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不同施氮肥量、留茬高度、刈割时期对无芒雀麦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在不同施氮肥量、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条件下,对无芒雀麦草地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无芒雀麦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在施肥量0~140 kg/hm2范围内,无芒雀麦的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增加显著,140~210 kg/hm2范围内变化不明显。综合比较,处理组合A3B1C3的干草收获量最高,A3B2C3的粗蛋白收获量最高。

关键词: 无芒雀麦 牧草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乳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中国畜牧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困难如潮,希望似海"。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要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梳理每个农产品产业链条的技术需求,解决每个环节的生产技术难题,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本刊携手国家奶牛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办"奶牛养殖"专栏。本栏目将围绕奶业发展的需求,以详实的数据、实用的技术、朴实的文章、精美的版式,宣传现代奶牛产业技术,提高奶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奶业竞争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植物细胞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器官,叶绿体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的信息在揭示物种起源、进化演变及其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比核转化具有明显优势的叶绿体转化技术在遗传改良、生物制剂的生产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而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分析则是叶绿体转化的基石.基于叶绿体的这些重要作用,收集整理了有关的资料,从几个方面归纳了本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使读者对迅速发展的叶绿体基因组研究有更全面的了解,以及对叶绿体基因组在物种的进化、遗传、系统发育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对叶绿体转化技术的研究和广泛应用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起源 进化 转化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P神经网络模型对超级玉米性状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对超级玉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选育超级玉米杂交种时,和平均值相比,黑穗病和空秆率要小,容重适当降低,百粒重稍高,穗行数14行以上,秃尖小,晚熟,耐密。

关键词: 超级玉米 BP神经网络模型 植株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辽黑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PCR-SSCP多态性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外显子3和外显子4在松辽黑猪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松辽黑猪部分重要生长、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对引物中,只有p3的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p3的扩增片段在松辽黑猪中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发现BB型与AA型相比在IGF-Ⅱ基因(AY044828)第21585 bp处有G→C突变,松辽黑猪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956、0.2609和0.0435。AA基因型对瘦肉率(P<0.05)、日增重(P<0.05),BB基因型对平均背膘厚(P<0.01)有正遗传效应,对其他性状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松辽黑猪 IGF-Ⅱ基因 PCR-SSCP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山野猪杂交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主要阐述了长白山野猪生存的自然环境、长白山野猪的性能、长白山野猪的分布,详细介绍了长白山野猪的杂交和利用情况。并就目前饲养野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长白山野猪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肉质的开发利用及其野猪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野猪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关键词: 长白山野猪 饲养 杂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及其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抗菌肽是生物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多肽类物质。抗菌肽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都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本文对天然抗菌肽的来源、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抗菌肽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抗菌肽 作用机理 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优质米高粱杂交种吉杂305号选育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吉杂305是以自选不育系521A为母本、外引恢复系0-30为父本,于2004年组配育成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中晚熟,抗叶班病和中抗丝黑穗病,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为8880.5kg/hm2;在较高肥力和栽培条件下,产量可在10000kg/hm2以上。

关键词: 优质米 食用高粱 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雄蜂对大豆不育系结实率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报道了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的效果。结果表明,尽管雄蜂的传粉效率显著低于雌蜂,但雄蜂在网室内的传粉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释放雄蜂网室内大豆不育系JLCMS8A和JLCMS17A的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10.3个、16.6粒和37.8个、84.3粒,分别是释放雌蜂后结荚率和结实率的35.0%、34.9%和77.5%、70.2%。过去数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育系在网室内没有传粉昆虫时,结荚率和结实率均低于3%,表明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是大豆不育系有效的传粉昆虫。

关键词: 传粉昆虫 苜蓿切叶蜂 大豆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8

摘要:果品蔬菜营养丰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但易腐烂损失,因此果蔬保鲜尤显重要。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拮抗保鲜菌、天然提取物质、基因工程生物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果蔬 生物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