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植物保护 》 2011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90~180 g/hm2的综合防效可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氰氟草酯,与五氟磺草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丙草胺+苄嘧磺隆的防效相当。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显著降低了稗、鸭舌草种群对田间N、P、K养分的吸收,保持了土壤肥力。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有效成分用量90~120 g/hm2苗后茎叶处理对水稻安全,对后茬小麦、油菜、甘蓝、葱、大蒜等作物无不良影响。
套袋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综述
《南方园艺 》 2011
摘要:套袋可显著改善果实品质,成为现代果树栽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安全优质果品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概述了套袋技术对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病虫害、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鲇(♀)×怀头鲇(♂)杂种F_1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观察了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怀头鲇(S.soldatovi)(♂)的杂交后代F1(简称杂交鲇)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杂交鲇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D.i-6,胸鳍P.i-14~15,臀鳍A.i-76~85,须3对;染色体数目(2n)为58,核型公式为2n=24m+16sm+14st+4t,臂数(NF)为98;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POD)两种同工酶在杂交鲇中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中肌肉的LDH同工酶可作为鉴别杂交鲇的生化遗传标记。
关键词: 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怀头鲇(S.soldatovi) 杂种F1 形态学 核型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翻压利用对干旱年份烤烟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化肥及其与不同比例绿肥配合施用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遭遇严重干旱年份,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不施肥时表现更明显,病害发生普遍,产量、产值显著降低。与单施化肥相比,绿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均可明显提高烤烟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茎围,降低青枯病、普通花叶病发生率,根、茎、叶各部位生物量明显增加。随着肥料用量中绿肥比例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有逐渐增加趋势,翻压绿肥各处理产量、产值分别是单施化肥的1.16~1.71倍、1.09~2.16倍。与单施化肥相比,绿肥与化肥配施烤烟叶片烟碱含量提高,还原糖/烟碱值下降,下部叶和中部叶总氮/烟碱比值均明显下降,上部叶总氮/烟碱比值平均有增加趋势,不同部位叶片钾含量均明显提高,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对白三叶生长状况及越夏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亚热带地区,热害胁迫是影响白三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提高白三叶牧草产量的栽培技术措施,试验设计1 cm、4 cm、7 cm 3个留茬高度和15 d、30 d、45 d 3个刈割周期,组合成9个刈割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白三叶生长状况和越夏性能。结果表明:白三叶单株根干重、单株茎节数及越夏率随留茬高度和刈割周期的增加而升高,而牧草产量只随留茬高度先增后减,受刈割周期影响不显著;留茬7 cm且刈割周期不低于30 d最利于白三叶根系、茎节的生长和越夏力的提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留茬高度是影响牧草产量的主效因子,其中以留茬4 cm处理为佳,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留茬处理(P<0.01),但同一留茬水平下不同刈割周期间差异不显著。根系的生长状况和茎节数量多少是影响白三叶越夏性强弱的直接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越夏率具有与单株茎节数和单株根干重一致的变化趋势,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和0.930。本研究结果说明,留茬4 cm、刈割周期不少于30 d可获得较高的白三叶牧草产量;较高的留茬(7 cm)则对白三叶根系的生长有利,并可提高其越夏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麻城黑山羊的改良和新品系选育。选用麻城黑山羊(Ⅰ,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和波尔山羊×波麻F1(Ⅴ)5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于试验始日及第90天称量,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取12只屠宰并分析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各组间主要肉质性状除麻城黑山羊宰后24h的pH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的Fe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麻城黑山羊。结果显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生长和繁殖性状的遗传趋势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配合混合模型,用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ultiple traits derivative free restricted maximumlikelihood,MTDFREML)分析估计了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生长和繁殖性状的表型与遗传趋势。结果表明,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达100 kg体重日龄性状的表型趋势分别为0.170、0.100和-2.072,遗传趋势分别为0.057 7、0.030 4和-0.658 0。说明大白猪品系选择试验的窝产仔数和达100 kg体重日龄2个主选性状的选择是明显有效的,繁殖性能在逐代提高,而且并未对肥育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 表型趋势 遗传趋势 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水鱼内脏研制宠物食品的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淡水鱼内脏研制宠物食品的工艺。[方法]以淡水鱼内脏为原料,比较酶解法与离心法对提取鱼内脏中蛋白质的影响,通过膨化工艺参数选择试验考察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宠物(猫狗)食品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用离心法处理鱼内脏,蛋白质回收率可达85.48%,但处理后滤渣较多。用酶解法处理鱼内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回收率高,滤渣少,酶解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50℃,复合酶添加量0.6%,木瓜与风味蛋白酶比例为1∶2,料液比为1∶1.5,水解时间为2.5 h。宠物(猫狗)食品膨化工艺参数确定为:各区温度分别是Ⅰ区76℃、Ⅱ区135℃、Ⅲ区176℃,螺杆转速50 r/min,喂料速度17 r/min。[结论]淡水鱼内脏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以酶解法优于直接离心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外来入侵生物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生物安全学报 》 2011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湖北省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概况,分析了其传入途径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湖北省共有外来入侵物种163种。其中,植物病原微生物14种,水生杂草3种,陆生杂草101种,水生无脊椎动物2种,陆生无脊椎动物17种,两栖爬行类3种,鱼类18种,哺乳类5种。在外来入侵杂草中,菊科最多(32种),占总数的30.8%;禾本科次之(11种);豆科排第3位(10种)。外来生物入侵湖北省的主要途径有2类:(1)有目的引进,占入侵物种总数的53.4%;(2)无意带入,占入侵物种总数的46.6%。1990~2009年,湖北省的外来入侵物种数随该省的GDP、入境旅游人数、进出口总额和交通密度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引种监管,严格执行检疫措施,以防止新的外来生物入侵。同时,需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技术研究,以遏制已入侵物种的传播蔓延,控制其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