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机械采收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40号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新番40号(屯河17号)是利用美国引进加工番茄品种分离选育的自交系PT-117和PT-25配制的晚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2005~2006年进行组合选配,2006年进行组合初步比较试验,2007~200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均表现优良,暂定名为屯河17号。2009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9年进行机械


鹰嘴豆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系统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效再生体系,提高遗传转化效率,从鹰嘴豆再生体系与遗传转化两个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转化中遇到的植株再生频率低和转化率低或得不到转化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展望。


部分新疆小麦材料的醇溶蛋白组成及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变异及其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了82份新疆小麦材料的醇溶蛋白遗传变异情况,测定了供试材料的理化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82份小麦材料共出现38条迁移率不同的电泳谱带,有26条带与39项次理化品质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有6条带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和沉淀值等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有14条带与38项次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有10条带与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等好的团流变学特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双孢菇栽培技术(二)
《农村科技 》 2010
摘要:2.菇棚消毒双孢菇在培养过程中,易遭受各种杂菌和害虫危害,必须认真做好预防消毒工作。特别是连续使用几年的旧菇房,杂菌和害虫易潜伏在床架、墙缝等处,更应该加强消毒工作。


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冬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新疆冬油菜越冬率、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根冠比,以分析不同冬灌条件下,对冬油菜越冬率、生育特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冬油菜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冬油菜的越冬率,并对不同冬灌条件下冬油菜的鲜干重、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根冠比、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冬季灌溉对冬油菜越冬率、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根冠比、产量和经济性状有着一定影响。正常冬季灌溉量、1/2冬季灌溉量、1/3冬季灌溉量、1/4冬季灌溉量、不冬灌5个处理中,1/2冬季灌溉量处理单株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根冠比相对较高,正常冬灌处理越冬率、叶片数相对较高,而不冬灌处理(CK)各项指标都最低。【结论】适宜的冬季灌溉量能保证冬油菜越冬率提高,对后期冬油菜的一些生育特性及最终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奠定基础。新疆地区冬油菜适宜冬季灌溉量在450~900 m3/hm2。
关键词: 冬油菜 冬季灌溉量 越冬率 生育特性 产量 经济性状


浅谈影响冰酒质量的因素
《新疆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冰酒是指100%的葡萄汁酿制而成的酒。冰酒乃葡萄酒中之极品,由于真正的冰酒不仅要有优质的葡萄品种和非常严格的酿造工艺,更取决于天气的因素和时机。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我们认为影响冰酒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专利信息在农机新产品开发中的运用
《新疆农机化 》 2010
摘要:1引言在农机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专利资源,可以明确研究方向,有效规避专利侵权,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起点,避免盲目性和重复性研究。据统计,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可以缩短60%的科研周期,节约40%的科研经费。因此,各科研及企事业单位在开发新产品时必须重视现有的专利信息,充分运用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我国甜菜抗旱与耐盐性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 2010
摘要:介绍了脯氨酸、聚乙二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生理指标的含量、活性与甜菜抗旱、耐盐碱的关系。


基于Internet的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的构建
《北方园艺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的共享,现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的策略,执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应用数据库查询农作物种质相关性状,有利于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和利用。


北疆棉区Bt棉及土壤中Bt毒蛋白含量测定
《生物技术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转Bt基因抗虫棉植株中Bt毒蛋白含量测定。方法:采用ELISA法对转Bt基因植株中毒蛋白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样品中,叶片中Bt毒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蕾、铃、花瓣、花苞叶、蕾苞叶、花柱,而在根中的含量较低,土样中没有检测到Bt毒蛋白;不同生育期的顶叶中Bt毒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其在苗期叶片中最高,蕾期次之,花期、花铃期开始降低,而铃期和吐絮期又有一定的增加。结论:Bt基因在植株体内的表达随着器官的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表现出时空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