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复种马铃薯田间除草剂的优选及安全性评价

杂草学报 2023

摘要:为解决复种马铃薯田间次生油菜、次生小麦及杂草对马铃薯的危害,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及施药模式。除草剂在播种后第3天喷施,茎叶除草剂在马铃薯植株8~10 cm后喷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除草剂施用70%嗪草酮WP 30 g/667 m~2+10.8%精喹禾灵EC 30 mL/667 m~2+33%二甲戊灵EC 35 mL/667 m~2,施药后2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61%,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69.69%;茎叶除草剂施用3%砜嘧磺隆WP 33 g/667 m~2+12%烯草酮EC 30 mL/667 m~2效果最佳,施药后1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36%,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86.86%;2种处理在规范使用剂量下对马铃薯安全。复种马铃薯土壤封闭除草剂推荐选用70%嗪草酮WP+10.8%精喹禾灵EC+33%二甲戊灵EC,在马铃薯播种后3~5 d于地表面喷施;茎叶除草剂推荐选用3%砜嘧磺隆WP+12%烯草酮EC,在马铃薯苗后8~10 cm、杂草3~4叶期喷施。

关键词: 复种马铃薯 土壤封闭除草剂 茎叶除草剂 防效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亏缺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河西走廊棉区合理利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2021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副区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5%有机肥+75%化肥(OF1)、50%有机肥+50%化肥(OF2)和75%有机肥+25%化肥(O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阶段耗水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分配、水氮利用效率、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特征受不同水肥处理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亏缺灌溉下棉田土壤含水量、总耗水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籽棉产量显著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棉花苗期和蕾期耗水,增加花铃期耗水量,提高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其向生殖器官中分配。充分灌溉条件下,25%有机肥配施处理(OF1)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平均较单施化肥(CF)提高10.5%;50%有机肥配施处理(OF2)与单施化肥(CF)无显著差异,但75%有机肥配施处理(OF3)显著降低。25%有机肥配施处理在各施肥处理中水氮利用效率最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8.9%、14.3%和28.9%。亏缺灌溉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籽棉产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其中50%有机肥配施处理表现最高,两年籽棉平均产量较单施化肥提高12.9%,同时50%有机肥配施处理水氮利用效率也表现为最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6.3%、35.5%和31.6%。【结论】适宜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协调土壤-作物水分养分供需关系,提高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植棉效益,25%有机肥配施处理为河西走廊棉区适宜的有机肥配施模式。

关键词: 棉花 有机肥 化肥 比例 籽棉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粗饲料组合饲粮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3

摘要:为研究玉米青贮、燕麦草和玉米秸秆不同组合日粮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0只3月龄,体况和体重(25.56 kg±2.82 kg)相近的黑头杜泊羊×湖羊的杂交公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饲喂玉米青贮︰燕麦草︰玉米秸杆比例为30:0:20、30:10:10和30:20:0的3种日粮组合.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A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料重比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羊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综上说明,饲喂粗饲料玉米青贮:燕麦草:玉米秸杆为30:10:10的日粮时,更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育肥效果更好.

关键词: 羔羊 粗饲料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剂蒸发法制备辛酰溴苯腈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现代农药 2023

摘要:为开发出辛酰溴苯腈新剂型,提高其防治效果,降低施用量,本研究以聚羟基丁酸酯(PHB)为壁材,辛酰溴苯腈为芯材,三氯甲烷为溶剂,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分布、缓释性能和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辛酰溴苯腈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芯壁材质量比为1∶5,油水体积比为1∶5,PVA质量分数为2%,剪切速率为12 000 r/min,其制备的微胶囊中位粒径D50值为24.82μm,分散均匀,载药量为18.38%,包封率达91.90%。该微胶囊释放性能良好,148 h累积释放率达83%;辛酰溴苯腈微胶囊有效成分360 g/hm~2药后7 d对藜的株防效为95.83%,与商用乳油制剂有效成分450 g/hm~2的株防效无显著差异。制备的辛酰溴苯腈微胶囊能有效减少辛酰溴苯腈使用量。

关键词: 辛酰溴苯腈 微胶囊 制备工艺 缓释 除草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嫩枝扦插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桃砧木‘GF677’生根发育的4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为阐明桃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以扦插后0(对照)、7(激活期)、14(愈伤形成期)、21(不定根形成期)、28 d(不定根伸长期)插穗基部的韧皮部为材料进行RNA-sep测序并研究其生根机理。结果表明,生根过程中不同时期共鉴定出25 6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13 166个,下调12 490个。GO功能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细胞、细胞组分、细胞器黏合物和催化活性等代谢途径中。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响应糖酵解、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核糖体和氨基酸生物合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对主要通路的15个DEGs表达模式进行验证,其中13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转录组基因丰度的变化基本一致,表明转录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总之,糖酵解通路关键基因显著上调,参与激活期的能量补给;蛋氨酸代谢通路诱导基因的表达,参与韧皮部维管组织的分化与形成;精氨酸代谢激活NOS基因的表达,有利于NO的传递,实现根源信号向地上部的运输,进而调控桃的不定根发育过程。

