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分对土壤钾素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钾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多因素会影响土壤钾素的植物有效性,如:黏土矿物类型、土壤温度、水分等。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土壤水分角度入手,分析其对土壤钾素固定、释放、运移及钾素评估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水钾的互促效应,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英国洛桑研究“20:20小麦”战略主题概要
《小麦研究 》 2014
摘要:始建于1843年的洛桑试验站(Rothamsted Experimental Station)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农业科研中心,现更名为洛桑研究(Rothamsted Research)。洛桑研究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农业生物科研中心。洛桑研究的使命是:为求索知识、接生发明、创新措施而从事世界水平的研究,以提高作物生产力和品质,并为粮食及能源生产研发环境友


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生长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晋单84号’为试验材料,在4.5万株/hm2、5.25万株/hm2、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5个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晋单84号’的农艺性状表现、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晋单84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密度6.75万株/hm2时最高,为12825.8 kg/hm2;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大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表现为与密度负相关的变化趋势;粗淀粉含量在6.75万株/hm2密度下达到最高73.4%。以上试验研究为确定‘晋单84号’在山西中部地区最适宜密度及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种类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小麦黄矮病的真菌多糖防治药剂及其适宜浓度,将云芝、灵芝、虫草等13种真菌多糖稀释成0.1、0.5、1.0、2.0g·L-1溶液,以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叶面喷施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对防效好的1.1%云芝葡聚糖(多糖)与常规植物抗病毒药剂的田间防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种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作用都显著高于治疗作用,且真菌多糖间和浓度间差异均显著,其中云芝多糖1.0g·L-1、云芝多糖2.0g·L-1、蜜环菌多糖2.0g·L-1、灰树花多糖2.0g·L-1、猪苓多糖2.0g·L-1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6.88%、86.58%、86.33%、86.04%和85.97%。1.1%云芝葡聚糖800倍液为适宜喷施浓度,其防效64.27%,保产22.70%,说明云芝多糖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小麦黄矮病免疫抑制剂。


金纹细蛾在苹果·梨·桃上的种群动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金纹细蛾种群在山西省晋中地区苹果、梨、桃3种果园中的发生规律。[方法]采取性信息素监测的调查方法,分析其种群变化。[结果]3种果园金纹细蛾发生动态一致,第1代高峰始于5月底;6月种群呈世代交替,7月受降雨影响种群数量下降,一直到9月底10月初蛰伏越冬;在种群数量上苹果园>梨园>桃园,且差异显著,日诱捕量分别为149.4、137.2、90.4头/d。[结论]明确了金纹细蛾在3种果园中的发生规律,为对其进行测报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及时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