均为最高,其次为DHF、DFH和CK,且不同施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CK;不同施肥处理可有效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其中FHHF、DFH提升效果最为明显,DHF次之;FHHF、DHF处理下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平均吸光度值和微生物呼吸强度均显著高于CK,而DFH最低,微生物多样性指标也呈现相同变化趋势。综上所述,施加黄腐酸肥料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且与氮磷钾复合肥配施时效果更好,这与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有关,在生产中可作为绿色生产技术推广。

关键词: 复合肥 黄腐酸 小麦产量 土壤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水溶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水稻体系镉迁移富集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腐植酸水溶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调控镉(Cd)在土壤-水稻体系吸收转运效果,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不施氮肥(CK)、化学氮肥(CF)、替代20%化肥氮(HF1)、替代45%化肥氮(HF2)及替代70%化肥氮(HF3)5个处理,探究腐植酸水溶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Cd高污染酸性稻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水稻各部位Cd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腐植酸水溶肥替代氮肥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腐植酸水溶肥替代比例增加而升高,但差异不显著;施氮和腐植酸水溶肥替代氮肥处理促进水稻植株各部位对Cd的吸收富集,显著影响器官间Cd的转运。与CF处理相比,HF2和HF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Cd转运系数TF叶片/茎秆90.00%和190.00%,分别提高叶片Cd富集系数100.00%和233.33%,分别降低转运系数TF糙米/穗轴35.06%和41.56%,抑制了Cd向稻米迁移分配;施氮能有效促进干物质形成,与CF处理相比,HF2处理显著提高糙米和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达26.82%和23.03%,有利于稻米干物质重形成。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水溶肥适宜替代氮肥45%~70%能提高水稻干物质重,有效降低Cd向稻米迁移富集。

关键词: 等氮替代 腐植酸 稻田土 迁移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草Tk-bZIP11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干旱等胁迫影响,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bZIP转录因子在橡胶草逆境响应中的功能,本研究从橡胶草中克隆了Tk-bZIP11基因,其ORF全长468 bp,编码156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Tk-bZIP11蛋白具有bZIP转录因子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同时具有核定位信号。在进化关系上,Tk-bZIP11与莴苣(Lactuca sativa) Ls-bZIP11亲缘关系最近,并具有相同的保守基序。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k-bZIP11定位在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分析结果表明,Tk-bZIP11在橡胶草的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是花梗中表达量的3.28倍。在经甘露醇诱导的渗透压胁迫下,Tk-bZIP11在处理后呈现显著下调表达。在NaCl和PEG-4000模拟的胁迫处理下,Tk-bZIP11在处理后12 h内均呈现上调表达,24 h后呈现下调的规律。在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下,Tk-bZIP11表达量也是在处理的前12 h显著上调表达,之后下调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k-bZIP11参与橡胶草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和激素信号传导过程。本研究为解析橡胶草bZIP转录因子逆境应答机制,创制抗逆新种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橡胶草 Tk-bZIP11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几种栽培类型椰子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主要椰子种植区海南岛本地生长的椰子肉主要营养成分情况,对海南岛不同地区几种不同栽培类型的椰子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差异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椰子肉脂肪含量.结果显示,香水椰子肉脂肪含量最低,且与红高、海高、赤椰、绿矮、马哇杂交种存在显著性差异;红矮类型椰子肉蛋白质含量最高,且与黄矮、绿高、香水椰子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产于文昌的椰子肉脂肪含量最高,且与东方、万宁的存在显著性差异;产于海口的椰子肉蛋白含量最高,且与产于琼海、儋州、屯昌、文昌的存在显著性差异.海南岛椰子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仅存在栽培类型间的差异,也受种植地理区域的影响.因此,对椰子肉组分及含量变化情况开展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 椰子肉 脂肪 蛋白质 栽培类型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HbHDA6互作蛋白筛选

广西植物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次生乳管是天然橡胶合成和贮存的场所,是由橡胶树树干树皮中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次生乳管的数量与天然橡胶产量直接相关,而这些乳管的数量取决于形成层分化次生乳管的频率(乳管分化能力),是橡胶树产量育种的主要指标.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能诱导橡胶树乳管分化且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bHDA6)能够参与橡胶树乳管分化调控.由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因此该文使用冠菌素(COR)诱导橡胶树形成层分化产生次生乳管的实验系统,以分离形成层组织为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 cDNA 文库,以HbHDA6 基因为诱饵来筛选酵母双杂交文库,确定与 HbHDA6 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表明:(1)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的均一化COR诱导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初级文库的容量为 6.34×106 CFU·mL-1,总单克隆数为1.27×107,文库重组率为100%;次级文库的容量为7.72×106 CFU·mL-1,总单克隆数为 1.54×107,文库重组率为 100%.初级文库和次级文库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 1.1 kb和 1.2 kb.(2)成功构建了筛选 HbHDA6 互作蛋白的pGBKT7-HbHDA6 诱饵载体,并确认无自激活活性.(3)使用该诱饵载体对构建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进行筛选,并通过NCBI_BLAST比对和去除重复以后,获得了 22 个与HbHDA6 发生互作的蛋白,包括CLP1、ERF3、ERF4、HSP82、LARP6a、APT5、PP2A、FBA6 等.该研究成果为解析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转基因改良橡胶树的产胶潜力提供了候选基因,为高性能天然橡胶遗传改良育种提供了新线索.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次生乳管分化 维管形成层 酵母双杂交 HbHDA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加工兼用型椰子种质鉴定和综合评价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了筛选鲜食加工兼用椰子种质,为椰子种质资源鉴定和兼用型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对44份椰子种质8月龄及12月龄果的33个果实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和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对其中18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9个主要性状开展主成分分析,并对种质进行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表明,8月龄果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97%~37.16%,12月龄果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90%~41.28%;聚类分析表明,根据8月龄及12月龄果性状均可将44份种质分成三大类,分别为椰水糖度高、中、低3类及椰肉占比高、中、低3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12月龄果椰肉占比与椰果质量、椰果长、椰果宽存在显著负相关,但是8月龄、12月龄果的椰水糖度与其他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9个性状可以简化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3.896%;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10份鲜食加工综合性状优良的椰子种质.分析结果说明44份椰子种质在果实性状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聚类分析为选择不同特点的种质提供了选择范围,果实性状之间存在大量的显著相关性,筛选出V405、Y224、Y261等10份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为兼用型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基础材料.

关键词: 椰子 兼用型 聚类分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管理方式,该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焦作地区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模式,主要包括怀山药需肥特性、氮肥减施原则、肥料选择、滴灌系统、施肥方式等,以期为怀山药种植提供施肥技术指导。

关键词: 怀山药 有机替减 水肥一体化 氮肥减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