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油菜杂交育种和优势组合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SSR标记对54份甘蓝型黄籽油菜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采用高通量法快速提取DNA,运用筛选确定的14个引物检测材料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该材料中多态性片段有82条,平均每对引物5.85条,片段在100~900bp,多态性比率达67.3%。引物的PIC平均值为0.66,说明这些引物总体上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利用7对SSR引物能将54份甘蓝型黄籽油菜材料分开,并构建了其指纹图谱,仅SSR4能分辨22个黄籽材料;54份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13~0.67,平均值为0.40。在相似系数为0.45处将54份甘蓝型黄籽油菜分为12类。

关键词: 甘蓝型黄籽油菜 SSR标记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现状与贫困的根源探究——以武陵山区为例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武陵山区是颇具特色的省际结合部",老少边穷"地区,同时又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地带,在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极具有典型性。通过分析武陵山区发展现状,认为武陵山区的贫困是自然环境的"富饶性贫困"、历史认同的"偏差性贫困"、经济条件的"结构性贫困"、人文条件的"沉积性贫困"的综合体。武陵山区贫困的根源在于:区域差异性与边缘化致使"富饶性贫困"与"结构性贫困"交互存在;外来"输血"适应性不强与内生"造血"能力不足致使"偏差性贫困"与"沉积性贫困"交互存在。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富饶性贫困 偏差性贫困 结构性贫困 沉积性贫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群体Suwan1改良Mo17的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Suwan1/Mo17改良系,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从玉米Suwan1/Mo17的改良系中随机抽取14个材料和Mo17与代表我国玉米4大骨干系的黄C、丹340、黄早四和78599组配60个杂交组合,并进行组合鉴定。结果表明:根据鉴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10个农艺性状除出籽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性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所选用的材料看,用来源于Suwan1群体的S37与S611改良Mo17的效果比较好,用QB48改良Mo17的效果最差。同时用Suwan1/Mo17改良系与MO17在农艺性状上进行比较,通过Suwan1改良Mo17,在叶数变化上差异不显著;而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百粒重和自身产量变化较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穗位高显著下降,穗粗、穗行数和粒重都显著增加。QB478-1穗粗、穗行数、粒重和小区产量分别比Mo17增加5%、15.7%、18%和50%。

关键词: 玉米 群体 Suwan1/Mo17改良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与评价探讨——以遵义县现代农业规划为例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促进西部山区现代农业建设,在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法综述基础上,结合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定条件和县级规划实际,探讨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重点和规划评价方法,阐述了园区规划在指导思想、原则、定位和目标确立等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强调了规划评价工作在园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了规划评价的具体方法,为提高园区规划的预测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规划重点 规划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阶草新品系区域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新品种培育及其合理栽培、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2009~2011年对沿阶草新品系、原始群体及普通沿阶草在江苏南京、广东增城、贵州独山及贵州贵阳4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区域性试验,主要对农艺性状、观赏性、抗性及营养体繁殖速度进行鉴定比较和分析评价。[结果]沿阶草新品系在4个试点种植均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快,青绿期长,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从栽植至种子成熟整个生育时期一直保持绿色;在4个地区花色、瓣型、观叶期及果型等性状表现一致,品种一致性高;花期在独山和贵阳偏晚,在南京和增城沿海城市地区偏早。在自然生长状况下,沿阶草新品系第1年分蘖率及营养体繁殖速度都明显高于原始群体及普通沿阶草,这可为后期管理带来便利。[结论]沿阶草新品系在4个试点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全年青绿;新品系与原始群体及普通沿阶草相比,耐阴性及抗性强,观赏性及繁殖率高,是景观绿化优良品系。

关键词: 沿阶草 新品系 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3.7%甲龙SC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安全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弄清43.7%甲龙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进而为茶叶生产中安全合理使用43.7%甲龙提供参考,在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盛发期蓬面喷施43.7%甲龙SC的防治效果与在茶叶中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药后3d和21d,43.7%甲龙SC 12mL/667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9.86%和46.33%,与两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喷施43.7%甲龙SC 12mL/667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很明显;43.7%甲龙SC对天敌蜘蛛相对安全,对茶树新梢无伤害;43.7%甲龙SC所含有效成分在茶叶中的残留水平极低。

关键词: 43.7%甲龙SC 假眼小绿叶蝉 防效 残留 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黑山羊RERG基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3

摘要:选择与羊同源性较高的牛RERG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贵州黑山羊脾脏总RNA,通过RT-PCR技术对RERG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首次克隆了贵州黑山羊RERG基因cDNA序列629 bp,GenBank登录号为JN672576,编码199个氨基酸;贵州黑山羊RERG基因蛋白与牛的同源性高达98.5%;聚类分析表明RERG基因编码区适于构建种间系统进化树。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RERG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

摘要:对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下甘蓝型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变化的研究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芥酸、含油率、油酸、硬脂酸含量逐渐增加,硫苷、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含量逐渐减少。芥酸、硫苷、含油率、油酸、硬脂酸与施氮量呈负相关,且含油率与施氮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且种子蛋白质、亚麻酸与施氮量的相关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含油率、种子蛋白质、油酸与施磷量呈正相关,芥酸、硫苷、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与施磷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亚麻酸与施钾量呈负相关,芥酸、硫苷、含油率、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廿碳烯酸与施钾量均呈正相关。

关键词: 肥料 灌浆 成熟 品质性状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华苦茶资源基本生化成分的季节变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同一环境内生长的100株江华苦茶群体品种单株进行一年三季的基本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江华苦茶资源整体表现为一个优质的试制红茶的茶树资源。基本生化成分的季节性表现为春季氨基酸及茶氨酸含量最高,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含量为三季最低;秋季茶多酚含量为三季之最,其余各生化成分表现居中;夏季水浸出物和生物碱含量为三季最高,氨基酸及茶氨酸含量最低。同时对三季基本生化成分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浸出物、咖啡碱、茶氨酸方面春季资源与夏秋季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茶多酚方面秋季与春夏季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氨基酸、可可碱、酚氨比方面春、夏、秋三季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关键词: 江华苦茶 基本生化成分 不同季节 显著性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磷菌对扁穗雀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溶磷菌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4种溶磷菌株对扁穗雀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改动的LB培养基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不同菌株的发芽高峰期比清水对照推迟1~2 d,发芽势较弱,但最终发芽率无差异,菌株在PKO生长液处理的发芽指数和幼苗高度都优于对照。结论:4个溶磷菌株对作物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较好的溶磷菌种是Br7、Br24和Br17。

关键词: 溶磷菌 扁穗雀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