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小麦多年产量空间变异与空间关联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全局空间统计方法Moran's I和局部空间统计方法LISA研究了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基地2001~2006年小麦产量及两种气候模式下产量的空间变异和空间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产量及气候模式下均存在极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试验地块的东北部、西部和南部区域存在极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但东北部和西部区域在不同的气候模式下产量变化幅度较大,而南部区域产量趋于稳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空间相关性 自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理事件和更新操作的地理要素增量变化分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决以增量方式实现空间数据生产者和用户之间更新信息的传播需要解决地理空间要素增量变化的表达问题,将地理空间要素增量变化定义为影响要素变化的地理事件和实施数据库更新操作的因果关系体,提出了基于地理事件和更新操作的增量变化表达双层概念模型,建立了分裂、消失、合并等地理事件与删除、添加等更新操作以及数据差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即建立了地理要素增量变化的分类模型,为增量信息的提取与分发提供了方法依据。

关键词: 地理事件 更新操作 增量变化 数据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像光谱技术在农产品/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项新兴的过程分析技术,成像光谱技术在获得样品空间信息的同时,还为每个图像上每个像素点提供数十至数千个窄波段的光谱信息,这样任何一个波长的光谱数据都能生成一幅图像,从而实现"图谱合一"。通过对光谱、图像的分析,即可对样品的成分含量、存在状态、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本文从成像光谱技术的原理、系统构成、数据分析方法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详细介绍成像光谱技术在农产品/食品检测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在农产品/食品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成像光谱 高光谱成像 近红外图像 农产品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关键生态影响因子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温度、降雨、光照和土壤等生态因子影响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确定这些因子是否有重要影响及影响程度对于小麦种植区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小麦种植点的气象数据和土壤养分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方法来评估温度、降雨、光照和土壤等因子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研究表明,影响北京地区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有:6月6日至6月10日的光照时间、气温大于32℃的天数、土壤碱解氮含量、5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5月26日至5月30日的平均气温、5月下旬至6月上旬≥0℃的积温、6月1日至6月5日的平均气温、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温差、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降雨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针对部分关键因子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制作了响应曲线以反映蛋白质含量随生态因子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品质控制 粮食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郊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可再生能源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在"三起来"工程等政府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下,北京郊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态环境。但是,在生物质能产业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对京郊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不同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的共性问题、具体技术问题分别作了阐述,提出了促进京郊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物质能 问题 对策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FID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展望

农机化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RFID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监督和动物追踪方面应用的巨大成功,使得RFID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备受关注。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RFID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综述了国内外RFID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结合其与其他技术相融合的应用,探讨了RFID技术应用的趋势,指出了当前制约RFID技术在农业应用方面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RFID 非接触识别 应用现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明晰东北华北春播区和黄淮海夏播区玉米生产的特征,从区试对照品种农大108和郑单958入手,对两个区域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和阐述。结果表明,东华北春玉米平均比黄淮海夏玉米增产1.4~2.0t/hm2,并且其产量优势在生育期、株高和穗位高、产量构成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体现。与黄淮海夏玉米相比,东华北春玉米生育期延长30天左右;株高和穗位高分别增加0.15~0.23m和0.09~0.15m;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增加19.9%~25.4%和9.7%~16.5%。黄淮海区夏玉米粒重和穗粒数都有更大可提升的空间,而东华北春玉米增产主要靠增加穗粒数。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农艺性状 株高 春玉米 夏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向农业软件开发的构件库研究与实现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应用软件开发中存在重复建设、开发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该文研究了农业构件库构建技术,根据农业构件的特点,提出了农业构件分类模型。对农业构件库的发布、检索、审批、存储、评估以及反馈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构件库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MVC框架模式,开发了农业构件库系统。最后,进行了应用系统开发试验,试验表明构件库技术有助于快速搭建应用系统,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关键词: 农业 软件开发 模型 软件复用 构件库 刻面 构件 XML Schem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水岭算法的改进方法研究

计算机工程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现有分水岭算法对噪声敏感且存在过分割现象。结合当前研究进展,介绍模拟泛洪的分水岭算法和模拟降水的分水岭算法。针对传统算法的缺点,总结4种分水岭算法的改进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指出未来分水岭算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分水岭算法 图像分割 预处理滤波 标记 区域合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高代自交系4G21抗蔓枯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瓜杂交组合4G21×3A832的F1、F3家系、BCs和BCr及其双亲为材料,分析了甜瓜蔓枯病抗源4G21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F1抗性水平低于抗病亲本,说明抗病基因在F1表现为不完全显性;BCs抗感分离比为1:1,F3家系抗感分离比为3:1,说明抗源4G21对蔓枯病的抗性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将该基因命名为Sb-x,定位于甜瓜基因组分子图谱LG1连锁群上,与其两侧的SRAP标记位点me45em42-4、me45em2-3、me45em2-4和me3em42-4、me3em42-3紧密连锁,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cM和3cM。

关键词: 甜瓜 蔓枯病 抗病基因 分子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