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氯吡嘧磺隆对番茄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番茄田间杂草管理的重要性,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观察了药剂对番茄田间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杂草防除后田间的透光率和施药后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能有效控制番茄田间主要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的危害;药剂处理后对番茄田间香附子、野苋菜、马松子、铁苋菜的综合密度防效为82.52%~95.78%,综合鲜重防效为83.53%~96.09%;药剂处理后番茄田间中下部的透光率亦显著提高,并能有效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熟砂梨新品种——玉绿
《果农之友 》 2011
摘要:1选育经过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采用远缘杂交方法,以白梨品种莱阳茌梨为母本和砂梨品种太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共获得杂交种子379粒,出杂交实生苗152株,并分别编号。编号为29-1的单株表现优异,确定为优系。2002年开始区域试验,先后在湖北省武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吡啶(噻唑)甲氧苯基-N-芳酰基脲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有机化学 》 201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芳酰基异氰酸酯与吡啶(噻唑)甲氧苯胺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吡啶(噻唑)甲氧苯基-N-芳酰基脲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如5d在100mg/L浓度下,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具有100%的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鲇(♀)*怀头鲇(♂)杂种F1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观察了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怀头鲇(S.soldatovi)(♂)的杂交后代F1(简称杂交鲇)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杂交鲇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D.i-6,胸鳍P.i-14~15,臀鳍A.i-76~85,须3对;染色体数目(2n)为58,核型公式为2n=24m+16sm+14st+4t,臂数(NF)为98;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POD)两种同工酶在杂交鲇中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中肌肉的LDH同工酶可作为鉴别杂交鲇的生化遗传标记.
关键词: 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怀头鲇(S.soldatovi) 杂种F1 形态学 核型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攀枝花烟区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评价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对攀枝花烟区750份耕层土壤样品的交换性钙、镁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0.07~19.67cmol/kg范围内,平均为2.49 cmol/kg,有47.73%的植烟土壤总体较缺乏交换性钙;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0.03~6.03 cmol/kg范围内,平均为0.97 cmol/kg,缺乏交换性镁的土壤占28.40%;土壤交换性钙镁比在0.06~24.88范围内,平均为3.21,有87.87%的土壤存在生理性缺钙的风险;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钙镁比值与海拔高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营养对莲藕生长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大盆试验研究了氮素营养对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生长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素营养促进莲藕根系发育、增强根系活力,明显增加莲藕立叶数量和立叶面积、提高立叶SPAD值,从而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生育前期光合产物的累积;适宜的氮素营养还能延缓叶片衰老、适当延长莲藕成熟期,促进光合产物从叶片等器官转移并贮存到收获物中,最终提高产量。
关键词: 莲藕(NelumbonuciferaGaertn) 氮素营养 生长 干物质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花猫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湖北省种植的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白花猫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湖北省的栽培技术,为其在湖北省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