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饲料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中草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且低毒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其在水产养殖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它既能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及水产品品质,又能增强水产动物免疫能力,对水产养殖业健康状况的维持及改善有良好的效果,已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中草药添加剂的特点、在水产养殖上的研究应用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同时对中草药的发展也提出展望。

关键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分优质油菜盛湘油9号在长江中游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为了加快盛湘油9号在长江中游的推广应用。[方法]重点介绍盛湘油9号在长江中游区的种植表现及主要性状特点和栽培技术。[结果]盛湘油9号在国家中游区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具有高油、丰产特点。两年区试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2 347.8和1 080.45 kg/hm2,平均比对照(中油杂2号)分别减产0.82%和增产8.25%。两年平均含油率为46.02%、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18.45μmol/(g·饼)。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达2 119.5 kg/hm2,平均比CK中油杂2号增产0.73%,于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研究可用以指导油菜大面积生产,提高产量。

关键词: 高油分优质油菜 盛湘油9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耕层有机碳平衡特征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平衡特征的影响,探讨土壤可持续利用培肥模式,收集2006-2011年10种施肥模式下(CK,1/4M+3/4NPK,1/2M+1/2NPK,M,NPKM,NPK,NK,N,NP,PK)的黄壤性水稻土,分析了各施肥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平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情况下,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不施肥处理(CK)均显著增加;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其中NPKM处理最高;不同施肥模式有机碳平衡变化较大,除1/4M+3/4NPK处理外,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表现为盈余,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不施肥和施用化肥处理的有机碳表现为亏缺;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平衡与系统总碳投入显著正相关(R2=0.9974),维持土壤有机碳平衡所需的最低碳投入量为每年2.7 t/hm2。研究区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尚未饱和,仍具一定的固碳潜力,施有机肥,尤其是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 黄壤性水稻土 长期施肥 有机碳平衡 碳投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耐抽薹大白菜黔白8号的特征特性及反季节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为满足春季大白菜淡季市场需求,采用抗寒耐抽薹自交系ye12-3和自交不亲和系C-2作亲本配制成中熟大白菜新品种黔白8号,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冬春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冬春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耐抽薹 大白菜 黔白8号 特征特性 反季节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物质研究进展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火龙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类黄酮、膳食纤维、植物多糖、植物甾醇和苷类化合物等多种功能性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排毒解毒、降低血浆胆固醇、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本文就火龙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火龙果 营养成分 功能性物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热带玉米自交系QR273,选用4个具有Suwan血缘的优良自交系QB572、QB576、QB48和T32作为供体,QR273作为受体进行改良,对改良系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育的30个改良系之间农艺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遗传变异丰富;以QB48和QB576作为供体改良系的穗长、穗粗、株高、穗位高和吐丝期比QR273得到明显的改良;经改良系与QB506组配的杂交组合鉴定,增产最多是QB2201,比对照增加9.91%;其次是QB1704(6.23%)、QB2157(3.20%)、QB2159(3.13%)、QB2178(1.84%)和QB1775(0.63%)。

关键词: 玉米 Suwan 自交系 QR273改良系 遗传特征 改良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氢同位素组成及光合特征对梵净山珙桐水源的解析

地球与环境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系我国特有的单科单属植物,为第三纪孑遗种,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贵州省梵净山地区气候常年温凉湿润,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人工种植及天然分布的珙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珙桐的光合参数,比较阴天和晴天珙桐光合日变化,分析生长地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地下水以及珙桐树枝水分氢同位素组成,研究了梵净山珙桐的水分利用状况和不同水源利用份额。结果表明,珙桐幼树为阳生植物,蒸腾速率较低,适宜在阴凉的环境生长,且温度不宜超过30℃。人工林种植和天然生长的珙桐利用大气降水分别为76%和58%。低蒸腾速率导致根部对土壤水的拉力小,因此,利用土壤深层水分的份额小。阴凉、多雨、云雾缭绕的环境为梵净山的珙桐生存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

关键词: 珙桐 光合作用 氢同位素 梵净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小麦主要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鉴定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贵州小麦品种(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条锈病能力,在贵州贵阳、赫章和四川绵阳对81个贵州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免疫~高抗的品种(系)为27个,约占供试品种(系)的33%,中抗品种(系)为5个,约占供试品种(系)的6%,中感~高感的品种(系)为49个,占供试品种(系)的61%。与供试材料品种审定时抗性比较,小麦各品种抗条锈病能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条锈病 抗病性 反应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717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为了选育适应性更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品种。[方法]采用杂交转育方法,以黄子双低隐性核不育系02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41R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宝油717,介绍其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该品种具有高油、丰产等特性。于2007年开始参加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的预备试验、比较试验,表现优良,2010年选送参加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2010~2012年陕西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共计10点次,有9个点产油量增加,增产点次率90.0%,平均产量2 842.50 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3.41%,平均产油量1 236.15 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7.62%。两年品质分析,芥酸含量平均为0.51%(2011年为0.29%,2012年为0.72%),硫苷含量平均为35.22μmol/g(饼)[2011年为37.15μmol/g(饼),2012年为33.29μmol/g(饼)],含油量平均为47.34%(2011年为46.12%,2012年为48.55%)。于2013年6月通过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并获审定。[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油菜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质 油菜品种 宝油717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2013的选育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加快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在生产上的大面积应用,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与贵州省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研发,于2009年育成隐性上位核不育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油10-3,2010年秋参加湖南省预备区域试验并获通过,2011年秋进入第1年区试,2012年进入第2年区试并同步进行生产试验,2年平均产量160.4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90%,14点次有11个点次增产。产油量73.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97%,14点次有11个点次增产。全生育期平均217.45 d,比对照长2.4 d。含油率45.57%,芥酸平均0.6%,硫苷29.14μmol/g(饼)。品质优、含油量高。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系 油研20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