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不同密度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两个品种吉单209(JD209)、郑单958(ZD958)不同密度群体各生育期LAI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动态特征参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探讨春玉米高密度高产群体叶面积系数(Leafarea index,LAI)动态变化特征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密度群体LAI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趋势,随密度增加峰值增大,相同密度下ZD958群体LAI大于JD209,表现较强的耐密性。两个品种高产的适宜密度范围是6万~9万株/hm2,群体的最大LAI在5~7;各生育期的群体LAI与密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抽雄吐丝期LAI对密度的增长率最大,分别为0.583和0.679;灌浆期群体LAI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表明此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大喇叭口期LAI对穗数、穗粒数影响最大。密度是通过调控群体的LAI和穗数来影响产量构成和最终产量。

关键词: 春玉米 密度 叶面积系数 产量构成

丹麦甜菜单粒品种HYB-96引种试验

中国甜菜糖业 2008

摘要:HYB-96是以单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MS—055为母本,多粒二倍体poll-021为父本,按母父本3∶1杂交育成。经3年全国不同甜菜产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HYB-96平均块根产量增产18.5%,含糖比对照提高0.31度,产糖量比对照增加20.9%;两年生产试验结果:与HYB-13相比,HYB-96增产10.8%,含糖率提高0.35度,产糖量增加14.2%。该品种含糖及产量均偏高且稳定,产糖量超过对照10%以上,抗褐斑病、耐根腐病,符合标准偏丰产型甜菜新品种标准。

关键词: 甜菜 单粒品种 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的物理条件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中国甜菜糖业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制种关键技术

农业与技术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高产因素分析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先玉335为超高产玉米品种,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创造出了15 310 kg/hm2的吨粮田。吨粮田品种具备以下高产因素:棒三叶叶面积与单株叶面积的比值高;具有良好的穗部性状整齐度;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他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

关键词: 春玉米 超高产 栽培技术 高产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新品种(系)吉甜304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08

摘要:吉甜304是吉林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于1999年以生物法-95为母本,以7302-28333-1-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标准兼高糖型甜菜普通多倍体新品种。该品种特点是株型理想,叶色浓绿,苗期发苗快,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据土壤有效磷测定值推荐玉米磷肥最佳用量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通过土壤测试得出:Olsen和ASI两种分析方法测得的土壤有效磷之间存在极密切直线正相关,其函数式为Y=0.211 1+0.406 x(R**=0.917 8),说明两种结果均可作为推荐磷肥的科学依据。田间试验得出:玉米施用磷肥最大效益和最高产量用量同供试土壤有效磷测定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其函数式分别为Y=100.16-1.250 6 x(R**=-0.800 2)和Y=117.47-1.296 6 x(R**=-0.764 2);依据土壤有效磷测得值同磷肥适宜用量的两个关系式,提出了玉米施用磷肥最大效益和最高产量的推荐量。

关键词: Olsen法 ASI法 土壤有效磷 玉米 磷肥最佳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的特点 利用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与技术 2008

摘要:甜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光合效率高等生理优势,还具有用途广泛的特点,即可作为牛羊鱼饲料,又可作为加工糖、白酒原料,残渣还可生产纸和纤维板,更重要的是作为能源作物栽培前景广阔。但是在甜高粱生产利用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首先育种要改良抗倒性、提高含糖量,栽培要解决逆境栽培和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工解决贮藏、高效菌株选育和生产成本及残渣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 甜高粱 特点 利用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螟黄赤眼蜂工厂化产品的低温贮存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针对以柞蚕卵为中间繁殖寄主的螟黄赤眼蜂产品,在贮存虫态、贮存时间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不同发育虫态在贮存时间上差别明显。综合分析得出,中、长期贮存虫态应以幼虫中期为最佳,贮存时间应限制在40 d之内。

关键词: 柞蚕卵 螟黄赤眼蜂 贮存 羽化率 出蜂率 单卵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玉米苗后化学除草剂杀草谱及混用试验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通过采用盆栽喷雾法对几种玉米苗后化学除草剂杀草谱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2,4-D丁酯、莠去津杀草谱有较大差异,烟嘧磺隆与2,4-D丁酯混用、烟嘧磺隆与莠去津混用可以弥补各自杀草谱的不足,具有一定混用价值。通过田间药效试验,4%烟嘧磺隆悬乳剂50 mL/667m2+72%2,4-D丁酯乳油25 mL/667m2、4%烟嘧磺隆悬乳剂75 mL/667m2+72%2,4-D丁酯乳油30 mL/667m2、4%烟嘧磺隆悬乳剂50mL/667m2+38%莠去津悬乳剂100 mL/667m2、4%烟嘧磺隆悬乳剂75mL/667m2+38%莠去津悬乳剂150mL/667m2,药后30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治效果分别为94.06%、97.83%、94.84%和98.12%;对阔叶杂草株防治效果分别为92.49%、97.35%、92.62%和97.20%。

关键词: 除草剂 杀草谱 混用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