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不同留桩高度下水稻再生力的基因型差异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以192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再生季分别进行了高留桩(40cm)和低留桩(5cm)处理,研究水稻再生力与品种及其留桩高度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留桩处理时水稻再生芽出鞘率整体水平显著高于低留桩处理,但不同品种类型的再生力受留桩高度的影响程度各异。分析表明,粳稻品种普遍适合低留桩处理,而籼稻品种则多数适合于高留桩处理。同时,本研究还筛选出少蘖粳、台北309、K264806、R402-10等再生能力较强的品种,为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再生力相关的遗传学分析及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可用的基因资源。

关键词: 水稻 再生力 基因型 留桩高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南瓜ISSR最优扩增体系,为后续南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鉴定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密本’南瓜为筛选体系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反应体系的Mg2+、dNTP、Taq酶、引物和DNA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南瓜ISSR 25μL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10×Buffer,2.0 mmol/L Mg2+,0.3mmol/LdNTP,1UTaq酶,0.48mmol/L引物,75ng的DNA。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2条引物进行退火温度的优化,最终确定每条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利用该反应体系,选用引物891对85个南瓜品种进行所确立扩增体系的验证,结果显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多态性丰富,且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表明本研究所确定的反应体系适用于南瓜的ISSR分子标记。

关键词: 南瓜 ISSR 分子标记 PCR扩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套种牧草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基本肥力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关于茶园生草和低层套(间)种研究起步很晚且报道甚少,有必要深入研究适宜我国茶园推广应用的低层茶草套(间)种模式。通过3年的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套种任何牧草处理为对照,研究了3种不同牧草[百喜草(Paspalum natatu)、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套种模式对茶青和鲜草产量及其茶园土壤基本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牧草套种模式比对照提高茶青产量6.48%~20.26%,并收获鲜草产量1 352~4 023 kg·hm?2·a?1;3年来逐年减少茶园表土流失厚度幅度分别为25.0%~30.6%、33.3%~38.9%和53.3%~60.0%,并提高茶园土壤pH 9.64%~11.76%、有机质8.23%~76.13%、全氮13.59%~245.63%、全磷3.41%~210.51%、全钾1.37%~9.65%、碱解氮69.63%~109.33%和速效磷11.40%~34.20%;其中,茶园套种白三叶和套种平托花生处理对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园土壤基本肥力的效果相对更佳,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茶园 牧草套种 百喜草 白三叶 平托花生 茶产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果园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果园面积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15%。因此,研究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的演变规律,对于准确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时空替代和物理、化学分组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旨为果园土壤固碳增汇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时空替代法和物理化学分组的方法比较研究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50年代柑橘果园0~20 cm和20~40 cm土层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分别比80年代柑橘果园提高了9.6%和23.60%、2.57%和3.63%,其中对0~20 cm土层的影响显著高于20~40 cm,说明果园经营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50年代柑橘果园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比80年代果园提高27.2%,可溶性有机碳提高20.1%,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5.3%;50年代柑橘园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比80年代柑橘园提高30.3%,但50年代柑橘园的土壤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均低于80年代柑橘园,说明当种植年限超过30年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果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存在退化的风险。

关键词: 经营年限 柑橘果园 土壤 有机碳 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生动物双RNA病毒的研究进展

武夷科学 2014

摘要:水生动物双RNA病毒(Aquabirnavirus,ABV)隶属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是一类可引起水生动物爆发传染性病毒病的病原,在世界范围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代表种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ABV的基因组包括两段分节的RNA,以负链RNA为模板进行病毒基因组复制,编码5种成熟的蛋白;本文结合ABV的功能基因、致病机理、诊断检测及免疫防治等近年研究的热点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生动物双RNA病毒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海洋双RNA病毒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鉴别史氏鲟性别的两种创伤手术比较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对鉴别史氏鲟性别的2种创伤手术——穿刺技术和腹腔外科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穿刺技术虽然比腹腔外科手术迟一年鉴别出史氏鲟鱼性别,但穿刺技术具有愈合伤口更早、日增重量更多和成活率更高的优点,建议鲟鱼养殖业者优先选择穿刺技术用于史氏鲟性别的鉴别。

关键词: 史氏鲟 创伤手术 穿刺技术 腹腔外科手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翠’绿茶在湖北、贵州、广东三省的性状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对玉翠引种到湖北武汉、贵州湄潭、广东英德等地后的种植成活率、芽梢特性、鲜叶产量、适制性、抗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经多年多点的试种鉴定表明:玉翠的种植成活率在英德、武汉点比对照高,湄潭点比对照低;发芽期在3点均比对照略迟;芽梢密度在英德、武汉点比对照稀,湄潭点与对照相当;鲜叶产量在英德、武汉点比对照高,湄潭点比对照低;制绿茶品质英德点与对照相当,武汉、湄潭点比对照略低;抗旱、抗寒性强。较适宜在广东、湖北、贵州等绿茶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玉翠 新品种 适应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花卉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海峡科学 2014

摘要:花卉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花卉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数量上,对品质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对技术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自主创新品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花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我国花卉育种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对优良品种的繁育技术研究较少,大多数优良品种的种球和种苗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发展受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研究进展

能源与环境 2014

摘要:综述国内外农业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新型无动力好氧发酵堆肥塔设备设计,对国内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农业固体废物堆肥处理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农业固体废物 好氧堆肥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番鸭高产优质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14

摘要:采用家系和个体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对黑番鸭高产专门化品系进行世代选育,以期选育出黑羽率高、产蛋性能好、群体整齐一致且后代生长速度较快的黑番鸭高产优质专门化品系。结果表明:(1)经过4个世代选育,群体1~2级黑羽率从42.23%提高到98.46%,群体呈现出以黑羽色为主基调。(2)经过3个世代选育,公母鸭70日龄群体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从12.37%和14.52%下降到6.54%和7.49%,群体趋于整齐一致;70日龄与180日龄F3代公母鸭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F1代(P<0.01)。(3)经过3个世代的家系选育,300日龄产蛋量F3代极显著高于F1代(P<0.01),提高幅度为13.98%,选育进展显著;(4)F3代黑番鸭的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F1代(P<0.01),平均提早了7.53d;300日龄蛋重由原来的79.23g至80.05g,提高幅度较小。

关键词: 黑番鸭 品系选育 羽色 产蛋量 均匀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