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BADH基因苜蓿T-DNA侧翼序列分析及转化事件特异性分析
《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鉴别不同的转基因株系,以转BADH基因苜蓿的T0代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方法分离其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获得了B127株系的左翼序列和右翼序列,以及B125、B138、B295和B196株系的左翼序列。侧翼序列特征分析表明,有的T-DNA边界序列被删除,有的边界序列被保留,并填充了一段未知来源的核苷酸序列。根据侧翼序列中插入载体序列和紧邻插入序列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分别设计PCR扩增的上、下游引物,并对获得的42个转BADH株系分别进行左、右翼序列的扩增,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B106、B125、B138、B157、B158、B289、B295、B305和B127具有相同的扩增条带,B203、B220、B223和B196具有相同的扩增条带,说明这些株系可能仅来源于2个转化事件。本研究建立的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将不同的转化株系区别开来。
关键词: 转基因苜蓿 BADH T-DNA 侧翼序列 事件特异性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戊唑醇禾谷镰孢菌对渗透压敏感性及电导率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紫外诱导和药剂驯化获取禾谷镰孢菌的抗戊唑醇菌株,探索了抗戊唑醇禾谷镰孢菌的抗药性机制。抗药菌株经转接培养17代后筛选遗传稳定性抗性菌株,利用渗透压法和电导率法测定抗药菌株与亲本菌株之间的生理性差异。所获得的9个抗性菌株,抗性水平最大值为186.03,最小值为34.26。其中,有5个抗性菌株能保持较高的抗性水平。在含2.0%和4.0%的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下,抗性菌株的菌落生长直径要比亲本菌株大,而含相同浓度的KCl培养基中,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的菌落生长变化无规律。在不同时间下,抗性菌株和亲本菌株的电导率变化明显,药剂驯化抗性菌株电导率变化比敏感菌株大,经200 min后药剂驯化的抗性菌株比紫外诱导的抗性菌株电导率普遍高。禾谷镰孢菌抗戊唑醇的机制可能与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和短时间内快速排泄杀菌剂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曹妃甸新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行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曹妃甸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并提出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芙蓉葵和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在实验室控制环境因子条件下,用0(蒸馏水,CK)、0.2%、0.4%、0.6%、0.8%和1.0%计6个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芙蓉葵和黄秋葵种子后进行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活力指数和相对干重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芙蓉葵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而对黄秋葵有轻度抑制作用;当盐胁迫浓度超过0.8%时,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良影响,尤其是黄秋葵受到影响较大。2种植物均能在轻度盐渍化生境中生长,可作为耐盐碱园林植物在盐碱地试栽应用,其中芙蓉葵可在河北省大部分盐碱地区进行广泛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