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沙蒿籽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沙蒿籽油,并对油脂的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籽油中特征族组分为脂肪酸类物质,占检出物的70%,其次是维生素E、红没药醇及植物固醇类和黄酮类等功能成分,其亚油酸和维生素E含量之高在植物油中较为罕见.
关键词: 沙蒿籽油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不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三因素最优设计构造试验方案,研究氮肥、磷肥、钾肥不同水平与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较小,钾肥居中。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中氮肥、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大,钾肥与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小。在试验范围内,就玉米籽粒产量而言,施肥量投入应为N:149.87~207.07kg/hm2,P2O5:38.23~143.52kg/hm2,K2O:24.63~129.91kg/hm2在此施肥范围内,可预报玉米籽粒产量为4707.5~5616.2kg/hm2。


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336个组合,研究杂种一代的对照优势和超中亲优势,以杂种优势值作为划分优势生态型的依据。结果表明,西北粳、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稻为优势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型间的杂种优势值可以推测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粳具有穗数上的优势基因,西北粳具有粒数上的优势基因,非洲IRAT粳具有粒重上的优势基因;最佳优势杂种优势模式为韩国粳×日本粳、西北粳×美国粳和台湾粳×日本粳;杂种优势与形态指数差异的相关分析表明,各生态型间形态指数差异与其F1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垄作节水高产栽培研究
《节水灌溉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小麦垄作栽培试验:春小麦全生育期在降水量为89.2 mm条件下,灌水量为3 183m3/hm2,比传统的平作栽培的小麦灌水量5 131.5 m3/hm2节水38%,抗倒伏,锈病、白粉病等发病轻;冬小麦全生育期在降雨量为101 mm、灌水量为4 582.5 m3/hm2条件下,4个冬小麦品种(系)垄作栽培试验的单产为6 691.5~7 350 kg/hm2,垄作小麦播种量为210 kg/hm2的处理比播种量为240 kg/hm2处理省种30%,而产量提高0.5%~7.9%。“烟农19号”和2个新培育的冬小麦品系2002AW5012、2002AW5011适于垄作,其产量水平为9 295.5~9 636 kg/hm2,比对照品种“宁冬6号”增产10.5%~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