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在杧果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BR1MCS2-Tac-EGFP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菌株Xcm003中,通过转化子生长表型和外源基因的PCR鉴定,成功获得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转化子Xcm003-EGFP,采用室内刺伤和盆栽苗灌根接种试验,结合组织学观察法,追踪该病原菌在不同杧果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杧果果实果皮外层细胞层,随着侵染时间推移,向内层果皮细胞层垂直扩散并定殖,后期病原菌在伤口处大量聚集,出现隆起开裂状病斑.在杧果叶片中,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叶片上表皮细胞层,随后迁移到叶肉细胞间隙,侵染后期,病原菌在气孔和伤口定殖,造成气孔和伤口堵塞,导致接种点出现黑褐色水浸病斑.盆栽苗灌根后发现,该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定殖,入侵杧果根部,但并不扩散至其他杧果组织,不会为害整株幼苗.说明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可在不同杧果组织中定殖,但仅表现为局部侵染特性.

关键词: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 GFP标记 质粒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腰果CB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响应冷胁迫的表达模式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ie Linn)属于典型的热带果树,主要在我国的云南省、海南省等地种植.腰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农民增产创收,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价值.腰果对于低温十分敏感,在 8℃时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生长停止.所以低温胁迫是制约腰果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CBF 转录因子是植物在应对低温、干旱、盐等非生物胁迫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然而CBF基因家族在腰果中的作用尚未阐明,该家族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尚不清楚.本研究对腰果AoCBF基因家族的基本特性进行探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腰果转录组中鉴定并获得 6 个AoCBF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对其系统发育、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低温诱导下表达模式和启动子作用元件进行分析.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6 个AoCBF蛋白长度为 189~334 aa,蛋白分子量为 21.31~37.89 kDa,等电点均小于 7,表明该蛋白呈酸性,且均包含AP2/ERF结构域.基序分析表明:AoCBF基因存在 5 个基序,不同AoCBF基因Motif的缺失暗示着相关功能的缺失性.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6 个AoCBFs可分为A、B两个亚组,其中A组包含 1 个基因,B组仅包含 5 个基因.启动子顺势作用元件分析得出,AoCBF可能参与激素响应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荧光定量表达分析显示,AoCBFs对低温冷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表明AoCBF在响应低温胁迫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 AoCBF基因家族的基本特性,为后续AoCBF的深入研究和应用积累基础数据.

关键词: 腰果 低温响应 CBF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q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石榴抗坏血酸合成酶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特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番石榴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并分析番石榴抗坏血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特性,为后续深入挖掘果实抗坏血酸合成调控机理及选育优质番石榴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石榴品种珍珠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果实发育(花后10~130 d)过程中果肉(鲜重)中抗坏血酸含量及单果抗坏血酸总量,并从番石榴基因组数据中挖掘其抗坏血酸合成途径酶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结果】珍珠番石榴品种果实发育成熟周期为130 d,生长速率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幼果膨大期和大果膨大期,果实果皮颜色从深绿色向浅绿转变,在花后110 d果皮颜色转变最明显。番石榴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在果实发育成熟前期(花后10~40d)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花后30d,果肉抗坏血酸含量达132mg/100g,在花后40~100d抗坏血酸含量稍微下降但较稳定,保持在102.73 mg/100 g以上,成熟后期随果实迅速膨大而抗坏血酸含量略有下降,为84.39 mg/100 g,但单果抗坏血酸总量持续上升。从番石榴基因组数据共鉴定获得13个基因编码果实抗坏血酸合成途径相关酶的基因,这些基因编码完整L-半乳糖途径的相关酶,其中有6个基因集中于3号染色体,推测3号染色体是番石榴果实维生素合成的关键染色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除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gPMI1)和甘露糖磷酸变位酶基因(PgPMM1)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不规律外,其余11个L-半乳糖途径相关酶基因均在果实发育中期上调表达,后期表达又下调。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PgGMP1)和GDP-甘露糖-3’,5’-表型异构酶基因(gGME2)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番石榴果实抗坏血酸积累与其合成途径基因的完整性及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推测由9类酶组成的L-半乳糖途径存在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挖掘获得的13个L-半乳糖途径成员,可用于后续番石榴优良品种的选育及转录调控机理研究。

关键词: 番石榴 抗坏血酸 果实发育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利用度碳源对蚯蚓堆肥影响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蚯蚓堆肥原料配制依赖质量比、体积比或碳氮比(C/N)的配制方法,忽略了不同碳源有机质生物可利用组分的差异,存在不合理性.为探究不同生物可利用度碳源对蚯蚓生长繁殖和堆肥碳氮固定的影响,在C/N=30下,以牛粪(氮源)和生物利用度低、中、高的碳源物料(菠萝皮渣、水稻秸秆和番茄秸秆)复配,开展60 d蚯蚓堆肥试验.结果表明,蚯蚓日均增数量最高达6.4倍.易利用碳源菠萝皮渣处理中腐殖质含量最高,为15.11%,但总有机碳固定率最低,仅39.63%;添加难利用碳源番茄秸秆处理组中的蚯蚓总数最高,为385条,且总氮固定率最高.生物利用度高的碳源废弃物占比越高,蚯蚓增重越大;生物利用度低的碳源废弃物占比越高,可促进蚯蚓繁殖;蚯蚓转化后的蚓粪总有机碳固定率为39.63%~59.28%,全氮固定率为65.04%~95.59%.碳源生物可利用度增大时,蚯蚓堆肥体系中的总有机碳固定率降低,而总氮的固定率升高.以上研究结果阐明了原料中不同利用度碳源对蚯蚓生产和碳氮固持的影响规律,为蚯蚓高效养殖与绿色低碳的固废堆肥处理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生物利用度 碳源 蚯蚓 蚯蚓堆肥 碳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盘锯切技术在农机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现代农业装备 2024

