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养水平对肉用杂交绵羊日粮主要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肉用杂交绵羊日粮主要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内源指示剂方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日粮,5月龄肉用杂交绵羊随着饲养水平的提高,日粮主要养分的消化率均有下降趋势。


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晶红宝’的选育
《果农之友 》 2014
摘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成功选育出无核葡萄新品种包括‘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等。无核‘晶红宝’为该所最新选育的优良无核葡萄新品种,品种表现为果皮鲜红,果肉脆,品质优,且性状表现稳定。


药用植物苦参SSR-PCR体系的优化与验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利用SSR-PCR技术对药用植物苦参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影响苦参SSRPCR体系的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PCR结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适宜苦参SSR-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并选用内蒙古苦参对该体系进行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在10μL的苦参SSR-PCR体系中,模板DNA的用量为20.0ng,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2~0.6U,Mg2+的浓度为2.5mmol/L,dNTPs浓度为0.1mmol/L,引物的浓度为0.6μmol/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56℃退火45s,72℃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选用12份苦参DNA对该体系进行稳定性验证,该体系具有较高的扩增稳定性,可用于药用植物苦参SSR标记的研究。


不同糜子品种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低氮胁迫下不同糜子品种苗期生物学性状、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及与根系形态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糜子地上部生长受抑程度大于根部,植株氮累积量降低但氮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晋黍7号株高、叶面积、茎叶干重、根干重、总根数、总吸收面积和活性吸收面积下降幅度在所测试品种中均最小,其总氮累积量分别是晋黍1号、晋黍5号、晋黍8号的1.35、1.50、1.39倍,根系氮累积量/总氮量的百分率增加的幅度和地上部氮累积量/总氮量的百分率下降的幅度均最低,分别为9.75%和3.47%;植株氮利用效率比晋黍1号、晋黍5号、晋黍8号分别高20.92%、12.44%、14.83%。晋黍7号较其他品种更耐低氮胁迫。低氮胁迫下,糜子根系干重、总根长、总吸收面积与总氮累积量呈显著线性相关,表明低氮胁迫下,根系形态生理指标对氮素吸收效率起重要作用。


鲜食葡萄新品种无核‘晶红宝’
《北方果树 》 2014
摘要:‘晶红宝’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1999年杂交,母本为‘瑰宝’,父本为‘无核白鸡心’,杂交30穗,获种子6 784粒,2000年6月定植于本所葡萄育种圃,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品种特征特性属欧亚种。果穗双歧肩圆锥形,整齐,中大,平均长、宽为16.2 cm×10 cm,平均穗重282 g,最大520 g。果粒为鸡心形,着生较松,大小均匀,纵径2.18 cm、横径1.62 cm,平均粒重3.8 g,


早熟桃新品种锦玉配套栽培技术
《山西果树 》 2014
摘要:锦玉桃果个大,平均单果重167g,最大果重210g,果面80%以上呈点状或条状鲜红色,在果实缝合线处有较深的暗红色斑点,果肉乳白色,风味浓、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半离核。在晋中地区,果实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树势健壮,适应性强。该品种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葡萄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核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梅鹿辄葡萄离体叶片为转化材料,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抗菌素羧苄青霉素(Carb)的浓度、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农杆菌菌液的浓度及卡那霉素筛选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抗菌素羧苄青霉素在浓度300mg·L-1下即可有效去除农杆菌,且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的影响不大;乙酰丁香酮(AS)的最适浓度为50μm·L-1;农杆菌菌液的浓度控制在OD6000.5~0.7时转化率最高;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控制在100mg·L-1。利用优化的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对再生苗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导入了葡萄基因组中。本研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葡萄遗传转化影响因素,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