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优塔棉花打顶剂对新陆早61号倒四叶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陆早6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土优塔(50 mL/666.67 m2)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对照)的田间对比试验,3次重复,采集不同处理(0 d,5 d,10 d,20 d)倒四叶样品,提取5种内源激素(ABA,CTK,IAA,ZR、GA3),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激素的含量,并采用Sigma Plot和Excel软件进行作图分析。结果表明,土优塔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ABA、IAA浓度变化趋势明显,GA3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ABA浓度在土优塔处理1 d后变为对照处理浓度的1/2,在处理10 d变为对照处理浓度的2倍;IAA含量在土优塔处理5 d后较对照明显增加。GA3浓度变化趋势与人工打顶处理变化趋势一致。土优塔化学打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人工打顶技术,起到打顶效果,其调控顶端优势的机制与人工打顶存在相似之处,也有所差异,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土优塔化学打顶机理及新型化学打顶剂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与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园修剪机连接座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农机化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枣园修剪机连接座是整机的关键部件之一,为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连接座在最大受力情况下进行应力和应变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形变量为1.620 3mm,发生在前连接板座左下部,最大应力为224.51MPa,主要发生在右侧板折弯处,并对连接座进行了强度校核,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连接座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一阶固有频率为152.28Hz,外界激励频率均小于此频率,不会发生共振,并对连接座进行了试制。测试结果表明,修剪机连接座设计满足工作要求。
关键词: 枣园 修剪机 连接座 有限元分析 Ansys Workbenc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吹式落地红枣捡拾装置的设计与运动仿真
《农机化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新疆红枣主要采收方式为先将树上红枣振落到地面,再由人工捡拾的方式,由于人工捡拾效率低,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新疆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吹式落地红枣捡拾装置。该装置采用气力式捡拾,通过旋转风管分配捡拾气流,将地面红枣吹至输送装置,经输送装置送至集枣箱,完成落地红枣捡拾。为了确定该装置在不同前进速度下,气流喷嘴连续工作的合理角速度范围,采用Adams软件对该装置进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水平速度为0.3、0.4、0.5、0.6、0.7、0.8、0.9、1.0m/s时,气流喷嘴连续工作时,其合理角速度范围分别为2.79~5.86、3.72~7.82、4.64~9.34、5.58~9.91、6.54~10.91、7.43~12.9 5、8.32~14.63、9.2 3~1 6.7 9 rad/s,为落地红枣捡拾机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表达水貂SLAM受体BHK-21细胞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易于犬瘟热病毒(CDV)培养增殖的细胞系,试验采用BHK-21细胞为亲本细胞,将表达水貂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的真核表达质粒pDisplay-mink SLAM转染到细胞中,通过G418压力筛选并结合有限稀释法等方法成功构建出稳定表达水貂SLAM的单克隆细胞系BMS,并采用间接荧光免疫和PCR等方法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应用该细胞系可有效提高CDV分离效率,并成功分离得到山东诸城水貂、狐狸CDV各1株。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 有限稀释法 单克隆细胞系 病毒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肥与菌肥配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不同腐植酸肥和菌肥配施对"克瑞森"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葡萄园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了两种不同腐植酸肥和菌肥在5种梯度配比下对葡萄产量和品质及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腐植酸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p H值,增加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2)腐植酸肥处理"克瑞森"葡萄果实糖酸比较对照高,果面色泽鲜红,且糖酸比越大,果面色泽越暗且红色越深;3)施用腐植酸肥和菌肥处理葡萄单果重普遍偏高,产量也较高;尤其T5处理,从单粒重、穗重、产量上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果实含糖量能达到23.2%,糖酸比26.4∶1,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综合上述结果,采用腐植酸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处理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果实品质,可考虑大范围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河子文冠果开花物候及果实发育的研究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文冠果为试材,采用实际调查与取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疆石河子地区文冠果开花物候期及果实发育特征规律,以期为文冠果栽培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文冠果为先叶后花,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约15d左右。