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耐运番茄新品种冀番135和冀番136的杂交制种技术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提高番茄新品种冀番135和冀番136的杂交制种效率,采用蕾期去雄同时人工授粉、蕾期去雄花期授粉以及2次授粉的方法,提出了适合冀番135和冀番136的最佳杂交制种技术,可为科学制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番茄 冀番135 冀番136 杂交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BL/1RS易位染色体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自周麦18/郑麦9023//周麦18回交组合的156个BC1F5品系(其中89个为1BL/1RS易位系,67个为非1BL/1RS易位系)为材料,研究1BL/1RS易位染色体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周麦18和郑麦9023遗传背景下,1BL/1RS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无显著正向作用,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白粉病抗性无显著相关。说明来自"洛类"系统的1BL/1RS易位染色体在特定的遗传背景和生态条件下没有明显值得继续利用的价值。

关键词: 小麦育种 1BL/1RS 产量 品质

谷子弯孢菌海藻糖酶基因(ClTRE)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藻糖代谢调控真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海藻糖代谢在谷子弯孢病菌中的功能,对海藻糖酶基因及其启动子进行了克隆。根据植物病原真菌海藻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得到海藻糖酶基因同源序列。通过RACE技术,首次在谷子弯孢病菌中克隆得到了海藻糖酶基因(ClTRE)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最大开放阅读框为2 037 bp,编码679个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含约40.48%的α螺旋,12.99%的延伸串,6.5%的β转角,40.03%的不规则卷曲;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其含有海藻糖酶特有的保守位点,与其他植物病原真菌中海藻糖酶基因有51%-86%同源性;利用SignalP3.0软件预测谷子弯孢海藻糖酶蛋白具有信号肽。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其上游启动子序列,利用TFSEARCH软件分析含有多个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初步推测该基因与逆境胁迫相关。谷子弯孢病菌ClTRE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病菌致病中作用以及以该基因为靶位点的化学防控奠定基础。

关键词: 谷子弯孢病菌 海藻糖酶 基因克隆 染色体步移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蔷薇属植物无菌体系的建立(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摘要:[目的]建立蔷薇属植物的无菌快繁体系。[方法]以茎段为外植体,以10种蔷薇属植物为试验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同激素组合来建立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10种蔷薇属植物在萌发培养基MS+0.5mg/LBA+0.01mg/LNAA上均可萌发,芽体健壮,萌发率可达到70%以上;10种蔷薇属植物各自适宜的增殖培养基略有不同,在增殖培养过程中,增殖率可以达到3.0%以上,丛生苗健壮,叶色正常;健壮小苗在添加0.1~0.2mg/LNAA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根系生长良好,生根率可以达到90%~100%;将生根后的小苗驯化后移栽,成活率在95%左右。[结论]建立了蔷薇属植物的无菌快繁体系,为蔷薇属植物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蔷薇属植物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对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作)、免耕2(玉米单作)和常规耕作(玉米单作)3种处理的适宜氮推荐用量分别为192~209 kg/hm2、192~212 kg/hm2和196~216 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3种处理0~90 cm土层和90~18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春玉米整个取样期,免耕处理0~9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高于常规耕作处理的累积量,而且这种趋势在高施氮量下表现得更明显,春玉米收获后,免耕处理0~9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的累积量,而常规耕作处理90~18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免耕处理的累积量,这说明免耕措施更有助于硝态氮累积在0~90 cm土层,而减少向下淋失进入地下水,产生环境污染的可能。

关键词: 氮肥用量,土壤耕作,春玉米产量 硝态氮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东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了明确桃小食心虫在冀东地区苹果园的发生规律,利用性诱剂在苹果园诱集桃小食心虫,研究了冀东苹果园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冀东地区1 a发生2代;应用性诱剂诱捕法可以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的为害。

关键词: 冀东地区 苹果 桃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 性诱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南地区棉田适宜氮肥用量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明确冀南地区棉田适宜的氮肥用量,在威县东张庄村进行了2 a的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冀南地区棉田适宜施N量为225.0 kg/hm2,同时配合施用有机肥效果更佳。

关键词: 冀南地区 棉花 氮肥 施用量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实套袋对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及果皮钙形态变化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阐明套袋黄冠梨果面"花斑病"发生与钙营养变化的关系,在调查不同套袋处理果实"花斑病"发生率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逐级提取不同溶性钙的方法,对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各形态钙含量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3层袋果实"花斑病"的发病率为22.5%,而对照果实的发生率仅为1.5%;在花后70d内,即果实快速膨大前,各处理果皮中总钙含量及不同形态钙含量无显著差异;进入膨大期后,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总钙含量、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低于不套袋处理,而盐酸溶性钙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在果实发育后期,不套袋处理果皮中以水溶性钙为主,在成熟果实中占总钙量的45.6%,3层袋处理则以盐酸溶性钙的比例最大,为47.7%。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发现,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醋酸溶性钙与"花斑病"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NaCl溶性钙负效应最大,HCl溶性钙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总钙与"花斑病"发生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套袋 花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黄冠梨果实花斑病发生与其组织结构变化的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在调查套袋处理果实花斑病发生的基础上,研究了套袋及未套袋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并分析了发病果实的病部与正常果实组织结构差异。结果显示:(1)套3层袋果实花斑病的发病率为22.5%,而不套袋果实的发生率仅为1.5%。(2)未套袋果实角质层厚,而且呈波纹状分布,并渗入到表皮细胞间隙中,果实发育过程中厚度变化幅度不明显;套袋果实表面的角质层均匀一致,随果实迅速膨大,角质层变薄,且显著薄于未套袋果实,尤其是套3层袋与未套袋果实差异更大;套袋果实表皮细胞呈长方形,且较未套袋果实排列致密;不同套袋处理果实单宁细胞层数随果实发育逐渐减少,在花后90 d后,套袋处理与未套袋处理的厚度无显著差异。(3)套袋果实果肉薄壁细胞排列紧密,胞间隙小,其石细胞大小和密度均较未套袋果实小。(4)套袋果实花斑病发病部位角质层模糊,发病果实正常部位的角质层、表皮层厚度和单宁层均低于正常果实。研究表明,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组织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它对梨果实花斑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黄冠梨 套袋 果实组织结构 花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和田地区红枣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北果树 2011

摘要:近年来,新疆枣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枣树面积达到26.7万hm2,和田地区达到1万hm2,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枣业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