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档案在农业科技创新岗位中实践初探——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例
《科技创业月刊 》 2010
摘要:农业科技档案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是深化档案管理的必然。正在推进中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就是充分地开发现有档案的资源,加速档案应用机制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实践,且建立独具区域特色创新岗位体系的一次尝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氧氟草醚EC对大蒜田杂草、养分和大蒜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240g/L乙氧氟草醚EC不同施用量对大蒜田杂草婆婆纳、野苋菜和猪殃殃的防除效果,并测定了各处理的大蒜头产量和婆婆纳、猪殃殃对大蒜田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结果表明,240g/L乙氧氟草醚EC能有效控制大蒜田婆婆纳、野苋菜和猪殃殃的危害;施药后大蒜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1.62%~42.64%,是一种防除大蒜田杂草的高效药剂;施药后最多可减少婆婆纳和猪殃殃对每公顷大蒜田吸收氮26.120kg、磷1.270kg、钾12.300kg,大大降低了杂草对大蒜田养分的吸收。
关键词: 大蒜 乙氧氟草醚EC 杂草防除效果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天牛的危害与防治
《农家顾问 》 2010
摘要:湖北罗田县是著名的板栗产地,年产量3.5万吨以上,板栗相关产业年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9.6%。最近,在该县大河岸镇老栗园板栗天牛危害严重,平均受害株率31.5%,严重的达70%以上,且发生死树,少数栗园被迫砍树毁园。应罗田县政府的邀请,作者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白猪SⅡ1系选育的遗传再评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计算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种猪的估计育种值,在进行第5世代选种选配的同时,对品系选育过程进行再评定.[方法]依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育种资料,应用NETPIG猪育种管理软件及SAS软件进行育种值估计及数据分析.[结果]选育各世代留种公猪的综合育种指数呈上升趋势,4世代留种公猪的平均父系指数为107.44,ADG、AGE、BF、NBT、NOBA、CLR和EMA的遗传趋势分别为0.776、-0.704、-0.087、0.115、0.055、0.062和0.027.[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选育过程,在主选性状上所采取的育种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每个世代末有必要用BLUP法对种公猪进行遗传再评定及遗传与表型趋势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白猪优质系杂交选育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湖北白猪为试验材料,导入梅山猪、通城猪、长白猪等中外优良品种血液,采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运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湖北白猪优质系。经六年五个世代的杂交选育,初产母猪产仔数11.78头/窝,产活仔数10.57头/窝,经产母猪产仔数12.49头/窝,产活仔数11.87头/窝,肥育期日增重585.20g/d,料肉比3.48∶1,瘦肉率57.81%,肌内脂肪含量3.08%,表现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瘦肉率适中、耐粗饲等特点,特别适合于中小型规模猪场和广大农村专业户饲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沙门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控对策
《中国家禽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1流行情况及其危害沙门菌病自19世纪以来即广泛见于世界各国的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该病多以种鸡受沙门菌污染或在孵化过程中鸡胚受到污染为主。鸡群间的相互传播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粪便及其它禽类也可造成污染致病,造成大批鸡发病死亡。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时没有选择有效的药物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存活下来的鸡也多转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荆州市粮棉油作物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现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2005~2009年荆州市56个中稻田间试验、43个棉花田间和26个油菜田间试验,对荆州市中稻、棉花和油菜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荆州市中稻偏生产力为氮肥46.1kg/kg、磷肥115.2 kg/kg、钾肥97.2 kg/kg,农学效率为氮肥11.0 kg/kg、磷肥11.4 kg/kg、钾肥6.9 kg/kg;棉花偏生产力为氮肥11.4 kg/kg、磷肥40.4 kg/kg、钾肥20.8 kg/kg,农学效率为氮肥3.0 kg/kg、磷肥4.4kg/kg、钾肥2.5 kg/kg;油菜偏生产力为氮肥14.8 kg/kg、磷肥35.2 kg/kg、钾肥29.8 kg/kg,农学效率为氮肥5.6 kg/kg、磷肥8.4 kg/kg、钾肥5.6 k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