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

中国食用菌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和生长特性,提出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的可行性。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从林地的选择、菌棒制备、栽培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技术。

关键词: 香菇 杨树林 反季节地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航天材料的筛选利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先后选用25份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不同区域、不同遗传基础、不同类型的高粱品种进行航天诱变处理,通过田间对R2株系的观察分析,所有材料都有变异株出现,其中,恢复材料R111的变异频率高达10%,25个材料的平均变异频率为2%。筛选出4个高淀粉种质资源以及多个早熟、矮秆恢复系变异材料,并且以优良变异系为父本选育出一个优质、高产、多抗、矮秆杂交种晋杂26号。

关键词: 高粱 航天 变异 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旱作甜荞麦品种筛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研究以9个甜荞麦品种为材料,旨在筛选出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甜荞麦品种,并配套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荞麦生产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赤峰1号、信农1号、丰甜1号、宁荞1号、定甜2号产量居前五位,适宜在晋北地区种植;晋北地区无霜期较短,威宁白花生育期较长,在落早霜(2011年9月16日)时籽粒成熟度还不到70%,造成产量减少,不适宜在晋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甜荞麦 品种 筛选 晋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摘要: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无耐药性、无残留的优点,大有发展前景。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实际使用微生态制剂的过程中,由于对其特点和使用方法不了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对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对畜禽营养调节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了综述。

关键词: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 畜禽 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

中国电子商务 2014

摘要:要想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和应对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减少其影响,建立和税法相协调的财务会计规范制度,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 税收征纳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无叶豌豆品协豌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豌豆耐寒耐瘠、生育期短、适应性广,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用豆类,豌豆子粒富含20.0%~24.0%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占55.5%~60.6%,脂肪大约占2%,同时还富含尼克酸和维生素B1、B2,从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豌豆固氮能力强,每667m2豌豆可固定氮素5.25kg左右,相当于25kg硫铵,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优良作物;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0 g/L氟啶虫胺腈SC对温室和大田番茄烟粉虱的防效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验证240 g/L氟啶虫胺腈SC防治番茄上烟粉虱的效果。[方法]采用温室和大田试验方法,测定240 g/L氟啶虫胺腈SC对番茄上烟粉虱的防效。[结果]温室中,240 g/L氟啶虫胺腈SC使用量72~108 g a.i./hm2时,3~14 d烟粉虱成虫、若虫防效均达90%以上。大田中,108 g a.i./hm2使用量对成虫和若虫3~14 d防效分别达86.8%和70.4%以上;72 g a.i./hm2效果较差。[结论]240 g/L氟啶虫胺腈SC可有效防治温室番茄上烟粉虱,大田使用时要采用较高使用量。

关键词: 氟啶虫胺腈 番茄 烟粉虱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先玉335在中国大面积成功推广的启示

种子世界 2014

摘要: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在中国主推的一个玉米品种,从2005年引入中国种子市场以来,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达到233.3万hm2,成为西北、东北、华北甚至黄淮区域的主栽品种。先玉335品种的基本优势和缺陷都很明显。其优势是早熟、灌浆及脱水快、抗旱且产量高、适应性广;劣势是抗倒能力差,不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矮花叶病,耐密性差,高感红蜘蛛,在大喇叭口期及散粉期遇高温和雨水易产生大的秃尖。就是这样一个优缺点明显的品种,却在中国乃至世界玉米品种推广史上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ABA对小麦抗旱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对抗旱小麦品种晋麦47号不同生长阶段的抗旱性的效果。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ABA浸种能分别提高小麦种子发芽势211.99%、发芽率63.00%、相对发芽率62.87%,利于苗齐苗壮,增强发芽期抗旱性。苗期喷施ABA能促进幼苗生长,幼苗株高、茎叶干重、根干重分别显著提高12.74%、9.60%、13.00%,伤害率比对照降低11.51%。孕穗期喷施ABA,促进了光合作用,增强了抗旱能力,叶片相对含水率提高46.39%,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极显著提高,增加产量9.26%。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外源ABA 小麦 抗旱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矮秆基因在中国冬麦区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和明确矮秆基因对小麦株高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小麦的水肥利用效率,利用前人开发的矮秆基因分子标记和收集的210份冬小麦材料研究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在中国冬麦区的分布和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10份冬小麦材料含有矮秆基因RhtB1b的材料有51份,占总材料的24.3%;含有矮秆基因Rht-D1b的材料有40份,占19.0%;含有Rht8矮秆基因的材料有94份,占44.8%。含有Rht-B1b的小麦材料平均株高为84.0cm,不含有Rht-B1b的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为93.7cm;含有Rht-D1b的小麦材料平均株高为77.9cm,不含有Rht-D1b的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为94.6cm;含有Rht8的小麦材料平均株高为90.0cm,不含有Rht8的小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为92.5cm;Rht-B1b、Rht-D1b和Rht8对小麦平均株高的降秆作用分别为9.7cm、16.7cm和2.5cm。进一步分析不同矮秆基因组合的联合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矮秆基因的联合降秆作用,结果表明3个矮秆基因的联合降秆作用大于2个矮秆基因的降秆作用,2个矮秆基因的联合降秆作用大于单个矮秆基因的降秆作用;另外还对分子标记在小麦矮秆基因的选择利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麦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株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