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贡蕉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贡蕉Musa‘Gong’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经济作物,其种苗主要有组培苗和吸芽苗,不同类型种苗对田间管理要求不同,从而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性状。采用贡蕉不同类型种苗,比较分析不同种苗生育期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差异,筛选优质种苗类型。结果表明,与组培苗相比,吸芽苗幼苗期内球茎高度、内球茎宽度、粗根系直径分别显著增加656.52%、393.06%和198.77%,抽蕾期假茎粗度、假茎高度、叶片宽度分别显著增加18.36%、16.82%和17.02%,采收期果穗质量、果指质量、果指背长、果穗长分别显著增加34.49%、32.01%、24.30%和17.76%。相关性分析发现,果穗质量与内球茎高度、内球茎宽度、果穗长、果指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自然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吸芽种苗具有较大的球茎器官,养分贮存足,发苗快,植株长势强,更易丰产稳产,是优质种苗。

关键词: 贡蕉Musa‘Gong’ 组培苗 吸芽苗 内球茎 假茎 果穗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油棕品种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9个油棕品种盆栽一年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各品种油棕叶片中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油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9个品种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上升;可溶性蛋白(SP)含量逐渐下降;SOD和POD的活性先升高后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SS)含量和SOD活性可作为油棕抗寒能力评价的生理指标,9个油棕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为:RY9>NG1>RY8>CR4>CR6>CR2>CR7>CR3>CR5。即油棕品种RY9、NG1和RY8的抗旱性相对较好,CR7、CR3和CR5的抗旱性相对较差。

关键词: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干旱胁迫 复水 生理指标 抗旱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中国饲料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能量是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各种生理生化反应.能量和蛋白质能够影响猪只的脂肪沉积、蛋白沉积、采食量、体增重等,直接制约着育肥猪的胴体组成和生长状况.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高低都有可能导致育肥猪生产性能的改变,甚至影响机体健康.文章综述了不同能量水平、蛋白质水平、能量×蛋白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育肥猪日粮营养水平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育肥猪 能量 蛋白质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木薯淀粉理化和结构性质的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华南9号(SC9)、华南10号(SC10)、华南11号(SC11)、桂热891(GR891)和桂热911(GR911)五个不同品种的木薯为原料,对淀粉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不同品种木薯淀粉理化和结构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SC9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22.56%),GR911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27.49%);所有品种木薯淀粉表面光滑呈不规则的球缺形,粒径主要分布在12.43~19.03μm,SC9具有最小的颗粒粒径(12.43μm),膨胀度和溶解度(10.35%、28.00%),而GR911表现出最大的粒径(19.03μm),膨胀度和溶解度(15.21%、35.00%).所有淀粉显示出典型的A型结晶结构,SC9的相对结晶度最高(26.49%),GR911的相对结晶度最低(21.92%);SC9的短程有序结构最低(0.756),GR911的短程有序结构最高(0.882).由淀粉的糊化特性可知,SC9、SC10可用作食品增稠剂或胶凝剂,GR911适用于糖果或断奶食品的填充,SC11、GR891可用于粘性食品.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适宜性加工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不同品种木薯 淀粉 理化性质 结构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1份辣椒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81份辣椒为研究材料,对20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表型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5.91~6.32,其中叶形的H′值最高,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为29.28%,表明81份辣椒种质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中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性状有65对,说明大部分表型性状间相互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7.526%,代表了辣椒表型性状的主要信息量,说明这4个主成分可反映20个表型性状的基本特征;从特征值和贡献率来看,果形、果肩形状、叶形、首花节位、辣味、果色表明光滑度、子叶颜色、主茎色、花药颜色、下胚轴颜色和花柱颜色是引起辣椒种质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16.0时,81份辣椒种质可聚为5个类群,有效区分了不同亲缘关系的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包含21份种质,均为黄灯笼辣椒,主要特征是浅绿色子叶、扁灯笼果形、辣味极辣;第Ⅱ类群包含38份种质,以灯笼椒为主,主要特点为无茎茸毛、分枝性中等、灯笼果形、无辣味;第Ⅲ类群包含20份种质,以长形椒为主,主要特征是无果肩、紫色下胚轴、辣味辣;第Ⅳ类群和第Ⅴ类群分别由1份种质材料组成,表明这2份种质(L206和L508)与其他种质亲缘关系较远,可用于辣椒育种的亲本选配。本研究为辣椒种质资源的利用、创新及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橡胶品种对比哈小爪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比哈小爪螨在不同主栽橡胶品种上的适应性,室内采用生物学方法观察比哈小爪螨在‘热研73397’‘热研72059’‘热垦628’‘大丰95’‘PR107’和‘RRIM600’6个橡胶品种上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不同橡胶品种对比哈小爪螨的发育和繁殖存在显著影响。比哈小爪螨的世代历期在‘RRIM600’品种上最短,在‘PR107’上最长,分别为11.40 d和12.07 d;在‘热垦628’上各螨态存活率均达100%,在‘PR107’上的幼期存活率最低,为75%;在‘热垦628’和‘RRIM600’上,雌成螨寿命较长和单雌产卵量较大,分别为12.23 d和28.66粒、10.31d和29.56粒;橡胶品种对比哈小爪螨F1代性比无显著影响。根据种群生命表参数分析结果,比哈小爪螨在‘RRIM600’和‘热垦628’上的净增殖率最大,分别为29.570和28.640;而在‘PR107’上,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小,分别为0.257和1.292,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最长,分别为9.539和2.702。综合分析表明,比哈小爪螨种群在‘RRIM600’和‘热垦628’品种上有较好的适应性,而‘PR107’不利于其种群增长。

