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农资连锁经营的现状及发展探索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阐述了农资连锁经营的内涵及意义;以政策支持、模式、规模为切入点,分析了河北省农资连锁经营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河北省 农资 连锁经营 流通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制品运输成本及效益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乳制品运输成本,合理安排运输,提高乳制品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河北省某运输公司乳制品车辆的运输成本、车型及效益分析研究,确定了2006—2008年变动成本路桥费、加油费2项占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2.89%、64.01%、54.74%,并确定了主要运输成本所占比例及其从高到低的次序;对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车型车辆的运输收入、成本、利润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12.5m、230马力的新型箱式半挂车为乳品运输的最佳运输车辆;2006年半挂车1、5、8月份运输纯利润最高,10月份次之,2、12月纯利润最少;年运输总收入11、5、8月运输总收入最高,6、1、2月运输总收入最少;2006年半挂车年收益率为10.18%,乳品运输车辆是一种高风险、中收益的投资方式。

关键词: 乳制品 运输成本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辐射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采用单次不同辐射剂量试验(辐射功率140 W,辐射时间设0 s、15 s、30 s、45 s和60 s,样品量100 g)、间歇辐射试验(辐射功率140 W,每次辐射45 s,每隔1 h辐射1次,辐射次数设0次、1次、2次、3次和4次,样品量100 g)、样品量对比试验(辐射功率800 W,设样品量100 g辐射15 s、样品量200 g辐射30 s、样品量300 g辐射45 s、样品量400 g辐射60 s)3种方式,研究了微波辐射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高剂量辐射降低发芽率;辐射剂量可以采用不同的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和辐射次数;一定的样品量需对应一定的辐射量,这样才能达到适宜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玉米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新品种—苹帅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苹帅是由向阳红×胜利杂交选育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其果形端正,大小整齐,平均单果重203.2 g,果形指数0.84;果实浓红,蜡质明显;果肉黄白色或浅黄色,质细,硬脆,果汁多,香气浓,甜酸适口;采后硬度为8.7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品质上等;果实易着色,适宜无袋栽培;树体和果实抗轮纹病,耐瘠薄,适应性强。在昌黎地区9月下旬成熟。

关键词: 苹果 新品种 苹帅 中晚熟品种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施用缓释肥效果与应用浅议

现代农村科技 2011

摘要:1肥料涂层缓释技术简介肥料涂层缓释技术是以涂层大颗粒尿素为基本氮源,对磷、钾分别涂层、造粒,采取掺混工艺而配制生产,具有作物专用、可控缓释特性的肥料。采用涂层技术生产的涂层缓释一次肥与其它形式复(混)肥料相比,其优点为投资少、成本低、配肥灵活、针对性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多抗砧木的选择与利用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对我国葡萄生产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选择适宜的葡萄砧木,应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病虫害种类、砧穗嫁接亲和性、砧木和接穗的品种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充分发挥砧木品种的优良特性,抵御不良栽培环境条件的影响,保障葡萄嫁接栽培生产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多抗性 选择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IC-RT-PCR方法检测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水仙病毒严重影响水仙的品质与规模化生产,而快速检测水仙病毒可以有效防控其危害与扩散。根据已报道的百合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免疫捕获PCR检测了水仙样品中百合斑驳病毒。PCR扩增产物回收后克隆到PMD19-T载体中测序。把克隆得到的百合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部分序列提交到Genbank中。结果表明:基因登录号为JF714974,克隆的百合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部分序列与国内外百合斑驳病毒同源性为90.4%~99.5%。建立了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的IC-RT-PCR的检测方法,简化了试验步骤,适合于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水仙病毒病 免疫捕获PCR 百合斑驳病毒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耐密性研究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美国玉米产量远远高于我国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而加大群体数量来提高产量。逐步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也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目前大田生产上常用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衡单6272为试材,在种植密度6.00万~9.75万株/hm2范围内设计了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各品种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当前推广的玉米品种耐密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耐密性 耐密型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材料,采用混合集群分析法(BSA)构建了不育池与可育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了225对SRAP引物组合及1 393对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获得了与隐性核不育基因连锁的2个SRAP标记:E37M39、E44M93,片段长度约为200 bp和500 bp,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6 cm和12 cm。

关键词: 甜椒 两用系AB91 隐性核不育基因 SRA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新品种一苹帅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苹帅是由向阳红X胜利杂交选育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其果形端正,大小整齐,平均单果重203.2g,果形指数0.84;果实浓红,蜡质明显;果肉黄白色或浅黄色,质细,硬脆,果汁多,香气浓,甜酸适口;采后硬度为8.7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品质上等;果实易着色,适宜无袋栽培;树体和果实抗轮纹病,耐瘠薄,适应性强.在昌黎地区9月下旬成熟.

关键词: 苹果 新品种 苹帅 中晚熟品种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