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蚂蝗属植物饲用价值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山蚂蝗属植物的饲用价值,试验通过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消化实验测定了14种山蚂蝗属植物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种山蚂蝗属植物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单宁(Tannins)、饲料相对值(RFV)、代谢能(ME)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平均值分别为34.49%、11.73%、3.79%、41.77%、35.33%、5.61%、2.09%、139.88%、7.36MJ/kg和49.63%;根据综合评定结果,假木豆、圆叶舞草、三点金有较高饲用价值,单节荚假木豆、糙伏山蚂蝗、长叶排钱草、绒毛山蚂蝗饲用价值较低。综上所述,山蚂蝗属植物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单宁含量较为适中,饲料相对值、代谢能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高,对海南黑山羊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关键词: 营养成分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代谢能 饲用价值 山蚂蝗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提取液对巴西橡胶树橡胶粒子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粒子是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乳管细胞内进行橡胶生物合成的亚细胞结构;对橡胶粒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为揭示天然橡胶生物合成机理提供线索。采用5种提取液分别提取橡胶粒子蛋白,并对橡胶粒子蛋白进行SDS-PAGE和16-BAC/SDS-PAGE电泳分离及MALDI TOF/TOF串联质谱分析,证明不同提取液抽提的橡胶粒子蛋白具有不同组成,发现分子量较高的橡胶延伸因子家族蛋白更难从橡胶粒子上被洗脱和提取。通过检索橡胶树转录组数据库,鉴定了3个新的橡胶粒子蛋白,即醌氧化还原酶、含蓖麻毒素B链凝集素结构域蛋白及枯萎/脱水相关蛋白。本研究建立的橡胶粒子蛋白质提取和分离方法,为进一步鉴定低丰度和具有重要功能的橡胶粒子蛋白提供了参照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水孔蛋白基因LcPIP的克隆与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荔枝组织中克隆了9个质膜水孔蛋白基因(LcPIP)的cDNA全长序列,并研究了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9个LcPIP分为PIP1和PIP2两类。定量PCR结果表明9个LcPIPs在荔枝的不同组织中均表达,其中LcPIP1-2、LcPIP1-4、LcPIP2-1、LcPIP2-2在花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LcPIP1-1在茎中相对较高,LcPIP1-2在果肉中较高,LcPIP2-5在种子中的表达量仅次于果皮,而LcPIP1-3在叶中最高,LcPIP2-4在根中最高。LcPIP1-1、LcPIP2-4、LcPIP2-5在果皮中表达量较高,而LcPIP2-3在果皮中特异表达,且在所有成员中表达量最高,可能与果皮组织水分运输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岛棉A亚组和草棉及阿非利加棉单染色体鉴定
《棉花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套13个陆地棉A亚组染色体特异的BAC克隆为探针,与海岛棉Pima90-53、红星草棉和阿非利加棉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这些探针均在染色体上产生了特异信号,从而鉴别了这3个棉种基因组的单染色体.因此,这套BAC克隆也可以作为这3个基因组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标记.在此基础上,对3个棉种的A(亚)组染色体物理序号进行了命名.根据这些分子标记和连锁群的关系,染色体物理序号和遗传连锁图谱间可实现相互转化.这将有助于研究棉属不同棉种间的起源演化关系,以及新的遗传标记的染色体物理定位和构建染色体物理图谱等.
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1年进行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1000~2 000倍液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3次施药后10 d防效为75.25%~87.43%,其1 000倍液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微乳剂1 500倍的防效,其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1 500倍处理相近,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新药剂,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使用浓度为1 000~1 500倍。
关键词: 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 香蕉叶斑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信号试剂对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水稻根负向光性形成与钙信号传导的关系,以水稻种子根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钙信号试剂[氯化钙、钙通道有机阻断剂异搏定、钙通道无机阻断剂氯化镧、钙调素抑制剂氯丙嗪(CPZ)以及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处理水稻种子根,以1/10Hoagland培养液为对照,并用100~200μmol/(m2.s)单侧光照射24h。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CaCl2使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增强并使其生长加快,负向光性增强是由于外源Ca2+进一步促进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引起的,与生长速率加快无关;同时,随着钙通道有机阻断剂、无机阻断剂、钙调素抑制剂以及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浓度的上升,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生长均受显著抑制,当异搏定的浓度大于100μmol/L,LaCl3的浓度大于12.5μmol/L,负向光性消失,种子根的生长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而60μmol/L钙调素抑制剂氯丙嗪、6μmol/L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也使得根负向光性消失,根的生长几乎停止;向LaCl3溶液、异搏定溶液以及NPA溶液中添加100μmol/L CaCl2可使负向光性及生长速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系统,与生长素相互作用,参与光信号调控水稻根生长和负向光性形成。
关键词: 水稻 根 负向光性 钙信号 生长素极性运输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素IAA和ABA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北部湾地区淡水水域分离得到一株高含油量小球藻藻株,将其培养在高碳培养基TAP上,研究不同浓度IAA和ABA对其生物量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μmol/L IAA对藻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最大生物量比对照组增加了58.24%,但其油脂含量却比对照组降低了34.71%;而当增加IAA浓度为20μmol/L时,对藻株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大生物量比对照组减少了53.60%,但其油脂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增加了95.46%。添加2μmol/L ABA对藻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极其明显,其生物量比对照组降低了57.52%,但其油脂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提高了121.49%。同时添加IAA(20μmol/L)和ABA(2μmol/L)的实验藻种的蛋白质和总糖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此外也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