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松嫩草原罗布麻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动态变化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活性,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松嫩草原野生罗布麻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茎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活性在营养期、花末期和落叶期较强,对.OH的清除活性在营养生长期、盛花期、花末期和种子成熟期较强;叶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活性从返青期到营养生长期开始增强后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种子成熟期后开始下降,对.OH清除活性在盛花期和种子成熟期达到2个顶峰。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强于茎。


硼对大豆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及形态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硼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植物细胞壁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研究高浓度的硼对大豆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探讨组织培养中硼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的调节作用。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在硼酸含量不同的培养基上诱导大豆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下胚轴在硼酸浓度大于70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20d后,一些新生的愈伤组织结构疏松,细胞分散,细胞间的正常连接无法形成。把这些结构疏松的愈伤组织在正常的培养基MS+2,4-D0.4mg·L-1上进行继代试验,发现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新生的愈伤组织细胞结构更加松散,单细胞的数目增多,并且细胞的形态也各异。


草原红牛生长激素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寻找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研究以草原红牛为试验群体,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了GH基因遗传多态性,并对GH基因多态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确定了多态位点的变异位置和碱基类型。检测结果表明:在GH基因5′末端、第3内含子、第4内含子、外显子5和3′末端存在多态性位点,其中在5′上游431处有一个A→G碱基的突变,在1 435处发生了T→C的突变,第4内含子1 918处发生了C→A的突变;外显子5的2 291处发生了碱基A→C突变;3′末端2 639处发生了碱基C→G突变,并导致一个HaeⅢ酶切位点的增加;同时与GenBank中序列(accession number M57764)相比较,草原红牛在1 692处有C→T的突变,在2 735处有碱基T→C突变,这些突变位点为草原红牛所特有。


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穗瘟病抗性效果的比较试验
《吉林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本文就β-氨基丁酸等4种药剂对水稻穗瘟病进行了诱导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BABA与春雷霉素混合施用可以诱导水稻对稻瘟病产生抗性,其防效和8%好米得的相当。


环境中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有机磷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方法,主要是氧化降解、微生物降解、光催化降解方法,并介绍了降解酶的应用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