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内蒙古大青山北部农区少耕法试验初析
《土壤肥料 》 1988
摘要:内蒙古大青山北部农区(俗称后山地区),东起锡林部勒盟的多伦县,西止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横跨十个旗县,全长500多公里,形成一个半干旱地区种植带。拥有耕地面积约1900多万亩。绝大部分是旱地,无灌溉条件。全年降水400—250毫米,由东向西递减。大部分在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6月末到8月雨季期间,年季降水


旱地莜麦化肥适宜用量和氨磷配比问题的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88
摘要:本文在总结分析多点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施用氮肥和磷肥对旱地莜麦的增产效果和旱地莜麦氮磷适宜配合比例。为了在生产中便于应用,分析了无肥区产量(y)与经济产量下每亩三料磷肥用量(A)的关系,得出了经验公式,A=7.6+0.0667y-0.00017y~2 n=1.1 r=0.7227


亚麻细卷蛾发生及防治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 1988
摘要:亚麻为我区主要油料作物,每年播种面积300万亩左右。亚麻细卷蛾(Diceraturasp.)是为害亚麻蒴果的主要害虫。在我区的四盟二市发生普遍,尤以乌盟的北部、锡盟的南部亚麻主产区为害严重。幼虫蛀食蒴果,一般减产5%左右,重者达20%,影响亚麻的品质和产量。该虫的形态及简单生活习性,


四种饲草料作物的丰产措施
《中国草原 》 1988
摘要:要想因地制宜地建立高产、稳产的人工饲草料基地,一要品种对头,二要措施得当。沙湾苜蓿、多叶老芒麦、英国青贮玉米、1341豌豆等四种作物是我们从1973年以来,在内蒙古西部荒漠草原地区通过多年的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它们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不但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草质优良,增产潜力很大。


环境因子对糖甜菜自交结实率影响的初探
《中国甜菜 》 1988
摘要:糖甜菜自交系在甜菜育种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在甜菜自交系选育过程中经常发生因自交不亲和,从而使优良系号灭绝这种遗憾之事,所以,长期以来,国内外糖甜菜育种家们都对甜菜自交不结实或结实率低的原因做过各种各样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科学的合理的见解。特别是对糖甜菜自交不亲和性状的遗传因子对甜菜自交结实率的影响有过详细报道(郭德栋,1985)。另外,育种家们对如何克服自交不结实也有过许多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课题模拟核算体系和方法的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 1987
摘要:为研究农业科学研究课题经济核算的体系和方法,服务于本单位的科研决策,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技术经济研究室,综合应用科学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有关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承担了《农业科研课题模拟核算体系和方法的试验研究》。这项试验从1984年至1986年历时二年,不仅完成了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同时也以内蒙牧科院为试点进行综合试验,获得了肯定的成果。仅将初步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石鸡双腔吸虫
《中国兽医科技 》 1987
摘要:院野生动物室1984年起对石鸡进行人工驯化并获成功。在右鸡疫病研究中,发现感染有多种寄生虫,在成年石鸡胰管内检到一种吸虫,经鉴定为双腔科的Lyperosomum schikhobalovi吸虫,该虫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一)虫体形态特征 新鲜虫体呈棕红色、扁平半透明、带状。体长4~13mm,宽0.362~0.638mm。口吸盘圆形,位于虫体前端,直径为0.196~0.282mm,平均0.225mm。腹吸盘圆形,略大,位于口吸盘后0.372mm处,直径为0.211~0.296mm,平均0.264mm。口吸盘底是口孔,下接咽,咽呈短椭圆形,


内蒙古自治区牛球虫种类的调查
《中国兽医科技 》 1987
摘要:我们于1982~1984年,从内蒙古5盟2市14个点214头不满一周岁的犊牛中,通过粪便检查,对牛球虫的种类做了调查。根据形态学鉴定为11个种,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直肠采粪约20克,分装塑料袋置冰瓶中,带回实验室保存于4℃冰箱中备检。 (二)取1克粪便,饱和盐水漂浮收集卵囊,蘸取上液镜检。对未孢子化卵囊观察其卵形、颜色、膜壁、膜孔、极帽、极粒和原生质团的形状与位置,并测量其大小。


内蒙古饲草料生产技术政策的初步探讨
《中国草原 》 1987
摘要:(一)技术政策是判断科学技术能力和制定生产及科技发展规划的依据,又是生产和科技发展规划得以实现的保证。技术政策合理,就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已就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问题提出了《中国技术政策》,农业技术政策方面,只有一个《农业若干技术政策要点》(草案),其中在第六部分谈到大力加强新型饲料产业体系的建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我区1985年在《关于编制自治区“七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初步意见》中要求在对现状和自身能力准确估价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今后发展什么技术,研究和开发什么技术,采用什么技术,限制和


伊盟优良牧草筛选及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
《中国草原 》 1987
摘要:一、概述伊盟优良牧草筛选及人工、半人工草地建立的研究是“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饲料开发技术”的一个分项,在内蒙古伊克昭盟进行。本课题针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草原畜牧业生产中畜草矛盾突出,草场沙化、退化严重,草原生态平衡失调的状况,从治理沙化、改良退化低产草场入手,着眼于全盟一亿亩天然草场改良和产草量的提高,主攻当地野生优良牧草(含灌木、半灌木)的筛选和草灌结合的人工、半人工草地的建立。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伊盟种植的优良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