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二点委夜蛾的形态、为害及防控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二点委夜蛾与黄地老虎、小地老虎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区别,以及二点委夜蛾的为害症状类型,在河北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提出了防控关键技术。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形态 为害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粪有机肥对土壤主要养分和微量元素锌累积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养殖业产生大量粪便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现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鸡粪和鸭粪的施用对土壤主要养分和微量元素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鸡粪和鸭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Zn含量均趋于明显上升趋势。低量鸡粪、鸭粪有机肥(15 t/hm2)分别与适量化肥配合即能保持小麦季耕层土壤速效养分氮、磷和锌的供应。与不施鸡粪或者鸭粪相比,当鸡粪和鸭粪用量为90 t/hm2和150 t/hm2时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有效Zn含量均显著升高。过量施用禽粪有机肥会造成土壤主要养分氮磷和微量元素锌的明显累积。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有明显提高,适宜有机肥施用量为60~90 t/hm2。

关键词: 禽粪有机肥 土壤 主要养分 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天敌昆虫的毒力测定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的生测方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和一种寄生性天敌各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油悬剂在常规用药浓度107孢子/mL时,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卵的孵化基本无毒力,对各龄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在17%以下,基本不会对种群数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常规用药剂量下和捕食性天敌是可以搭配使用的。相比之下,白僵菌油悬剂对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的毒力却比较大。当油悬剂浓度达到5×106孢子/mL时,对丽蚜小蜂蛹羽化和成蜂存活的影响却非常大,蜂蛹羽化率降至零,成蜂校正死亡率累计达到53.6%,因此,白僵菌油悬剂在使用时需与寄生蜂的释放错开。

关键词: 白僵菌 油悬剂 天敌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点委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在我国属于耕作制度变革后新发生的害虫,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15~30℃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其发育速率明显加快。二点委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均与温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其卵、幼虫、蛹和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2、10.80、9.63和10.04℃,有效积温分别为71.47、248.89、134.00和552.95 d.℃。利用本研究结果,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准确预测出该虫在当地的发育代数。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小米粥和糯小米粥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别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粳小米粥和糯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米粥中共检测到47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3种醛、9种醇、19种碳氢类、4种酮类、2种物质,共含有36种相同的挥发性成分。在两种米粥中醛类物质含量最高,碳氢类物质次之,其他挥发性成分含量较低。糯小米粥中多数挥发性成分绝对含量要高于粳小米粥中的。粳小米粥中主挥发性成分(>5%)为己醛、壬醛、癸醛、(E,E)-2,4-癸二烯醛、十五烷、十六烷和2-戊基-呋喃,糯小米粥中主挥发性成分己醛、壬醛、(E,E)-2,4-癸二烯醛和2-戊基-呋喃。

关键词: 粳小米 糯小米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质及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为母本,高油大豆冀黄13为父本所获得的F9重组自交系的148个株系为试验材料,构建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并对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底荚高、分枝数、主茎节数、有效荚、无效荚、单株粒重、单株粒数)进行调查及QTL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共检出15个QTL位点,其中蛋白和油份含量定位在A2连锁群上,贡献率分别为10%,16%,同时发现C2连锁群上聚集了与产量相关的位点。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定位 蛋白质 油分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酿酒葡萄砧穗组合硬枝嫁接性能评价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

摘要:通过不同砧木与不同酿酒葡萄品种进行硬枝嫁接配置,初步筛选出亲和力强的接穗品种/砧木组合5个:赤霞珠/101-14、美乐/5BB、赤霞珠/5BB、霞多丽/5BB、西拉/5BB,其发芽和生根比率均超过70%,最高达98%。同时发现嫁接苗接穗生长量与嫁接亲和力基本呈正相关,可间接反应砧穗的亲和性。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硬枝嫁接 砧穗组合 亲和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苜蓿盲蝽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选择适于防治苜蓿盲蝽的高效低毒药剂,采用室内毒力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苜蓿盲蝽的种群控制作用。[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处理96 h后,氟铃脲与氟啶脲对试虫的LC50值分别为25.77、18.09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氟铃脲乳油、5%氟啶脲乳油1500 mL/hm2,7 d后对苜蓿盲蝽防治效果为97.21%、96.56%。[结论]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天敌的友好性和人畜的安全性,结合本研究结果,该类药剂防治苜蓿盲蝽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关键词: 氟铃脲 氟啶脲 苜蓿盲蝽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条件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条件,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温度、pH值、光照处理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35℃培养条件下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均能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26~32℃,休眠孢子囊萌发率分别为49.6%、47.5%和49.5%;适宜pH值为6~9,休眠孢子囊萌发率分别为49.3%、49.7%、45.3%和47.3%;休眠孢子囊萌发需要光照,在全光照和光暗交替培养条件下,休眠孢子囊萌发率分别为45.4%和49.6%,高于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30.1%,但是在1 300~14 000 lx光照强度范围内,休眠孢子萌发率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明确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条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玉米褐斑病 休眠孢子囊 温度 光照 p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点委夜蛾形态识别及发育历期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近年来河北省1种新的玉米苗期重要害虫。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生规律和行为特点,进行了室内二点委夜蛾的人工饲养,并初步描述了其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室内条件下的发育历期,为该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人工饲养 形态 识别 发育历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