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RFID的热带农产品生产农资信息电子标识方法
《农机化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规范热带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农资的使用,减少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热带农产品生产农资信息标识方法。该方法以热带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资、化肥等农资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农资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等各环节关键信息,采用RFID技术对热带农产品生产农资的关键信息和二维码技术对热带农产品种植户购买的农资信息进行标识,从农资质量和农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农资监管,防止伪劣或过量的农资流入田间地头,保障热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热带农产品农资信息的分类和标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抗逆相关基因MaERF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获得的AP2/ERF基因片段,通过RACE方法获得一个香蕉ERF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命名为MaERF。该基因cDNA全长1611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28bp,编码376个氨基酸,包含一个保守的AP2/ERF结构域,基因组序列全长2881bp,含有一个内含子,剪切位点符合"GT-AG"规则;系统进化树表明该基因属于植物ERF转录因子家族的B2亚群。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香蕉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较低,而在果实和花中的表达较高;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测表明,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及低温胁迫后,香蕉中该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推测其在香蕉胁迫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不同品种白粉病抗性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国内选育的50份橡胶树品种,将白粉病菌纯化后进行大田鉴定和室内鉴定,以评价各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50份橡胶树品种人工接种大田鉴定结果为:抗病品种6份,中感品种26份,感病品种13份,高感品种5份。室内鉴定结果与大田鉴定结果显著相关,同时菌丝长度范围是26.90~53.22μ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株BM-24的分离鉴定及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饼肥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菌株,以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为指示菌进行拮抗菌分离筛选。筛选得到29株拮抗菌,其中分离自菜子饼的菌株BM-24拮抗效果最显著。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BM-24抑菌谱,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发酵液不同处理的抑菌活性。经鉴定,此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株对供试的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小种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达到87.2%和80.4%,其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很强抑菌效果,抑菌活性主要源于菌体竞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良姜花和果实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英文)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花和果实的挥发油,采用GC-MS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琼脂滤纸片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高良姜新鲜的花和果实中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003%和0.209%;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Caryophyllene oxide(40.63%)和β-caryophyllene(11.14%),果实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cadinol(41.20%)和τ-cadinol(22.88%);花和果实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树内生细菌AmS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了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辣椒疫霉和香蕉枯萎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发酵液甲醇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AmS2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为11.5 mm,显微观察抑菌带边缘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分枝增多、细胞壁破裂。发酵液甲醇提取物能够抑制6种病原真菌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和EC95分别为0.8923 mg/mL和2.4939 mg/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木薯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3种处理,研究华南205和华南8号木薯苗在土壤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SC8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饱和点(LSP)均显著高于或不低于SC205,而光补偿点(LCP)2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Pmax、AQY和LSP呈现下降趋势,而LCP却升高;当光合有效辐射(PAR)为0~2 000μmol/(m2.s)时,随着PAR的增大,2个木薯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先迅速升高后趋向平缓,胞间CO2浓度(Ci)则迅速降低后也逐渐平缓,而水分利用率(WUE)却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下,气孔因素是引起木薯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干旱胁迫下木薯苗的光合特性受到限制,干旱胁迫下华南8号的光合特性和抗旱性要优于华南2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镁耦合对寒地早粳龙粳20商品品质影响
《核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龙粳20为供试材料,经2009年与2010年2年试验,研究了氮镁耦合对寒地早粳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或镁肥单独施用时,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随氮肥增加而降低,增施氮肥使垩白率、粗蛋白含量提高,施氮量与整精米率呈二次曲线,镁肥单独施用能够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施镁量与垩白率及整精米率呈二次曲线;氮镁耦合后,镁处理对籽粒垩白率、整精米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籽粒粗蛋白含量与垩白率呈正相关、与整精米率呈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2年试验表明,在不同氮水平处理下,以施镁225.0~337.5kg·hm-2范围内籽粒的垩白率、整精米率及粗蛋白含量较理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