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扬黄灌区新垦地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扬黄灌区新垦地玉米丰产的 2项关键措施 ,6项主要措施和 3项一般措施

关键词: 玉米 丰产栽培 新垦地 扬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红寺堡灌区发展草地生态农业的思考

宁夏农林科技 2003

摘要:针对红寺堡灌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分析了红寺堡灌区发展草地农业的作用及有利条件 ,提出了发展草地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草地生态农业 发展对策 红寺堡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和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测定方法

宁夏农林科技 2003

摘要:本文综述了天然保健物质———白藜芦醇在葡萄与葡萄酒中含量的测定方法 ,为进一步对含有白藜芦醇的其它植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和葡萄酒 白藜芦醇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水稻育成新品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宁夏农林科技 2003

摘要:以 11年间在农作物所水稻育种试验中参加品种比较及区域试验的 2 6 2个水稻新品系的 388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晚熟组、早中熟组及优质米组 3组的平均产量及最高产量的差别并不大 ,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中 ,千粒重、实际产量较小 ,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年际间的变化幅度较小 ,每穗实粒数变化幅度大于收获穗数 ;从偏相关系数看 ,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依次是每穗实粒数、收获穗数、千粒重 ,且都达极显著水平。在通径分析中 ,晚熟组新品系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收获穗数 0 .6 112 ,每穗饱粒数0 .5 4 5 1、千粒重 0 .32 82 ,早中熟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收获穗数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 0 .7338,0 .4 190 ,0 .6 15 1。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系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植物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研究进展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

摘要:研究表明植物的耐盐机制十分复杂。其耐盐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盐胁迫下植物会产生和积累一些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以此来缓解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和降低胞内渗透势以保证盐胁迫条件下水分的正常供应。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 (脯氨酸、甜菜碱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蔗糖、果聚糖、淀粉等 )。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盐胁迫 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黄灌区农业节水的技术措施与途径

宁夏农林科技 2003

摘要:针对引黄灌区面临的缺水形势以及在农业用水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合理调整种植计划、科学合理用水、配套应用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等农业节水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 抗旱节水 有限控灌 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酸钙和氯化钠不同浓度对番茄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摘要:以Ca (NO3 ) 2 和NaCl按 5∶1的比例均匀混合设计 0 % ,0 1 % ,0 2 % ,0 3% ,0 5 % ,0 7%的盐浓度 6个处理 ,模拟宁夏不同日光温室的土壤含盐量 ,以番茄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份对番茄苗期叶绿素含量 ,光合作用 ,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0 5 %盐份处理对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 ,在 0 1 %盐份处理对光合作用和光能转换率有刺激作用 ,但随着盐份浓度的加大 ,叶绿素含量降低 ,光合作用下降 ,光能转换率降低 ,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次生盐渍化 番茄苗期 光合生理特性 荧光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尾寒羊与陶赛特、萨福克、滩羊的杂交一代育肥屠宰试验

宁夏农林科技 2003

摘要:陶寒F1、萨寒F1、滩寒F1组羔羊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 35 .8%、32 .5 %、13.6 % ,方差分析可知 ,陶寒F1组、萨寒F1组羔羊的增重、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高于滩寒F1组和对照组 (P <0 .0 1) ;陶寒F1组与萨寒F1组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滩寒F1组与对照组之间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每千克增重饲料消耗由低到高依次为陶寒F1、萨寒F1、滩寒F1、小尾寒羊组 ,说明陶寒F1、萨寒F1组饲料转化率高 ,育肥效果好。陶寒F1、萨寒F1组与滩寒F1、小尾寒羊组相比 ,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差异极显著 (P <0 .0 1) ,陶寒F1、萨寒F1属于一级 ,脂肪含量适中无尾脂

关键词: 小尾寒羊 萨福克 陶赛特 滩羊 杂交利用 育肥试验 屠宰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干尖线虫病防治试验初报

宁夏农林科技 2003

摘要:试验采用 5种不同处理 ,对水稻干尖线虫病进行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高温 (5 8℃~ 6 0℃ )浸种 (13min)防病效果最佳 ,发病率仅为 5 .77%和 2 .4 %。其次是浸种灵 ,发病率为 11.0 5 %和 2 .8%。

关键词: 防治 水稻 干尖线虫 浸种 发病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玉米杂交种在红寺堡灌区种植研究初报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沈单 10、登海 3号、中单 94 0 9、金穗 2 0 0 1、西农 11、掖单 19、DK6 5 6、屯玉 1号 8个玉米杂交种在红寺堡灌区的生育特点 ,产量表现 ,为生产中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提供了栽培依据。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红寺堡灌区 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