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疆沙壤土地面灌溉高产棉田施肥灌水数学模型研究
《棉花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南疆沙壤土棉田,设置了3个处理因子(施氮、施磷和灌水),每个因子依施用量设4个水平,开展了水肥耦合效应对棉花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棉花产量对氮肥、磷肥、水的依赖程度顺序是:氮肥>磷肥>水,并建立了地面灌溉条件下高产棉田水肥施用的多元回归数学施肥模型:y=-677.8075+0.5889 xN+11.1649 xP+1.0266 xW-0.0098 x2N-0.0421 x2P-0.0001 x2W+0.0130 x2NP+0.0012 x2NW-0.0002 x2PW(r=0.9825*),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P=0.013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新品种新农棉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早熟高产棉花新品种新农棉1号系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从新陆早13号棉田发现的变异单株,当年在海南种植,并观察选择。2003—2006年连续南繁北育,定向择优选择出编号为779-1株系;2007—2008年参加本所的早熟棉品系比较试验;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


吐鲁番四个葡萄品种光合日变化及其光响应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4个葡萄品种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确定在吐鲁番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光合能力,为引种和栽培提供指导。【方法】用英国产的TPS-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活体测定无核紫、红地球、巨峰、里扎马特葡萄光合参数日变化特征、相关气象因子、光合-光响应特征等。【结果】除无核紫葡萄外,红地球、巨峰、里扎马特三个品种Pn均存在午休现象,无核紫的Pn总体较高,日变化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和低谷,WUE总体较其他品种高,LCP最低,LSP和LCP之间的范围最大。里扎马特Pn和WUE总体较其他品种低,LCP最高。【结论】从4个品种的光合作用情况看,无核紫光合能力表现较好,相对适宜吐鲁番的特殊气候,里扎马特表现较差。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格局分析及其环境解释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对影响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分布格局的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DCCA排序将喀纳斯森林群落划分为9个类型;②DCCA排序第一轴与坡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pH值显著相关,第二轴主要与海拔、坡位、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相关,但是对森林群落分布格局起决定作用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坡度、碱解氮和海拔;③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共解释了喀纳斯森林植被分布格局变异的79.41%,其中:地形因子为12.50%,土壤因子为48.53%,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交互作用为18.38%,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为20.59%。未能解释的部分可能与火干扰相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番茄细菌性病害病原学、寄主抗病性研究”通过验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11月8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我院植保所承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参加实施的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番茄细菌性病害病原学、寄主抗病性研究"进行验收。项目组明确了新疆番茄细菌性病害发生种类、分布现状和不同种植区的发生危害轻重程度,研究出番茄细菌性病害种子带菌快速检测技术,检出率达90%以上;研究了番茄主产区细菌性病害的发生规律,以及影响病害发生的环境因素,筛选出10个抗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品种,提出不同种植区域番茄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实施后番茄细菌性病害发


寄主对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寄主的马铃薯甲虫对其飞行能力的影响,探索马铃薯甲虫的迁飞规律,为控制马铃薯甲虫的扩散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取食不同寄主马铃薯甲虫的飞行能力。【结果】寄主对越冬后马铃薯甲虫的飞行能力影响不明显,对第一代、第二代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影响较大。【结论】取食马铃薯成虫的飞行能力最强,其次是取食天仙子和茄子叶片的,二者飞行能力无明显差异,取食番茄叶片成虫的飞行能力最弱。


可移动式果实收集装置的设计
《新疆农机化 》 2011
摘要:根据新疆现行果树矮化密植种植模式,研究、设计果实收集装置,可与手持振动式果树收获机配套使用。适用于国内大枣、杏子、核桃等采用振动收获方式的林果产品的收获。


添加外源微生物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腐熟的影响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圾堆肥技术,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生活垃圾为原料,采用7 d翻堆一次的方式,进行为期45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常规和添加5%发酵剂堆肥处理,研究添加外源菌剂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物理和化学特性变化的影响及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5%菌剂的堆肥处理在堆肥24 h后温度达到53℃,堆肥过程中最高温度达到65℃,温度保持50℃以上达24 d;使堆肥C/N迅速下降,并在35 d后,该值稳定在12.2左右;铵态氮与硝态氮比值开始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最终比值稳定在1.2,油菜种子的发芽指数达到85%以上。说明添加5%外源微生物菌剂能加速城市垃圾堆肥腐熟进程。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异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117份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为材料进行13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54%~52.4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812~2.656。15个性状变异系数按大小排列依次为:不育小穗数(52.41%)>有效分蘖数(34.98%)>总分蘖数(31.25%)>穗粒重(29.52%)>旗叶长度(23.57%)>千粒重(18.28%)>穗粒数(17.94%)>株高(15.15%)>旗叶宽度(14.29%)>小穗粒数(12.62%)>穗长(12.39%)>每穗小穗数(11.93%)>小穗着生密度(11.55%)>湿面筋含量(7.67%)>蛋白质含量(6.54%)。性状间简单相关分析中有24对性状相关极显著,其中旗叶长度、旗叶宽度、株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等性状与穗长、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都有较大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参试的117份资源聚为6类。


云南农业大学水稻作物所所长谭学林一行来我院粮作所水稻课题组考察调研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6月10日,云南农业大学水稻作物所所长谭学林教授、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禾汝鹤一行,在我院粮作所林志清研究员的陪同下,前往粮作所位于米东区羊毛工镇的水稻育种基地进行考察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