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於浩然 1 ; 吴婧波 2 ; 詹儒林 2 ; 柳凤 2 ; 姚全胜 2 ; 李国平 2 ; 魏卿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

2.null

关键词: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itri;pv.mangiferaeindicae;GFP标记;质粒;定殖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7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在杧果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BR1MCS2-Tac-EGFP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菌株Xcm003中,通过转化子生长表型和外源基因的PCR鉴定,成功获得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转化子Xcm003-EGFP,采用室内刺伤和盆栽苗灌根接种试验,结合组织学观察法,追踪该病原菌在不同杧果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杧果果实果皮外层细胞层,随着侵染时间推移,向内层果皮细胞层垂直扩散并定殖,后期病原菌在伤口处大量聚集,出现隆起开裂状病斑.在杧果叶片中,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叶片上表皮细胞层,随后迁移到叶肉细胞间隙,侵染后期,病原菌在气孔和伤口定殖,造成气孔和伤口堵塞,导致接种点出现黑褐色水浸病斑.盆栽苗灌根后发现,该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定殖,入侵杧果根部,但并不扩散至其他杧果组织,不会为害整株幼苗.说明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可在不同杧果组织中定殖,但仅表现为局部侵染特性.

  • 相关文献

[1]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 张大智,詹儒林,柳凤,李国平,赵艳龙. 2016

[2]33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评价. 王磊,何忠勤,姚全胜,詹儒林,柳凤. 2020

[3]丙硫唑与溴菌腈对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协同作用及田间防效. 叶火春,张静,朱发娣,闫超,冯岗. 2020

[4]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XC01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柳凤,欧雄常,詹儒林. 2018

[5]GFP标记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及其侵染部位的确定. 刘晓妹,杨永利,张贺,李鸿鹏,吴秋玉,钟昌开,蒲金基. 2018

[6]GFP标记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及其侵染部位的确定. 刘晓妹,杨永利,张贺,李鸿鹏,吴秋玉,钟昌开,蒲金基. 2018

[7]长春花小叶病植原体质粒DNA克隆及其分子特征. 郑文虎,车海彦,符瑞益,杨毅,罗大全. 2012

[8]海南木豆丛枝植原体质粒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李玲婷,车海彦,曹学仁,杨毅,罗大全. 2014

[9]不同肥料对生防菌淡紫拟青霉E7定殖的影响. 潘江禹,汪军,毛超,戴青冬,黄俊生. 2012

[10]拮抗菌XB1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及对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孙建波,王宇光,赵平娟,孙海彦,彭明. 2010

[11]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苟亚峰,孙世伟,王政,孟倩倩. 2018

[12]复合微生物肥料对香蕉枯萎病防控作用研究. 汪军,梁昌聪,周游,王国芬,杨腊英,刘磊,黄俊生. 2017

[13]枯草芽胞杆菌VD18R19在胡椒上的定殖动态及促生作用和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苟亚峰,孙世伟,王政,孟倩倩. 2017

[14]抗FOC4内生放线菌NJQG-3A1的定殖与防效研究. 胡一凤,井涛,周登博,张锡炎,王梦颖,柯春亮,陈宇丰. 2014

[15]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和定殖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观察. 郭立佳,梁昌聪,张建华,杨腊英,王国芬,刘磊,黄俊生. 2013

[16]解淀粉芽胞杆菌的GFP标记及定殖能力. 薛松,汪军,王国芬,杨腊英,丁兆建,周游,黄俊生. 2017

[17]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M-24菜籽饼发酵液对粉蕉枯萎病防效研究. 黄霄,周登博,张锡炎,陈波,刘小玉,谭昕,高祝芬. 2014

[18]抗香蕉枯萎病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定殖. 周登博,陈宇丰,井涛,起登凤,张妙宜,冯仁军,王飞,谢江辉. 2017

[19]土壤物理因素和栽培方式对淡紫拟青霉E7在香蕉根际定殖和促生作用的影响. 汪军,潘江禹,毛超,戴青冬,刘一贤.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