其花为杂性花,两性花(可孕花)与雄花(不孕花)同株,果实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落叶期在10月中下旬。文冠果果实生长发育历经约2个多月,生长发育主要在花期后的60d内。整个发育期内横径发育速度一直大于纵径,但从纵、横径大小的绝对值来看,文冠果果实在生长发育的前期一直是横径小于纵径,到后期横径逐渐接近纵径。坐果数和坐果率的变异系数均非常大,分别为45.30%和32.90%,群体平均坐果率仅为16.25%,个体间差别较大。通过对各开花坐果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可孕花数与花朵密度、坐果数和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序长与花朵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坐果数与坐果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河子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子宫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石河子垦区奶牛子宫炎主要致病菌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石河子垦区4个集约化奶牛场的103头患有子宫炎的奶牛,分离病原菌及鉴定。【方法】利用子宫内取样器(专利号:ZL201420335941.6)采集患病奶牛子宫内粘膜或粘液样本206份,通过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及分离、生化鉴定等方法进行病原学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分离出8种病原菌共408株,其中葡萄球菌198株(占48.53%)、链球菌109株(占25.49%)、大肠杆菌85株(占20.83%)。从感染数据看,石河子垦区奶牛子宫炎以混合感染为主。【结论】石河子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子宫炎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对该地区的奶牛子宫炎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为石河子垦区奶牛子宫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入水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灌水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饲玉19号在65%、60%、50%、45%这4个不同叶龄期(已出叶数/主茎点叶数×100%)灌头水对植株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与50%叶龄期灌头水时植株的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青贮玉米抽雄后50%叶龄期入头水处理下植株单株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50%入头水时植株宽窄行上中下透光率表现良好,作物冠层布局合理,而45%叶龄期入头水时灌水较早,植株茎秆较细,倒伏率、倒折率较高,不利于产量形成,50%叶龄期处理青贮玉米产量分别比45%、60%和65%叶龄期处理高14.03%、14.44%和11.99%。因此,在50%叶龄期灌头水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JSM-2000A型棉秆粉碎及搂膜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是中国地膜应用面积最大、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地膜回收广泛采用立杆式搂膜机作业,存在窄行中的地膜难回收、残膜回收率低、作业距离短、卸膜频繁、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研制了4JSM-2000A型棉秆粉碎及搂膜联合作业机。机具主要由棉秆粉碎装置、螺旋输送机构、搂膜机构、卸膜机构、传动系统、机架等组成。采用侧输出式棉秆粉碎装置,将粉碎后的棉秆通过螺旋搅龙输出至地面,有利于膜秆分离;搂膜部件增加有浮动功能的小窄行搂膜弹齿,进一步提升残膜回收率。通过静力学分析,确定弹齿入土角θ范围为10°~30°;对弹齿入土深度、弹齿组数、机具前进速度进行试验与响应曲面分析,并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应用Design-Expert软件寻优功能进行优化,优化后弹齿入土深度20 mm、弹齿组数为12组、机具前进速度为1.5 m/s。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参数组合的残膜回收率为91%,膜秆分离率为87%,棉秆粉碎合格率为90%,优化方案切实可行,满足设计要求。对比试验表明,本文机具在残膜回收率与卸膜次数上优于立杆式搂膜机。研究结果可为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械的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秸秆 塑料薄膜 棉秆粉碎 搂膜 弹齿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吊杯式移栽机构中番茄穴盘苗运动分析优化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吊杯式移栽机构的投苗杯向栽植器喂苗时,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碰撞导致苗钵质量受损。为此,建立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接触力学模型和碰撞运动模型,用赫兹理论得到苗钵最大接触力方程,用冲量和冲量矩定理得到苗钵和苗茎与栽植器的碰撞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用目标规划法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得出栽植器角速度为1.18 rad/s和1.31 rad/s时,接苗角取72°和番茄穴盘苗的株高取12 cm,有利于减小苗钵质量损失。利用高速摄像试验观察碰撞运动,得出苗钵与栽植器的碰撞是弹塑性碰撞,苗钵和苗茎与栽植器的碰撞都会改变番茄穴盘苗的运动速度和姿态,使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发生二次碰撞。苗钵破碎性试验表明,工作参数优化后的番茄穴盘苗质量损失分别为9.67%和8.43%,优于其它参数组合的试验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