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非胚性成分的去除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非胚性成分的去除方法。[方法]以巴西蕉的花蕾进行诱导培养后,运用孔径在250~500μm的不锈钢筛网进行过滤,并用倒置显微镜对培养物进行实时观测。[结果]运用孔径在250~500μm的不锈钢筛网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细胞系中的褐化坏死组织和分生组织小球,但如果在悬浮细胞系诱导后3 d立即进行去除,则易使之后胚性细胞的增殖变得困难;如果在悬浮细胞系诱导后14 d左右去除,则褐化坏死组织释放的酚类物质很容易损伤并杀死正在增殖的胚性细胞。悬浮细胞系诱发后7 d是一个比较恰当的过滤去除时间点。[结论]在培养的过程中,将悬浮细胞系定期放置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用移液器能将液泡化的细胞和胚去除。在操作前,需将倒置显微镜放置在超净工作台内,用紫外线长时间照射进行表面灭菌。这样即可以将悬浮细胞系中的非胚性成分过滤去除,又能预防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生产上槟榔3个种植密度间作香草兰为处理,人工荫棚单作香草兰为对照,测定和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草兰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改良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比例。槟榔株行距为2.0m×2.5 m(Tr2)的处理,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有效Fe、有效B含量均显著提高。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着多种显著的相关关系。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比例与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彼此具有显著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石斛兰花色表型及类黄酮成分分析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光色差计测定了不同颜色蝴蝶石斛兰品种的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花朵中类黄酮色素的组成,探讨花色表型与所含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蝴蝶石斛兰品种花色主要分布在紫红色和粉红色区域,且唇瓣颜色比花瓣和萼片暗。花色与类黄酮含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花青素苷是影响蝴蝶石斛兰花色的主要因素:总花青素苷含量与花色的明度 L*值和色相 b*值以及色相角 h 值负相关,与色相 a*值正相关。从蝴蝶石斛兰花朵中共检测出 28 种花青素苷(均为酰基化的矢车菊素–3,7,3’–三葡萄糖苷)和 19 种黄酮醇苷(苷元有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 3 种),由此推测了蝴蝶石斛兰品种花中的类黄酮代谢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滤分离纯化菠萝蛋白酶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滤分离纯化菠萝蛋白酶,考察了超滤操作压力、温度、浓缩倍数等因素对膜通量和截留率这两个超滤的重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理想状态(压力(0.184±0.007)MPa、温度(10±0.5)℃、浓缩倍数16倍)时,菠萝蛋白酶的纯化倍数达到89.4倍,酶活回收率相应达到79.3%,比TiO2多孔陶瓷柱层析纯化倍数多81.4倍,且回收率提高了31.3%。超滤法大大减少实验使用场地和设备使用量,酶活回收率好、所得比酶活率高,起到高度纯化的作用,而且此法操作简单、处理果汁量大,反映超滤法较适合生产高纯度菠萝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台农 1 号’杧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1’)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50 μmol · L-1MeJA 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 C 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同时,采前 MeJA 处理可以提高杧果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防御酶的活性,提高贮藏早期的过氧化氢(H2O2)水平,抑制贮藏后期 H2O2和 MDA 含量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采前 MeJA 处理提高杧果抗病性和保持果实品质与激活杧果的防御系统及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有关。
关键词: 杧果 茉莉酸甲酯(MeJA) 采后 品质 防御酶 炭疽病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杠板归中化学成分生防活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首次报道了分离自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的12个单体化合物的抗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杀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活性。结果表明,4个黄酮、苯醌、生物碱等类型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7个三萜、甾体、黄酮、糖脂类成分具有杀线虫活性。杠板归对烟草青枯病菌和线虫具有化学防治功效,可为其相关农药研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化学成分 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 生防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经济林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澳洲坚果优质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测,并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从物理指标(带皮果单粒鲜质量、带壳果单粒干质量、果壳厚度、单粒果仁干质量、出仁率和一级果仁率)和化学指标(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总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8种矿质元素含量)两方面对其果实品质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的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1.43%~27.75%之间;其变异幅度,以锰含量的变异为最大,粗脂肪含量的变异为最小.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的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品质性状变异存在多向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香蕉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量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戊唑醇在香蕉和土壤中残留量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Strata/NH2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该法最小检出量为2×10-10g,检出限为0.025 mg/kg。在添加量为0.025~0.2 mg/kg范围内,戊唑醇在香蕉全蕉中平均回收率为97%~99%,相对标准偏差为2.6%~5.3%;在蕉肉中平均回收率为82%~98%,相对标准偏差为2.0%~4.0%;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2%~84%,相对标准偏差为1.3%~3.0%。该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可用于香蕉和土壤中戊唑醇残留量的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炭角菌属研究4.采自云南省的一新种(英文)
《菌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的炭角菌属一新种。该种的主要特点是子座半球形,子座中部与基质间有窄的连接,子囊孢子具斜至螺旋形芽缝。文中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提供了显微结构图及其与相近种的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胶清化学成分的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天然橡胶胶清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硅胶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用理化方法及波谱手段解析其化学结构。从天然橡胶胶清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木栓酮(Ⅰ)、羽扇豆醇(Ⅱ)、β-谷甾醇(Ⅲ)、棕榈酸(Ⅳ)、硬脂酸(Ⅴ)、胡萝卜苷(Ⅵ)、尼古丁酸(Ⅶ)、琥珀酸(Ⅷ)、没食子酸(Ⅸ)、果糖(Ⅹ)、白坚木皮醇(Ⅺ)和6-hydroxy-cleistopholine(Ⅻ)。经检索,其中化合物Ⅰ、Ⅱ、Ⅵ、Ⅶ、Ⅸ和Ⅻ为首次从天然橡胶胶清中分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