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葡萄黑痘病试验
《河北果树 》 2011
摘要: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昌黎县十里铺乡西张各庄村进行。该地葡萄黑痘病常年发生。试材为克伦生葡萄,棚架栽培,树龄9年,株距0.5m、行距4m。1.1试验设计和方法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100mg/kg、80mg/kg、66.7mg/kg,清水对照。重复4次,每小区面积10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新品种冀黑芝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冀黑芝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择育成的芝麻新品种。2009~2010年连续2 a参加全国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083.7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品种冀芝1号增产23.60%,增产点次率为87.5%;生产试验中,5省7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 029.30 kg/hm2,较对照冀芝1号增产16.84%。粗脂肪平均含量为52.12%,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4.15%。该品种植株高,生长势强,籽粒乌黑,商品性好,是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一体的芝麻新品种。并根据该品种的特性,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与苏丹草远缘杂交F_1的生物学性状遗传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高粱(Sorghum bicolor)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间杂交的杂交种F1及其双亲的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叶片中脉颜色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F1的孕穗天数有明显的趋中特点;F1的株高表现高秆特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F1的分蘖性介于双亲分蘖性之间;F1的叶片中脉颜色表现为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只要有一个亲本为白脉,则F1就表现为白脉,只有双亲叶片中脉颜色均为蜡脉时F1才表现为蜡脉。因此培育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杂交种(高丹草)要根据育种目标有目的选择双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谷田杂草发生与除草剂筛选试验
《作物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冀中南谷田杂草为对象,探讨了谷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与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谷田杂草种类基本一致。春播谷田杂草发生有3个峰期,5月中旬以双子叶杂草为主,6~7月份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夏播谷田杂草发生仅1个峰期,主要在7月上中旬,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化学防除以44%谷友WP剂量1 800g/hm2为最佳,药效明显高于10%单嘧磺隆WP、50%扑灭津WP与2,4-D丁酯EC;春播谷田施药后79d对单、双子叶杂草的株数防效与鲜重抑制率分别为49.19%、96.76%与96.01%、96.03%。夏播谷田在施药后55d对单、双子叶杂草的株数防效与鲜重抑制率分别为41.13%、92.34%与93.39%、98.15%。
关键词: 谷田 杂草 除草剂筛选 44%谷友(单密·扑灭)W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平原土壤元素含量与小麦品质相关性分析及强筋麦优势区域划分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土壤元素含量对小麦品质有一定影响。利用2005~2006年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深入分析了河北平原土壤元素含量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含量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Mg和Ca含量与小麦多个品质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Mg和Ca含量高不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土壤中Se含量高有助于提高小麦品质。根据相关标准将小麦品质指标划分为3个级别,根据土壤元素含量与小麦品质指标的相关方程得到土壤元素含量临界值,并建立强筋优质小麦土壤元素含量比配模型。依据该比配模型,将河北平原区划分为强筋优质麦种植的优势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最终形成河北平原强筋优质小麦优化布局图。本研究结果对指导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土壤元素含量 小麦品质 强筋小麦 优势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设施桃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设施桃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桃果实品质的构成、设施桃果实发育规律、设施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设施桃果实品质的措施,以期为提高设施桃果实品质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11
摘要:一、前言2009年12月份,在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截止该年9月份,我国的中小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登记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多万户,占所有企业登记数的99%。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的价值,同时也解决了80%的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上做出重大贡献。面临如此庞大又重要的中小企业规模,如何保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备受关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衡0628选育特点及特征特性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衡71-3为母本、邯617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水旱一体种植、平行交替选拔的方法,培育出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衡0628。该品种分蘖力强,中早熟,根系发达,株高和株型适中,抗旱、抗干热风、抗病,落黄好,籽粒饱满。突出特点是抗旱节水,适应性广,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在2006~2008年河北省节水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连续2 a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在2007~2008年黑龙港流域节水组生产试验中,7点汇总产量较对照品种沧6001增产10.58%、较对照品种邯4589增产6.18%,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8年完成河北省黑龙港流域节水组区域试验程序,以总排名第1位的名次通过了河北省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