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低菜籽粕对罗曼鸡蛋营养生化指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756羽罗曼蛋鸡,随机均分7组,对照组(组7)使用船牌公司配合饲料,试验组1至组6分别添加7.5%、8.0%、8.5%、9.0%、9.5%、10.0%的双低菜籽粕,进行饲养试验并收集各组鸡蛋,检测鸡蛋中脂肪酸、氨基酸、胆固醇等营养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双低菜籽粕对鸡蛋的营养生化指标影响不大。添加9.0%双低菜籽粕试验组鸡蛋的氨基酸总量为最高,比对照组高出3百分点,亚油酸和亚麻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蛋鸡日粮中添加9.0%双低菜籽粕对鸡蛋营养物质和风味具有良好效果。


富士苹果MdWRKY40b基因克隆及其对白粉病的抗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RKY是植物抗病相关的一个大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为了揭示WRKY40基因在调控白粉病抗性方面的作用,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利用特异引物进行RT-PCR基因克隆,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组织中基因的表达及接种苹果白粉菌和用1mmol·L-1水杨酸(SA)喷施处理后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克隆到的片段长度为1 240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1 002bp,编码334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AtWRKY40、HvWRKY1/2/3等8个序列一致性为48.96%;该基因与拟南芥AtWRKY40同源,故命名为MdWRKY40b,GenBank登录号为JX112907。(2)基因表达分析表明,MdWRKY40b在苹果根、茎、叶、花均有表达,其中根、叶、花中表达量基本相当,茎中表达量最低。(3)该基因明显受苹果白粉菌和SA的强烈诱导表达且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两者表达趋势相同、出现最高表达量的时间相近。研究推测,富士苹果容易感白粉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与MdWRKY40b的持续长时间的高表达有关。


基于Markov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预测——以贵阳市为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3
摘要: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1995和2000年二期TM影像以及2006年CBERS-01影像,得到贵阳市三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Markov模型对贵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5年建设用地面积将一直增加,由2005年的18 458.536 6 hm2增加至2020年的26 467.820 8 hm2,增加了43.39%;林地和水域面积将一直减少,分别由2005年的72 084.102 2、1 991.010 9 hm2减少至65 241.622 7、1 722.477 6 hm2,减少9.49%、13.49%;耕地和草地均为先增后减,耕地由2005年的131 644.716 1 hm2增加至2010年的132 094.802 3 hm2,再逐渐减少到2020年的131 442 264 3 hm2。耕地与林地间相互转移较为频繁,1995~2000年间,有14.44%的耕地流向了林地,35.17%的林地流向了耕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为耕地,其转入率为85.49%。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预测 Markov 喀斯特 贵阳市


蚯蚓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3
摘要:蚯蚓(earthworm),学名Pheretima earthworm,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其经济价值很高,种类很多。蚯蚓具有松土肥田、修复生态环境、消化分解人类产生的有机垃圾等功能,另其蛋白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富含维生素A、B、D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元素,药用价值高,因而被广泛开发利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和环保等领域。在饲料行业,由于我国畜牧业规


密度对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温带血缘玉米自交系和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作为耐密植育种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以5个美国温带血缘玉米自交系为母本和5个生产上应用较好的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25个杂交组合,研究不同密度对其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3种种植密度条件下,10个玉米自交系中S273和QB193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J106和449随密度增加而下降,QB1148在3种密度条件下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中密度条件下,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自交系有3个,较低的自交系也有3个。②25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有5个组合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中密度条件下,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的组合有7个,较小的组合有10个;在高、中、低3种密度条件下,25个组合中均以QB1148×S273的产量最高,分别为901.46、854.64、785.91 kg/667 m2,但其特殊配合力效应较低,分别为1.430、0.025、2.336;QB506×S273组合的产量居第二位,分别为861.20、811.35、752.23 kg/667m2,其特殊配合力效应也较高,分别为5.573、5.718、3.36。


果蔗新品系黔蔗06/126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蔗06/126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果蔗新品系,为了鉴定该品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于2010-2011年以黔蔗06/126和黔糖3号(CK)为材料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蔗06/126新植蔗的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和单茎重分别较CK增加12.9%、16.6%和19.7%,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新植蔗产量158.75 t/hm2,宿根蔗130.83 t/hm2,平均144.80t/hm2,分别比CK增产21.5%、19.1%和20.4%;2年3点生产示范中,新植蔗和宿根蔗的平均产量为117.23 t/hm2,较CK增产18.8%,且该品系的抗病虫能力较CK强,抗旱能力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