摘要:圆盘锯切技术是我国农业机械领域切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旋转的圆盘锯在茎秆锯切上有着独特优势.在锯切过程中使用有限元仿真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工作参数,并对圆盘锯轮廓曲线及动态稳定性进行结构优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圆盘锯工作参数和结构的优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我国圆盘锯切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圆盘锯 作业参数 结构优化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自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不同品种香蕉的促生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获得香蕉根际土壤中的高效固氮菌,本研究利用Ashby无氮培养基从海南省霸王岭野生香蕉(Musa nana Lour.sp)根际土壤中分离了一株固氮菌,并命名为BWLY3X-6,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 RNA和gyr B序列分析、固氮特性及对不同香蕉品种的促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经鉴定,菌株BWLY3X-6属于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其胞外分泌氨态氮含量为(17.98±1.88)μg/m L,固氮酶活性为(220.51±8.21)ng/L;菌株对不同香蕉品种的促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和0.5%尿素处理相比,在BWLY3X-6菌体106 CFU/m L与108 CFU/m L浓度下,南天黄与巴西蕉的各项生物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根长变化量更加明显,分别增加43.5%和54.6%。本研究筛选获得了具有良好固氮能力的固氮菌,且该菌株对香蕉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为其后续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Klebsiella variicola 胞外氨态氮 香蕉 促生长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间作系统生产力分析及适宜品种筛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升机械化宽行植蔗区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封行前控草减药与增效增收,以甘蔗单作为对照,选择7个花生品种和5个甜玉米品种开展配套农机的甘蔗宽行间作花生和甜玉米试验,对2种间作系统生产力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甘蔗的株高与行间间作甜玉米的株高呈负相关,与行间间种花生的株高呈正相关。与甘蔗单作相比,间种花生的甘蔗单茎重无显著下降,间种甜玉米的甘蔗单茎重显著下降;2种间作模式下甘蔗的分蘖数、有效茎数和产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均表现为间作甜玉米显著高于间作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甘蔗田间糖锤度的影响不显著。间作甜玉米的田间糖锤度和穗产量分别以‘中农甜414’和‘华美甜9’最优,间作‘粤甜28’能够收获较高的产量和农田秸秆输入量;间作‘湛油1155’‘热红1’和‘湛油1155’‘湛油75’‘湛油62’分别获得最优的花生仁产量和出油率。间作系统纯收益增幅在30%以上的处理表现为间作‘中农甜414’>‘华美甜9’>‘ZGP113’>‘湛油1155’,但间作‘华美甜9’和‘ZGP113’的甘蔗减产率分别比间作‘中农甜414’和‘湛油1155’提高13.73和4.37个百分点,因此适宜间作的甜玉米和花生品种分别为‘中农甜414’和‘湛油1155’。综上,间作‘中农甜414’甜玉米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且农田秸秆碳输入量大,但甘蔗显著减产,若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则不利于保守糖料红线;间作‘湛油1155’和‘ZGP113’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甘蔗产量降幅较小,且豆科固氮与秸秆碳输入有助于耕地质量提升。

关键词: 甘蔗间作 甜玉米 花生 生产力 适宜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专用肥对石漠化山区剑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热带农业工程 2024

摘要: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剑麻具备耐瘠薄、耐旱、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石漠化山区产业扶贫的较好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剑麻新增叶片数、叶长和鲜叶产量随专用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每株剑麻施用专用肥量为200 g时,鲜叶产量、经济效益最高.该结论为石漠化山区剑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石漠化山区 剑麻专用肥 生长 鲜叶产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贸港背景下农业电商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热带农业工程 2024

摘要:农业电商精准扶贫是我国乡村振兴有力的抓手.本文基于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探讨如何完善农业电商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以期利用好自贸港政策,引导农产品走出去,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自贸港 农业电商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适应橡胶树干外形抱紧装置模型构建与拓扑优化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天然橡胶全自动采胶装备的运动作业形式,设计一种可实现橡胶树干自适应包络夹持的抱紧装置,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抓取模式和自适应包络抓取特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为优化抱紧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实际工况下抱紧装置的最大总形变量为0.01 m,其发生在柔性导轨前端,各形变量均较小且与抱紧装置实际受力情况相符;所受最大应力为0.45 MPa,应力集中在柔性导轨与支撑板连接处.但其存在较大的材料冗余,对抱紧装置进行拓扑优化,按照30%、40%、50%、70%的材料去除率分别计算,结构优化后的质量由0.53 kg降至0.39 kg,结果表明,在保障强度与刚度的要求下,降低抱紧装置材料冗余量,可满足作业需求.并对抱紧装置的样机开展定性和定量测试试验,通过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抓取模式的受力情况,夹持效果较好.

关键词: 橡胶树干 包络夹持 抱紧装置 拓扑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