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覆膜方式对旱地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晋黍7号为材料,研究了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各生育期植株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相比,分蘖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SPAD分别提高3.8%、10.2%;单株绿叶面积分别提高17.9%、59.1%;拔节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净光合速率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8%、28.7%,旗叶蒸腾速率分别增加7.5%、23.4%,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下降幅度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低16%、25%。在不同的覆膜方式中,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产量最高,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7.6%、51.2%。因此,膜侧穴播有利于糜子光合和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覆膜方式 糜子 光合特性 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大樱桃红玛瑙改良主干形整形修剪技术
《山西果树 》 2014
摘要:甜樱桃红玛瑙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品种,因其具有耐低温、抗性强、早果、丰产等特性深受当地果农喜爱并快速发展。为了帮助果农尽快掌握红玛瑙的整形修剪技术,我们结合甜樱桃红玛瑙的生长结果习性,根据其干性强、层形明显、树势旺的特点,总结出一套改良主干形的修剪技术,供栽培者参考。1树形特点树形结构:改良主干形,由主干形改进而来,树高3.5~4m,有中心干,干高50~60cm,


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分布及其为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2010~2013年以县为单位对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及其分布、为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个地(市)的88个县(区),占全省119个县(区)的74%。发现地下害虫优势种9类22种,基本明确了各种类的分布区域。以调查发现地下害虫为害的地块计算,为害率在10%以上的地块15块,占调查地块的17%;为害率在5%~10%的地块30块,占调查地块的34%;为害率在5%以下的地块43块,占调查地块的49%。并列举出大量地下害虫为害的典型案例。经对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山西省各类地下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依次为小地老虎>蛴螬类>金针虫类>根蛆类>网目拟地甲>蝼蛄类>二点委夜蛾>根蚧类>根蝽类;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影响当地优势种群建立的关键因素,农田的作物种类以及耕作栽培习惯,是影响当地种群消长的重要条件;地下害虫多数种类的发生和分布呈明显的片区型,但地下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呈明显的点块型。


高温对大白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探讨大白菜幼苗耐热性的生理机制,以5份大白菜为材料,进行32℃高温处理,每天光照14 h、强度10000lx处理8d,调查耐热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各指标的差异不显著,但经高温处理后差异达显著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上升,耐热性强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较低的MDA含量,耐热性较低的材料则表现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大白菜耐热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相关,且达显著水平,因此,这3个指标可以作为大白菜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