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23个黄瓜杂交组合田间初选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抗病、早熟、丰产为主要育种目标,选用16个优良黄瓜自交系进行杂交组合配制,获得杂交组合23个,分为绿色和黄绿色2组,2011年春季进行了露地田间初选试验。结果表明:绿色组中P26(组合A31×A16,A31为母本)综合评价最高,第1雌花节位低(3.5节),早熟,定植至采收需36 d,前期产量高达7.97万kg/hm2,全生育期总产量达13.43万kg/hm2,瓜把短至2.80 cm,果实横径小(3.40 cm),果形指数大(9.15),油亮光泽,口感清甜,高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黄绿色组中P10(组合A40×A15,A40为母本)综合评价最高,果形美观,第1雌花节位低(4.5节),中早熟,定植至采收需40 d,前期产量可达7.54万kg/hm2,全生育期总产量为11.49万kg/hm2,瓜把长度仅0.80 cm,果实横径大(6.1 cm),果形指数3.38,有光泽,口感香甜,高抗枯萎病和霜霉病,抗白粉病。

关键词: 黄瓜 杂交组合 初选试验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人工生草栽培管理技术

河北果树 2011

摘要:果园生草对保持果园水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控制害虫发生,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作用显著。果园生草栽培模式有全园生草、行间生草及株间生草3种。可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其中人工种草由于选择了生长量大、营养丰富的草种,通常肥田效果更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玉米素(Zeatin,ZR)的含量变化特点不同: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GA3及ZR含量明显低于健株,且随病级增加,植株体内GA3、ZR含量逐渐降低,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孕穗期病株叶片中IAA含量低于健株,但根部IAA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ABA含量明显升高,且随病情严重度增加,含量逐渐升高,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内源激素 玉米粗缩病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稻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介绍水稻机插3种育秧技术,如水稻地膜隔离层(双膜)育秧技术、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水稻机插大棚(工厂化)育秧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育秧技术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表覆盖不同材料的抑盐效果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通过在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区挖深60 cm的集雨池,并覆盖不同厚度的河沙(5 cm、10 cm和15 cm)和苇草(15 cm),研究了利用雨季自然降雨洗盐和冬春季节抑制返盐的效果。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均能起到一定的洗盐、抑盐效果,且洗盐效果和抑盐效果随河沙厚度的增加而提高,但以覆盖15 cm苇草处理的洗盐、抑盐效果最佳。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筑池 覆盖 河沙 苇草 集雨压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变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酶联免疫(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5年生苹果实生树不同节位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变化。结果表明,此酶只存在苹果实生树营养生长期的叶片中,而在童期的叶片和生殖生长期的叶片中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SHMT在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存在差异表达。

关键词: 苹果 阶段转变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酶联免疫(ELISA) 免疫组织化学(IH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释放丽蚜小蜂防治越冬番茄温室白粉虱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研究和利用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防治十分必要。丽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对温室白粉虱控制效果突出。为明确越冬番茄温室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关键技术,以普通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益害比(2∶1、4∶1和6∶1)放蜂对白粉虱的控制效果,以及3月5次放蜂与11月2次放蜂+翌年3月5次放蜂(放蜂益害比均为6∶1)对白粉虱数量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益害比放蜂处理的温室白粉虱数量均低于对照,尤以6∶1处理控制白粉虱效果最好;3月放蜂处理能将温室白粉虱数量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效果与11月放蜂+翌年3月放蜂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衡水越冬番茄温室内使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时,应将释放天敌集中在年后温室温度刚开始回升、害虫发生数量较少时进行。

关键词: 番茄 温室 丽蚜小蜂 白粉虱 应用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类型杀虫剂对麦长管蚜的温度效应及其与主要解毒酶的关系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杀虫剂毒力受温度的影响及其程度,本文测定了4大类8种药剂在10~25℃下对麦长管蚜的毒力;并测定了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在不同温度下2个解毒酶和1个靶标酶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表现不规则负温度系数,啶虫脒表现不规则正温度系数,高效氟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的毒力不受温度影响,其他药剂(辛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均表现为明显的正温度系数效应,以有机磷类杀虫剂表现最为明显,毒死蜱温度系数高达57.70。酶活性实验表明:麦长管蚜在高温下GST活性增强,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它们的变化规律表明:GST活性与负温度系数密切相关,正温度系数与羧酸酯酶活性和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温度系数 解毒酶 靶标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密植型板栗新品种——燕光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燕光为实生选优获得的适宜密植型燕山板栗新品种。该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粒质量8.12 g,平均每苞含坚果2.6粒。坚果深褐色,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可溶性糖含量21.45%,淀粉45.37%。适应性强,易形成雌花,河北地区9月中旬成熟。

关键词: 板栗 新品种 燕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缺钾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现代农村科技 2011

摘要:棉株正常生长对钾需求量较大,钾肥不足是限制棉花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钾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并能促进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的正常发育,使茎秆坚硬、抗倒伏、抗逆性强。缺钾是我国主要棉区普遍存在的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