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水稻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褐飞虱的暴发危害,进行了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三代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时,抗性品种自然诱发对白背飞虱无明显抗性。在第四代以褐飞虱为优势种群时,不同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差异显著,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在降低低龄若虫量的同时抑制了低龄向高龄转化。

关键词: 水稻 抗性 褐飞虱 自然诱发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概念养猪—非生产天数的内涵与削减策略

养猪 2011

摘要:规模化养猪绝不是养殖品种、模式、设备等的简单组合,良好的养殖实践效率、效果还必须以科学的养猪理念支撑。没有理念的养猪是粗糙的,即使有科学的外表也无科学的内涵,注定只能被动受制,难有远景。概念养猪也绝不是停留在学术层面的单纯理论,而是同时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理念,并具备转化为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概念养猪旨在组织理念,在实践中提升养猪实用技术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组合模式研究

中国棉花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五因素五水平旋转组合设计,在湖北省三大生态棉区开展试验,通过模拟选优,筛选出不同生态区高产优化组合,并在全省7个点对优化组合进行了验证,与传统栽培比较,优化组合密度增加6660株.hm-2,肥料和缩节胺物化投入节省1041.30元.hm-2,子棉增加1099.65kg.hm-2,产值增加6597.9元.hm-2,合计节本增效7639.2元.hm-2。示范结果验证了优化组合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杂交棉 优化组合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等三种疫病的免疫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免疫猪群前后的抗体水平及免疫干扰现象,试验取20日龄仔猪50头,分组后于不同日龄应用以上3种疫苗进行免疫,并检测猪群免疫前后的抗体水平;同时另取18头仔猪,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免疫,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仔猪免疫CSF活疫苗的日龄有待进一步探讨,CSF抗体ELISA检测方法比IHA方法可靠;仔猪于20,304,0日龄时免疫PR gE基因缺失活疫苗,均不会对母源抗体造成干扰;PRRS灭活疫苗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如何使用尚需探讨。

关键词: 猪瘟 猪伪狂犬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免疫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在农业科研单位网站中的应用

农业网络信息 2011

摘要:根据农业科研单位网站院所两级管理人员的权限需求分析,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应用在网站后台管理用户权限分配系统中,并限制用户"操作所有信息"和"仅操作自己的信息",满足了不同层次管理人员权限分配的要求。

关键词: 角色 权限管理 访问控制 网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07~2008年在湖北省房县、恩施市和利川市3个试验点进行了烤烟沼液适宜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对烟株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团棵期的叶长、叶宽、株高,提高生物量,促进烟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积累,并且对烟株的生育期没有明显的影响;烟叶经济性状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产量、产值方面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或1%极显著水平,以施用7 500 kg/hm2沼液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最好,相比对照而言,增产幅度为3.8%~17.0%,增值幅度为1.4%~17.5%;并且7 500 kg/hm2沼液处理可提高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改善烟叶的评吸品质。

关键词: 沼液 烤烟生长发育 烤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氰氟·精噁唑EC防除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效果研究

中国稻米 2011 CSTPCD

摘要:为给水稻直播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10%氰氟.精噁唑EC(乳油)对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氰氟.精噁唑对直播稻田6~7叶期的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75~90 g/hm2药后10 d的密度防效可达85%,药后20 d的密度防效可达90%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8%;相同用药量的密度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氰氟草酯。施用氰氟.精噁唑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效果达19.18%~27.41%。氰氟.精噁唑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大龄千金子的优良备选药剂。

关键词: 氰氟草酯 精噁唑禾草灵 直播水稻 千金子

嫁接对棉花抗黄萎病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嫁接类型对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影响,研究棉花黄萎病发病机理和抗病机制,为深入分析棉花抗病机理、培育抗黄萎病棉花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个不同黄萎病抗性的海岛棉和陆地棉品种,每个品种均设自身嫁接和相互嫁接2种嫁接方式和不嫁接的直播对照;田间试验鉴定比较直播材料与自身嫁接材料、相互嫁接材料的发病程度。【结果】自身嫁接材料与直播材料发病情况相同;以海岛棉抗病品种做接穗的嫁接组合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显著低于陆地棉抗病品种为接穗的嫁接组合;以陆地棉抗病品种为砧木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显著低于海岛棉抗病品种为砧木的组合。【结论】嫁接操作本身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没有显著影响。海岛棉和陆地棉的抗黄萎病机制不同,海岛棉抗病品种的关键抗病部位为茎部;而陆地棉抗病品种的关键抗病部位为根部。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嫁接 抗病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设施栽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利益的驱动下,有的在同一块地连续种植同种或同科作物,从而导致这些田块产生连作障碍;连作障碍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介绍了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况,主要包括加强设施栽培系统养分管理、生物防治和根系化感物质与病原菌的协同作用等方面。

关键词: 设施栽培 连作障碍 研究与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水稻农学效应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以不同氮肥量级为参照,结合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指导氮肥施用,以探明潜江地区水稻关键生育期的氮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施N 90~180 kg/hm2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当超过N 180 kg/hm2,产量降低。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一元二次关系式:y=-0.0728x2+22.335x+6811.5,R2=0.9442。结合当年水稻价格,肥料投入费用等计算出水稻的经济效益(y)和施氮量(x)之间的函数式:y=-0.134x2+37.097x+12533-M,R2=0.9331;由此得出经济效益最大时水稻的施氮量是N 138 kg/hm2。该施氮量下水稻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可保持在40.9%、11.5 kg/kg和63.2 kg/kg,与完全依据SPAD值指导关键生育期的氮肥施用量相近似(N 140 kg/hm2),保证了水稻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表观损失。

关键词: 氮肥量级 SPAD值 氮肥利用率 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