关键词: 比哈小爪螨 橡胶品种 发育 繁殖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咖啡果皮覆盖的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析不同咖啡废弃物覆盖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差异及其关键驱动因子,揭示咖啡废弃物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机制,为热区咖啡种植园土壤健康保育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海南省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咖啡种质资源圃,分别设置未覆盖咖啡废弃物(C)、覆盖咖啡枯落物(L)、覆盖咖啡果皮(P)和同时覆盖咖啡枯落物和果皮(PL)4种覆盖处理;监测咖啡园生态系统微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多样性等指标,预测土壤微生物主要功能,同时分析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咖啡废弃物覆盖驱动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演替的关键因子.[结果]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提升效果分别达11.95%和16.19%,但对其他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影响不显著;一方面,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以及多样性指数;此外,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变形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提升效果分别达18.79%和82.52%;但显著降低蓝细菌门相对丰度.与之相比,咖啡枯落物覆盖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但显著降低蓝细菌门相对丰度.另一方面,咖啡枯落物覆盖显著提高子囊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但显著降低放线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尽管咖啡果皮或枯落物覆盖改变部分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但土壤微生物主要功能未发生较大改变.[结论]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并促进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提升以及推动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咖啡果皮覆盖栽培有助于维持咖啡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进而促进咖啡园土壤健康保育以及咖啡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咖啡废弃物 枯落物 覆盖栽培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Cd2+和Pb2+的同时检测研究

现代化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备了竣甲基壳聚糖-多巴胺水凝胶材料并用作电极修饰材料,成功实现了对Cd2+和Pb2+的同时检测.通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利叶红外光谱仪和各种电化学技术对材料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最优条件下,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平台对 Cd2+和 Pb2+的线性检测方程分别为I=0.40×logC(Cd2+)+2.10,R2=0.994、I=1.35×logC(Pb2+)+2.99,R2=0.993;线性范围分别为0.01~5、0.05~5μmo1/L;检出限分别为6、8nmo1/L.该水凝胶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6%~106%,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添加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水凝胶 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型巨大侧耳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巨大侧耳(Pleurotus giganteus)是国内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典型的耐高温特性,在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团队通过前期在热区进行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筛选到 2 株具有不同出菇温型的菌株,分别适合于热区的热季和凉季栽培,可有效保障当地巨大侧耳市场的全年供应.为充分了解巨大侧耳的菌丝体营养需求和适宜培养条件,本研究以筛选到的高温型(PG46)和中温型(PG79)巨大侧耳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比较和分析 2 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液体发酵条件,并对液体发酵中菌丝体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PG46 和PG79 的生长条件基本一致,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 pH 为 7,最适温度为 25~28℃;但在 30℃时,中温型菌株 PG79 的菌丝体开始遭受高温胁迫,菌落形态开始出现不规则现象;正交试验论证了单因素结果,且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均为:氮源>pH>温度>碳源.液体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在生物学特性基础上,当摇床转速为 150 r/min,装液量为 120 mL,接种量为 12%时,更适宜巨大侧耳菌丝体生长;PG46 和PG79 的菌丝体生长均呈"对数增长"的动态模式,分别在第 15 天(0.95 g)和第 13 天(1.09 g)获得最高菌丝生物量,且PG79 始终高于PG46,与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差异一致(PG79>PG46).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温型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高温胁迫条件优化、杂交育种,以及深入开展巨大侧耳的表型和基因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巨大侧耳 不同温型 营养需求 生长条件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橘小实蝇对不同波长单色光及不同颜色LED灯的趋性反应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橘小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的果蔬生产。本研究利用昆虫趋光性,在室内使用光谱范围广、高分辨率单色仪以及自制昆虫趋光行为反应盒测定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在交配前后对8种不同波长单色光的行为反应,并利用智能调控波长LED灯测定橘小实蝇雌雄虫对不同颜色光的趋向率。结果表明,橘小实蝇雌成虫交配前趋光率较高的光为400 nm紫光和550 nm黄绿光,交配后为500 nm绿光、550 nm黄绿光;雄成虫交配前对400 nm紫光、500 nm绿光和550 nm黄绿光敏感,交配后对紫光区400 nm和黄光区575 nm敏感;趋向率对比试验中,与日光对比,雌成虫明显更加趋向506 nm绿光,雄成虫则对506 nm绿光和553 nm黄绿光的趋向率更高。综合分析橘小实蝇在单色光刺激下的趋避光行为反应和对不同颜色LED灯趋向反应,可见橘小实蝇对绿光和黄绿光更为敏感。

关键词: 橘小实蝇 趋光行为 绿色防控 波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