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三个引进抗除草剂油菜品种植物学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分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

摘要:对三个引进的抗草甘膦油菜品种Conquest,Quest和Lg3295进行了性状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农艺性状在甘肃省表现优良,抗逆性也很强。硫苷与芥酸含量分别在27umol/g和1%水平以下,含油率在44%以上。折合产量比对照品种陇油五号(折合产量3 507.60 kg/hm2)减产在26%以上。生育期比对照品种延长5天,该三个品种在甘肃省不能直接推广应用,应通过各种育种手段将其抗除草剂的性状导入到当地现有主栽品种或培育出具有抗性的新品种。

关键词: 油菜 抗除草剂 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保型蔬菜专用叶面肥配方研究及试验(续)

磷肥与复肥 2007

摘要:2环保型专用叶面肥配方设计研究2.1环保型专用肥配方设计根据无公害蔬菜的要求,蔬菜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必须降低到一定范围,因此,在所用肥料的氮肥形态比例合适,就能达到满足作物营养的同时,降低蔬菜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的要求。氮肥按其所含的氮素形态可分为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铵态氮施入土壤后,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硝态氮施入土壤后,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移动性大,易随水流失;酰胺态氮肥其氮以酰胺基形态(-CONH2)存在,这类肥料主要有尿素,它的扩散性很强,小部分能以分子态被植物吸收,大部分需经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吸收,肥效比NH4+-N和NO3--N肥迟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西北园艺(蔬菜)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型冬季储水灌溉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储水灌溉在北方灌区被普遍应用,目的是将秋冬季多余的水分储存于土壤,供作物来年生育期利用。但储水灌溉灌水定额普遍偏高,水分利用率低,因此在北方缺水地区,研究提高储水灌溉的水分利用率,是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储水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河西内陆区实行节水型冬季储水灌溉的可行性,分析了节水潜力。

关键词: 储水灌溉 水分利用率 节水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现行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社科纵横 2007

摘要: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上述两方面的变化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财务会计不断地向前发展。进入信息时代,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本文试图从分析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这些变化入手,进而探讨这些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财务会计未来发展的一些动态,并提出我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财务制度 存在问题 会计准则 挑战与出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2003年在陇东旱塬的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农试验基地秋覆膜玉米地上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氮肥用量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但同一年份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或不同年份同一类型玉米品种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且每公斤氮肥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速率(Pn)等均以中氮(N 180 kg/hm2)时最大。在中等氮肥水平以下,玉米子粒粗脂肪、粗蛋白和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歉水年份有利于容重、粗蛋白和淀粉的累积。

关键词: 玉米 氮肥施用量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蝶类二新记录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7 CSCD

摘要:经对甘肃省蝶类资源调查,发现甘肃省新记录二种:褐钩凤蝶风伯亚种Meandrusa sciron aribbas和黑紫蛱蝶Sasakia funebris.

关键词: 蝶类 新记录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POD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比较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7 CSCD

摘要:以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及其可育系陇亚9号为试材,测定了叶片和花药在不同发育时期的POD活性及IAA、ABA和GA3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叶片还是花药,不育系POD活性和ABA含量均明显高于可育系,而IAA和GA3含量均低于可育系.且在花药的发育过程中,二者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单核期,即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主要时期.据此认为,POD活性和IAA、ABA和GA3含量的异常与亚麻雄性不育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亚麻 雄性不育 POD 植物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

草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对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进行了研究,初步了解了其杂草种类和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主要杂草有打碗花、田旋花、藜、刺儿菜、荠菜、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狗尾草。主要杂草的干重为藜、反枝苋、稗草分别列第1、第2和第3位。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藜的时间、水平、垂直生态位宽度值最高,分别为0.952 6,0.971 8,0.937 9,其危害最大;其次为反枝苋和稗草。藜、反枝苋和稗草为优势种群,与玉米存在时间、水平、垂直空间的竞争激烈,并且这3种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也最大,因此在使用一种除草剂时,可能会导致另两种杂草的发生与蔓延。马齿苋尽管数量最多,但其在垂直方位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对玉米影响小,处于劣势。除草处理各经济性状指标值均较不除草对照高,其折合产量为10 111.11 kg/hm2,较不除草处理增产36.19%。

关键词: 玉米田 杂草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兰州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中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4 216.7kg/hm2,是当地平均产量的1.2倍,高磷处理比无磷处理增产马铃薯7510.8 kg/hm2,增幅44.96%,1kg P2O5增产马铃薯25kg,纯收益增加3 262元/hm2,施磷效益极显著。试验认为,OPT中钾量合适,磷量偏低,氮量可能偏高,最佳的施肥量为N200 kg/hm2、P2O5300 kg/hm2、K2O 150 kg/hm2,3种肥料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0∶150∶75。

关键词: 半干旱 马铃薯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