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枸杞规模化种植及病虫无害化防治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2002
摘要:目的:为制定出"宁夏枸杞产生质量管理规范",需对控制影响宁夏枸杞质量的各种因子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从而规范各生产环节.该文以优化栽培技术和病虫无害化防治两个环节作为研究重点,使之达到"真实,有效,稳定,可控",确保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枸杞子,方法:选用优良的种质资源宁夏枸杞种-宁杞1号品种,实施优化栽培技术,建立病虫害测报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两头重,中间轻"的无害化防治原则.结论:真实有效地实施"良地-良种-良法",规范生产出药食两用,安全,品质稳定的宁夏枸杞子.


风沙土钾素特征及对酿酒葡萄的影响
《宁夏农林科技 》 2002
摘要:应用化学分析和生物耗竭方法 ,系统研究了风沙土钾有效性及对酿酒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风沙土钾素含量较低 ,在土壤经过耗竭后 ,速效钾大幅度下降 ,其中以沙土下降幅度最大。随着种植次数的增加 ,植株对土壤钾素吸收逐茬下降 ,且耗竭过程中出现稳定“最低值”。钾素对于植株鲜重、根长、根数、百粒重、结果枝率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且可使酿酒葡萄含糖量、酒精和出汁率增加 ,而使总酸度降低。


环境因子对宁夏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水稻主要品质性状对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宁夏农林科技 》 2002
摘要:水稻生育期的环境因子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抽穗期—成熟期的环境因子。施氮肥量和抽穗期—成熟期间的日平均气温差对糙米率和垩白率具有负向作用 ;日平均最低气温对精米率和胶稠度具有正向作用 ,日平均气温差对精米率和胶稠度具有负向作用 ;施磷肥量对整精米率具有负向作用 ,日平均最低气温对整精米率具有正向作用 ;降雨量和日平均气温差对垩白面积具有正向作用 ;降雨量和日平均最高气温对透明度具有正向作用 ;日平均最低气温差对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具有负向作用 ,日照时数对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具有正向作用 ;日平均气温对糊化温度具有正向作用 ;日照时数对蛋白质具有负向作用
利用雨水对半干旱地区覆膜春小麦有限灌溉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南部山区对春小麦集雨补充灌溉研究表明 ,春小麦全生育期覆膜栽培能有效地抑制土壤蒸发 ,大幅度增加产量 ,提高水分利用率。在覆膜春小麦拨节期灌水 3 0 mm产量可增加 3 71.1kg/ hm2 ,水分利用率提高 11.2 % ,拨节期是地膜春小麦集雨节灌最佳补水时期。地膜春小麦拨节期 1次供水 3 0、60、90和 12 0 mm,与不灌水相比 ,小麦籽粒产量均有大幅度增加 ,增幅分别为 2 3 .4%、68.7%、10 5 .5 %和 98.3 %。分析认为 ,覆膜春小麦 1次补灌水量以 60 mm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