关键词: 扦插生根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q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生物菌剂配施化肥对高原露地娃娃菜的效应研究

寒旱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探讨在高原露地娃娃菜生产中添加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的应用效果和微生物菌剂与化肥的最佳施用方式,为西北高原露地娃娃菜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添加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娃娃菜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全量施肥(施N 300 kg/hm2、P2O5120 kg/hm2、K2O 150 kg/hm2),施N 240 kg/hm2、P2O596 kg/hm2、K2O 120 kg/hm2+微生物菌剂 60 kg/hm2 处理的娃娃菜球纵径增长了 1.51%,单株重增加 0.24%,净光合速率提高了 0.63%,折合产量增加 1.37%,肥料贡献率提高了 0.75 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 24.06%,Vc含量提高了 1.78%,硝酸盐含量降低了 15.13%.在试验条件下和添加微生物菌剂 60 kg/hm2 的基础上,减少习惯施肥量不会对娃娃菜的生长形成抑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且可有效提高娃娃菜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

关键词: 娃娃菜 微生物菌剂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23

摘要:文章聚焦数字时代背景,阐述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以下简称“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服务的内涵,分析了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服务现状,并从创意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服务文献、开展农业科研档案智慧数字化服务、建立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服务规范等方面探索了农业科研档案创新服务的路径,以促进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研档案 数字化迭代 智慧化服务 数字化服务规范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甘肃省中低产田现状的改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

寒旱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中低产田是指土壤存在一种或几种制约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农业单产相对低而不稳的耕地.研究和分析甘肃省中低产田的现状及其改良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中低产田改良改造,对改善甘肃省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和相对集中的特征,在分析中低产田障碍因素成因和主要类型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甘肃省主要的中低产田改良集成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中低产田改良和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低产田 现状 改良 治理 应用效果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藜麦霜霉病调查及其病原菌鉴定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霜霉病是严重危害藜麦的世界性病害。为了明确甘肃藜麦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情况,以及病原菌的种类及致病力分化情况,对藜麦霜霉病进行了系统调查,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采用叶盘法在室内人工接菌测定致病力。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甘肃不同生态区藜麦霜霉病发生普遍严重,局部地区呈爆发态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临夏二阴气候区最高,分别为83.70%和80.44,白银干旱区最低,分别为19.26%和16.67。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甘肃藜麦霜霉病病原菌被确定为Peronospora variabilis,不同菌株孢子囊和卵孢子大小存在显著差异(P<0.05)。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致病力最强的是来自临夏二阴气候区的菌株GSKL,最弱的是来自天祝高寒区的菌株GSTZ,病情指数分别为90.00和44.67。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甘肃不同生态区霜霉病菌株之间存在地理种群遗传分化。本研究为甘肃藜麦霜霉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藜麦 霜霉病 病害调查 致病力分化 病原菌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椒精油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和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测定分析了不同剂量的花椒精油(EOZB)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和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旨在为花椒精油在反刍动物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只3月龄、活重接近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和试验Ⅰ、Ⅱ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EOZB5)、10(EOZB10)和15 mL/kg(EOZB15)花椒精油;试验期52 d,试验结束后屠宰所有试验羊并采集10个部位(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胃肠道组织样,通过测定生产性能和胃肠道乳头长度、乳头宽度、黏膜下层厚度、肌层厚度、固有膜厚度、角质层厚度、绒毛长度、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等指标系统性评价花椒精油对小尾寒羊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花椒精油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EOZB10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P<0.05)。(2)花椒精油可以促进小尾寒羊复胃发育。与对照组相比,EOZB10组瘤胃黏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角质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网胃和瓣胃乳头长度、乳头宽度显著增加(P<0.05),瓣胃黏膜下层厚度、肌层厚度和固有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皱胃黏膜层厚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且在3个试验组中,EOZB10组上述指标也高于其他两组(除瘤胃肌层厚度、网胃乳头宽度和皱胃黏膜下层厚度外),有的指标达到显著水平(P<0.05)。(3)花椒精油可以促进小尾寒羊小肠发育。与对照组相比,EOZB10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肌层厚度,空肠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回肠绒毛长度、绒毛宽度和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在3个试验组中,EOZB10组回肠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4)花椒精油可促进小尾寒羊大肠发育。与对照组相比,EOZB10组直肠肌层厚度和结肠黏膜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且在3个试验组中,EOZB10组直肠肌层厚度显著低于EOZB15组,结肠肌层厚度和黏膜层厚度显著低于EOZB15组,但显著高于EOZB5组(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花椒精油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并促进其胃肠道组织结构发育,本试验条件下,10 mL/kg的花椒精油效果最佳。

关键词: 花椒精油 小尾寒羊 胃肠道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