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茶叶科学技术 2014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福建省武夷山市5种不同类型茶园土壤(黄壤、红壤、潮砂土、高山草甸土、紫色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种类型茶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层次的加深呈现降低的趋势;2个土层中,5种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以>5 mm粒径最高,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加,团聚体有机碳增加;黄壤、高山草甸土和紫色土茶园均以>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和贡献率最高,而潮砂土则以<0.25 mm粒径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0.98)。

关键词: 土壤类型 茶园 团聚体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生物学信息及抗原特性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对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利用抗原表位多肽制备了鼠源抗抑动抗原抗体,并研究其抗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表位串联多肽所制备的鼠源抗抑动抗原抗体包含有针对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为刺激隐核虫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 抑动抗原 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稻瘟病香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CSCD

摘要:以长丰B为母本,乐丰B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保持系,再与乐丰A测交、回交转育,育成野败籼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结果表明,繁源A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异交率高、抗稻瘟病、米质优异有香味。

关键词: 籼稻 繁源A 不育系 优质 抗稻瘟病 异交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稻‘佳辐占’再生季施肥试验初报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为提高再生稻‘佳辐占’的再生季产量,设置施氮量试验。结果明确,再生季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在供试条件下,适宜的施氮量为138kg·hm-2,其分蘖萌发率显著提高,再生季穗数达到头季穗数的2.4倍,再生季产量达到接近头季产量的水平,经济效益也最佳。

关键词: 再生稻 分蘖 氮肥 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析中国柑橘研究现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是中国最重要的果树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反映了某一学科基础研究的现状。笔者利用ISIS对1997—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柑橘项目进行检索,并从资助项目数、依托单位、申请代码以及项目负责人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基金项目数快速增加;项目类型以面上项目为主,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项目数增加明显;项目以生命科学部为主,尤以果树分子生物学为主要领域;项目依托单位涉及所有柑橘主产省份,其中华中农业大学获得项目数最多;所有项目负责人中,青年学者占了一半,有近1/3的负责人获得了2次及2次以上项目资助。研究结果对分析国内柑橘的基础研究水平及研究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对以后的项目申报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柑橘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奶味番木瓜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牛奶味番木瓜2010年由台胞庄先生引进,2010—2011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园内进行试种,2012—2013年在福清市台湾农民创业园及泉州市南安县、漳州市漳浦县种植,各地均表现丰产稳产,果实大小适中,品质较好。现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特性1.1植物学特征在福州市郊省农业科学院果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插入序列ISRso21在青枯雷尔氏菌中的分布以及插入位点多态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元件可以插入到基因或DNA序列,其可能在生物体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SRso21是在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FJAT-1458菌株中发现的一个新的插入序列。根据序列分析可知,该插入序列是属于ISL3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本研究发现,福建闽北地区菌株ISRso21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地区的趋势,不同地区的青枯雷尔氏菌ISRso21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ISRso21的分布可能与菌株分离个体的地理来源有关。不仅如此,由于ISRso21在青枯雷尔氏菌插入位点的不同,从而导致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的差异。研究表明,由于ISRso21的插入导致表现型转换系统转录调控因子A(phc A)的重排可能在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菌株中,ISRso21在phc A基因上游中插入的检出率达到4.71%,其中无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8.57%和0.00%。而ISRso21在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基因中的插入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ISRso21在不同致病性青枯雷尔氏菌中的插入位点的研究,可能为揭示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机制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插入序列ISRso21 分布 插入位点 多态性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荫对茶叶中儿茶素总量及构成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采用不同遮荫度覆盖黄旦茶园,对茶样内儿茶素总量及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与CK比较,蒸青样和成茶样中儿茶素总量均随遮荫度增大而呈整体下降趋势,其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了3.08%~10.61%和2.65%~21.52%;其中酯型儿茶素变幅,蒸青样为-1.63%~5.28%,小于成茶样的-19.96%~10.35%;而非酯型儿茶素的降幅,蒸青样为9.90%~24.18%,大于成茶样的2.90%~19.82%。蒸青样中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总体虽随遮荫度增大而减少,但酯型儿茶素占总儿茶素的百分比却随之增大,增幅为4.32%~10.05%;而非酯型儿茶素占比却与之相反,下降了5.10%~15.17%;因而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比值是随遮荫度增加而增大的。遮荫对茶叶内儿茶素总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程度达到了或接近于种间差异水平。

关键词: 遮荫 儿茶素总量 酯型儿茶素 非酯型儿茶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茶文化对当代福建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摘要:福建已有上千年的产茶历史,福建茶叶品种繁多,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大力弘扬茶文化,有助于茶产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该文初步论述了福建省茶文化建设与茶产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典型范例分析,探究茶文化对茶产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福建省 茶文化 茶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马鱼在鱼类病原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建立了多个专门的在线数据库,作为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斑马鱼用于鱼类病原免疫学研究的优点,包括个体发育过程透明、免疫系统较成熟,具有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免疫系统;多种鱼类来源的细菌和病毒在成年斑马鱼和胚胎中都能感染和复制,使其成为研究鱼类病原的入侵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的模式生物。同时,对当前已建立的鱼类细菌和病毒病原斑马鱼感染模型以及在疫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 斑马鱼 病原 免疫 模式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