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利用充分接种与药剂保护作比较,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与药剂防治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参试材料减产幅度达1.07%~29.16%,减产明显;条锈病反应型、普遍率、严重度发生的严重程度是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除免疫、近免疫材料外,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小麦减产与穗粒数下降有关,但与千粒重下降关系更大.该研究说明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负向作用显著,对小麦的危害严重;同时也证实了利用化学药剂适时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脱毒种薯退化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3号和LK99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不同脱毒世代陇薯3号和LK99的生育期、病害情况、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地上干物质含量与产量、种薯品质。[结果]陇薯3号和LK99的生育期均随种薯世代的增加而缩短。随着脱毒世代的增加,陇薯3号和LK99感病率和腐烂率增加,商品率下降。陇薯3号和LK99原种的分枝数和株高均极显著高于原原种,而其他各级种薯随脱毒世代的增加而减少。陇薯3号和LK99原种和原原种间产量与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与其他各级种薯差异极显著。陇薯3号干物质和粗淀粉含量较高,Vc含量较低。[结论]在生产上,应用马铃薯脱毒原种或一级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克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受遗传、地理、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从CMS育性不稳定的成因,传统育种方法的改进,油菜不育新材料的利用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开创4方面阐述了我国克服油菜CMS育性不稳定育种工作的成绩和进展,并展望了油菜CMS育性稳定性研究工作的前景。
关键词: 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育性不稳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瓣曼陀罗对粘虫和蚜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研究了盛花期重瓣曼陀罗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溶剂粗提物对粘虫、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重瓣曼陀罗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溶剂粗提物中,对粘虫的触杀作用以石油醚粗提物为最强,死亡率达48.67%;其次是乙酸乙酯粗提物,死亡率达35.33%。不同部位的甲醇粗提物对粘虫无拒食作用;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溶剂粗提物对粘虫卵基本无杀伤作用。对桃蚜和棉蚜的触杀作用以种子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为最好,死亡率为45.15%~61.75%;其次为石油醚粗提物,死亡率为22.06%~58.42%。对麦长管蚜的触杀作用以种子的石油醚粗提物为最好,可达41.71%;其次是乙酸乙酯粗提物,死亡率为32.8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