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南瓜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以‘密本’南瓜作为筛选体系的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南瓜20μL SRAP-PCR扩增体系的Mg2+、dNTP、Taq酶、引物及DNA浓度和扩增程序的退火温度与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筛选出各组分的最佳浓度、最佳的退火温度和最佳循环次数。试验结果确立南瓜最佳的20μL SRAP体系为:0.2mmol·L-1dNTP,1.5U Taq酶,80ng DNA,0.16μmol·L-1的单条引物,Mg2+1.5mmol·L-1,2μL 10×Buffer;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1min,35℃1min,72℃1min,5个循环;94℃1min,52℃1min,72℃1min 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选用17个南瓜品种对确立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现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多态性丰富、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表明本试验所确定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适用于南瓜的SRAP分子标记。

关键词: 南瓜 SRAP 分子标记 PCR扩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功米3号高抗性淀粉性状的遗传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性淀粉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饭后血糖值、减少肠机能失调及结肠癌发病率、提供能量以及防止脂肪堆积等重要生理功能。为了了解水稻(Oryza sativa L.)中抗性淀粉含量这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本研究以高抗淀粉水稻品种籼稻(indica)功米3号和粳稻(japonica)日本晴的正、反交组合F1及其自交后代F2、F2∶3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各单株的抗性淀粉含量以分析其遗传特点。结果显示,正、反交组合的F1抗性淀粉含量及淀粉颗粒形态均表现出与相应母本相似的遗传现象,但是正、反交组合F2的抗性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且F2∶3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这一性状受母性效应的影响。通过对功米3号/日本晴F2∶3群体的群分离体混合分析,在1号和6号染色体上分别筛选出3对和6对可能与抗性淀粉含量位点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利用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作图软件检测到3个抗性淀粉含量QTL(qRS6-1、sqRS6-2和qRS6-3),均分布在6号染色体上,其中qRS6-2和qRS6-3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20.36%和40.13%,同时检测到1号和6号染色体之间存在着1对上位性QTLs。以上结果说明,抗性淀粉含量这一性状是由少数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以及非等位基因间互作所控制的数量性状(QTL)。以上结果为高抗性淀粉水稻育种的母本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精确定位抗性淀粉含量相关的主效基因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抗性淀粉含量 遗传分析 QTL定位 功米3号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翠冠梨裂果成因分析与防控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果树生产中,裂果现象普遍存在,发生裂果的常见果树有杧果、荔枝、番荔枝、李、苹果、梨、杏、樱桃、桃、葡萄、枣、柿、石榴、柑桔等十余个树种[1]。由于裂果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价值,所以裂果现象已成为限制某些果树种类与品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翠冠梨系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协作,采用幸水与6号(杭青×新世纪)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引进福建省建宁县种植,并以其树势强健,生长快速;早结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菜马齿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摘要:结合田间生产,总结了福建省闽南地区马齿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条件、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留种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马齿苋 产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母系种猪优良性状的选育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14

摘要:组建8个独立血统10头公猪、50头母猪含2个品系的大白核心选育群,通过场内种猪测定,应用GBS育种软件估计单项育种值,根据综合选择指数大小进行选留。经过4个年份的选育,年份平均校正增重公猪提高7.90%,母猪提高7.41%,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达100 kg体重日龄缩短了1.176 d;平均校正背膘厚公猪下降了9.54%,母猪下降了7.54%,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达100 kg体重背膘厚育种值减少0.159 mm,母猪总产仔数逐年提高,产仔数育种值增加0.029头;综合选择指数提高3.84%。选育结果表明,组建优秀的核心选育群,通过不同品系间的杂交,能够培育出高性能大白专门化母系种猪。

关键词: 大白猪 性状 选育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个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的多态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34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对明恢63、明恢86、航1号和航2号等4个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水稻骨干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航天诱变选育的"航1号、航2号"与原种明恢86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在筛选的134对SSR引物中,具有多态性标记为39对,多态性频率为29.10%。每个标记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10个,变幅为1~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3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以0.87为阀值时可将航天诱变选育的"航1号、航2号"与原种"明恢86"区分开。其中在标记RM234两侧邻近的7个含有重要基因区段的SSR标记中有5个标记存在多态性,表明明恢86在航天诱变过程中可能在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基因座发生了突变,再经系统选育成航1号、航2号优良恢复系,为航天诱变中因发生有利变异而选育新品种提供分子证据。

关键词: 航天育种 骨干恢复系 SSR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棚槽式静态发酵法生产有机肥技术研究初报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为探索新型有机肥发酵技术棚槽式静态发酵法的技术优势,研究传统槽式发酵法和棚槽式静态发酵法在有机物料发酵过程的堆料外观、温度、含水率、pH值、氮磷钾含量、有机碳含量和生产成本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槽式发酵法,采用棚槽式静态发酵法在有机物料发酵过程中具有便于通气和温度的调控,使发酵升温快,高温发酵持续时间长,能有效杀灭虫卵,发酵过程中无虫蛹蚊蝇产生,水分的去除速率快。所产生的堆肥氮、磷、钾养分含量显著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棚槽式静态发酵法能有效缩短发酵时间,保肥除臭效果好,腐殖化、无害化程度高;且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好氧发酵自身产生的热量自然干燥,达到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省,生产工艺简易,适用于商品有机肥的生产运用和养殖场的粪便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 棚槽式 静态 发酵法 有机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当代畜牧 2014

摘要:随着畜牧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化及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其在农业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笔者介绍了当前福建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 产业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SPSⅢ基因组DNA及5'侧翼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为达到增糖的育种目标,对甘蔗蔗糖积累主要限速步骤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作为蔗糖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对甘蔗中蔗糖合成和碳水化合物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长距离PCR法(LD-PCR)克隆到两条不同长度的甘蔗(Saccharum spp.cv.FN95-1702)SPSⅢ基因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得的片段基因结构相同,均含有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其开放读码框(ORF)编码964个氨基酸,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查询登陆号EU278617、EU278618。以此为基础,继续从甘蔗基因组中扩增出先前未知的SPSⅢ基因5'侧翼序列,申请GenBank登陆号KC422670。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顺式DNA作用元件和启动子TATA启动盒。为进一步验证5'侧翼序列的启动子活性,分别截取5段不同长度的SPSⅢ基因5'侧翼序列与报告基因GUS融合,构建嵌合基因表达载体质粒,基因枪微弹轰击甘蔗愈伤组织观测瞬时表达,证实了所克隆到的5'侧翼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是甘蔗SPSⅢ基因的启动子,且具有一定的表达特性。本研究通过克隆分析SPSⅢ基因以其启动子,为研究基因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组DNA序列 5'侧翼序列 GUS瞬时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革板螨属2新种和大陆1新记录(蜱螨亚纲:中气门目:派盾螨科)

蛛形学报 2014

摘要:记述中国革板螨属2新种:拟翼革板螨Gamasholaspis subaliventroanalis sp.nov,似林革板螨Gamasholaspis linsimilis sp.nov和大陆1新记录:柔革板螨Gamasholaspis blandus Tseng,1993.

关键词: 蜱螨亚纲 中气门目 派盾螨科 革板螨属 新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