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系谱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研究水稻品种亲缘系谱的关系对进一步提高优质高产品种的水平很有必要。介绍了中二软占、丰华占、齐粒丝苗和野丝占等4个软米优质品种的特性和亲缘系谱以及推广种植情况。


广东花生抗锈病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广东花生生产上于1965年首先发生锈病,之后迅速扩展蔓延,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锈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选育种植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72年广东省花生育种协作会议把抗锈病育种定为花生育种目标。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锈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锈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香蕉茎尖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植株再生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蕉(Musaspp.)为试材,对其离体培养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在MS+3·0~5·0mg/L6-BA+0·1mg/L NAA的培养基上分化较好。香蕉茎尖超低温保存较佳体系是:2·0~3·0cm的茎尖在含0·4mol/L蔗糖培养基上预培养2d,剥取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长1·0~1·5mm),室温(25℃)下装载液(MS+2mol/L甘油+0·4mol/L蔗糖)装载20~30min,然后用玻璃化溶液(PVS2)于0℃下处理40min,换1次PVS2后迅速投入液氮。保存至少1h后,在40℃水浴中化冻90s,用1·2mol/L蔗糖培养液洗涤2次,每次10min,然后转入含0·3mol/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10~15h后转移到含0·5mg/L6-BA的MS培养基中,暗培养1周后转移到正常光下,3个香蕉品种(巴西蕉、广东香蕉2号、广东粉蕉1号)的成活率分别为75·9%、40·0%和69·6%,再生率分别为63·4%、35·0%和63·4%。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抑菌霉素A17对12种病原真菌及3种害虫的生物活性
《中国生物防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稀有放线菌7310菌株的发酵菌丝中经溶媒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初步分离出来一种活性成分,经结构鉴定为新结构化合物———抑菌霉素A17。抑菌霉素A17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对家蝇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其LC50值仅为1.56μg/ml,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击倒供试虫体;对菜粉蝶和小菜蛾幼虫也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LC50值分别为106.27和172.9μg/ml。以常见的12种病原真菌作为供试菌,在室内进行了抑菌霉素A17抑菌活性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抑菌霉素A17硅胶层析粗提物对12种供试真菌中的甘薯软腐病病菌、柑桔酸腐病病菌、桃黑星病病菌、番茄早疫病病菌、番茄芽枝病病菌、莴苣菌核病病菌、荔枝霜霉病病菌、炭疽菌、弯孢霉、拟茎点霉和果腐葡萄孢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拟茎点霉的活性最强,抑制中浓度仅为0.1μg/ml。


樱桃番茄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第二种试验方法,以6个亲本及其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等6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维生素C、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3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效应遗传模型,基因间的主要作用是加性效应;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基因效应为隐性增效。据此提出了樱桃番茄优质育种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