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现代农村科技 2011

摘要:秸秆还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玉米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实施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方程,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0~209 kg/hm2,免耕2(玉米单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2~212 kg/hm2,常规耕作(玉米单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3~216 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春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最高,施氮量超过225 kg/hm2则显著降低。免耕1、免耕2、常规耕作适宜施氮水平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48.3~70.2、48.0~70.4和49.0~68.5 kg/kg,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5.2~20.5、15.2~21.1和16.4~18.6 kg/kg,氮肥回收利用率分别为32.5%~44.0%、32.5%~45.2%和35.1%~39.0%。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施氮量增加,春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没有同步增加。

关键词: 氮肥用量 耕作方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园艺与种苗 2011

摘要: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软化机理、果肉褐变及贮藏期间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5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桃采后生理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桃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采后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大豆绿肥腐解速率的因素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在田间采用埋入和覆盖尼龙袋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是否种植玉米)、利用方式(埋入土壤、覆盖在地表)和使用量(200 g/袋、250 g/袋)下绿肥腐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绿肥的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绿肥埋深10 cm比覆盖在地表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在田间翻埋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速率几乎不受翻压量的影响。

关键词: 绿肥 大豆 腐解速率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及对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灰葡萄孢对新型杀菌剂氟啶胺的敏感性分布和该药剂是否与其它杀菌剂存在交互抗性,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河北省和山东省不同地区的99株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中48株灰葡萄孢对氟啶胺、嘧霉胺、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胺对从未使用过氟啶胺的地区采集的灰葡萄孢99个野生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EC50值)分布在0.001 4~0.030 3μg/mL之间,平均为(0.0151±0.007)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型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可作为敏感基线,用于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田间抗性监测。在6种供试杀菌剂中氟啶胺对灰葡萄孢的毒力最高,其与嘧霉胺、异菌脲、多菌灵、乙霉威和啶酰菌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关键词: 灰葡萄孢 杀菌剂 氟啶胺 敏感基线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筛选及灌水定额初步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草炭、蛭石、炉渣、棉籽皮(废菇料)和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材料种类及比例混合制成3种无土栽培复合基质,以温室设施条件下土壤栽培滴灌的灌水总量为参考设计3个梯度的灌水处理方案(每次灌水额度525 m3/hm2、375 m3/hm2和225 m3/hm2),分析番茄在不同基质和灌水额度处理下的生长指标及产量;并结合番茄产量、基质成本和灌水成本,筛选出水资源利用率高而成本低廉的无土栽培基质,初步确定番茄无土基质栽培的灌水指标。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基质条件下,灌水额度对番茄根重、粗高比、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影响不大;但是不同基质栽培的番茄,获得最大产量所需的灌水额度不同。基质3(棉籽皮与蛭石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每次灌水量为375 m3/hm2,整个生育期灌水总量为6 000 m3/hm2条件下,产量最高(56 770.43 kg/hm2)且成本最低(20 850元/hm2)。

关键词: 番茄 无土栽培 基质 灌水定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甜菜叶、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1

摘要: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盐度(0.2%~0.8%)对甜菜代号"K"叶片和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甜菜幼苗叶片的单株叶面积、相对含水量、肉质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叶片中呈逐步升高趋势;在根内则呈下降趋势。研究证实了NaCl浓度低于0.4%,对甜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超过0.6%的高浓度NaCl对甜菜的生长有胁迫作用,浓度越高胁迫作用越强。

关键词: 甜菜 盐胁迫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品种万丰201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天津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GK12为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供体,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血统的冀棉20为受体,采用目标性状同步改良混合系谱法进行连续定向选择培育出万丰201。将其后代种植在枯黄萎混生重病地,不治虫,不整枝,不喷缩节胺,适当增减密度,以保证入选材料的抗病虫效果以及其它目标性状的充分表达。2003—2004年河北省冀中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品种DP99B分别增产11.9%、18.6%和21.7%;2005年生产试验中,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DP99B增产17.1%、23.9%和25.6%;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整齐度指数84.3,马克隆值4.7,比强度30.3cN/tex,属于II型棉花品种。适宜冀中南春播区、天津市棉区以及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抗棉铃虫、抗枯萎病、早熟不早衰。

关键词: 棉花 抗虫品种 选择育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农田杂草与防控 2011 CSCD

摘要:本文是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总结。本成果针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使用不合理,导致污染环境、引起药害、诱发杂草抗药性等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的问题立题研究,以替代高风险除草剂和研制减量施药技术为切入点,通过"优选除草剂品种,优化施药条件、优配农艺措施、研制智能化施药机械和建立药效早期诊断方法"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构建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体系。本成果在明确两熟农田杂草群系及优势种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甄别抗药性杂草,发现了麦田抗药性播娘蒿的基因突变位点;针对优势和抗药性杂草筛选"对靶"除草剂,优选出10个药...

关键词: 两熟农田 除草剂 混配 抗药性 生态控草 "探测式"喷雾器 早期诊断

黑花生管理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1

摘要:黑花生是富含蛋白质、精氨酸、硒和钾的优良花生品种,与普通花生相比,其蛋白质、精氨酸含量分别高5%和23.9%,钾、锌、硒含量分别高19%、48%和101%。黑花生荚果与普通花生相似,果壳略坚硬,不易破裂,籽仁椭圆形,双仁为主,外种皮鲜时为紫红色,干时为紫黑色、发亮,明显区别于普通花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