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玉米苗枯病发病因素调查初报

植物保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苗枯病是发生在玉米苗期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初步鉴定病原为Fusuriummoniliforme Sheld。国外早在50年代就有过报道,国内由于该病很少发生,至今也未对该病作过较详细的报道。1990年在浙江省天台、仙居、临海、东阳等县(市)山区春玉米大面积发生玉米苗枯病,特别是天台县的西坎、岭上、南平3个山区乡,近5000亩春玉米均有发生,其中2000多亩严重发病,全省累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猪育种的发展趋势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竞争的社会里,许多大型养猪企业都积极开展猪种改良,以求质量取胜。一些大型猪育种公司也应运而生,它们采用世界先进育种技术,加速猪种改良进程,以适应现代养猪业对新猪种的客观需要。竞争促进了猪种改良,竞争也促进了育种方法的革新,从而不断加快猪种改良速度,推动猪种质量逐年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酚棉数量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 Ⅱ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棉花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对32个低酚棉品种(系)的1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7.49%:32个品种(系)中有7个综合性状较好,并可分成8类,其中大多数(78.13%)品种(系)同属第一类,表明现有低酚棉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要选育优良低酚棉品种,应极力扩大低酚棉品种群体的遗传基础;要利用低酚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应在类间选配杂交亲本。

关键词: 低酚棉 数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效益

图书馆论坛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方法是个重要因素。一项新方法的运用往往会促成研究课题的成功。我们在为科研人员提供外文书刊服务中体会到,若科研人员能针对课题需要,采用外刊中介绍的新方法或新理论,可取得比较明显的效益。下面就我馆提供的外刊取得效益实例作一简述。(一)我院“大麦黄花叶病研究”课题主持人在计算麦根中休眠孢子数时,参阅我馆提供的《日本植物病理学会报》中“(?)”根中бpoly-myxa graminis休眠孢子堆(?)定量”等几篇论文,试行大麦根中多粘菌休眠孢子定量。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麦根中休眠孢子数,用以鉴定大麦品种对禾谷多粘菌的抗性,这方面工作在国内尚属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谷多粘菌体内的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及其相关的风轮体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世界上有20多种植物病毒可由真菌传播,且不少种类是严重为害禾谷类和甜菜等作物的病毒病。由于这类真菌不能用培养基培养,且带毒率很低,所以有关病毒与真菌的关系,以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粳不育系双百A的主要特性及其香味遗传

种子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香粳不育系双百A属中熟晚粳型,其细胞质来源Chinsurah Boro Ⅱ(BT型细胞质),已回交20代,雄性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良,已实现三系配套并开始用于大面积生产;通过用1.7%KOH溶液浸泡叶片法分析其香味遗传,结果表明:香粳不育系双百A的香味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即其配制7杂种F_1代植株无香味,F_2代无香味与有香味分离比例为3∶1,并证实其不育细胞质对其香味遗传无影响。

关键词: 双百A 特性 香味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花期缺钙与果实脐腐病关系研究

园艺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期缺钙诱导了番茄下部叶片的失绿、早衰及果实脐腐病的大量产生,这种变化较顶端附近叶片缺钙症状的出现为早。在生理生化上则表现为叶片叶绿素、蛋白质的降解和膜透性及内源ABA含量的增加;根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缺钙阻止了叶片9kd蛋白组分的形成,而77kb蛋白组分则在缺钙和正常培养各阶段都保持稳定水平。钙调素含量的变化则出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同时,本文还对钙调素在细胞功能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缺钙 番茄 脐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性品种与天敌对褐稻虱种群的协同调节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稻虱(Nilaparvuta lugens)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以往的粳稻品种,感褐稻虱;近几年来一系列抗褐稻虱品种如秀水620、秀水664已经育成,1990年已种植150万亩。种植抗性品种可少用或不用杀虫剂,能大量保存天敌,抗性品种与天敌的协同作用,对控制褐稻虱种群,改善防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该文报道了田间和实验室观察调查多种天敌的数量和捕食或寄生效果,估计了在不同抗感品种上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1值,并分析了粳稻抗性品种与蜘蛛类抑制褐稻虱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褐稻虱 粳稻品种 天敌 调节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国温室果菜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英国普遍使用草炭以及以草炭为主的混合基质生产番茄和黄瓜。60年代后期,NFT系统的发明,岩棉栽培系统的发展,这两种系统已成为主要的温室栽培蔬菜方式,用于生产番茄、黄瓜、青椒和茄子等。在这同时无土栽培的面积也不断地扩大,1986年全英无土栽培的面积为252.5hm2,占温室蔬菜栽培面积的34.7%,到1988年其面积已发展到365hm2,占温室蔬菜栽培面积的51. 1%。近几年来,无土栽培配套技术的完善,如计算机控制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和灌溉等,温室施用CO2,熊蜂授粉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的应用,系统综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产品的质量。1992年生产者的番茄目标产量为45kg/m2,黄瓜的目标产量为55kg/m2,果实数目为116条/m2。本文作者在旅英期间,比较系统地考察了英国温室生产业,供大家参考。 栽培系统 一、岩棉栽培系统 英国目前应用最多的无土栽培是岩棉栽培,约占总无土栽培面积的78%,黄瓜栽培几乎全部使用岩棉。岩棉还是主要的育苗基质,NFT或岩棉培育苗一般采用岩棉育苗块。成株期使用的岩棉一般有两种规格,用于两株番茄和青椒种植的为90cmX 28cmX7.scm。现在英国正研究所谓番茄U一系统栽培,试图减少岩棉使用量。即在同样大小的岩棉板上种植4株番茄,单杆整枝,主茎分别向二边朝!,在*一系统中,岩棉用量由原来的11L/m‘减少到7L/m‘,减少肥料的用量40@,用水量25qo。在英国,有些生产者还使用硅化岩棉,此岩棉能够释放出硅,减少黄瓜白粉病的发生。近年来,基于环保和政府方面的压力,采用循环式岩棉培的种植者也逐渐增多。其主要方法是把岩棉块放在槽沟内,收集从岩棉床上流出的营养液,经过消毒后重新使用。 二、NFT系统 NFT系统发明于英国国际园艺研究所(HRI)(原温室作物研究所GCRI)。在这个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的NFT栽培番茄公司(ExelProduce Ltd),其面积达到 12.15hm‘。在那里温度、湿度、营养液的电导度和PH值等都是由计算机控制。和别的系统相比较而言,容易调整营养液和生长条件,促使植物最佳化生长。而且由于循环使用营养液,节省了1/3的肥料。但是NFT的初次投资大,要求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高,因而应用面积不如岩棉。在英国大约16qo的番茄面积使用 NFT系统。黄瓜种在NFT,定植后3个月内生长良好,但到中后期,死株现象时有发生,目前黄瓜栽培已不使用NFT系统。NFT栽培床宽为30cm,长为15~20m,营养液流量为2~4L/分,坡度为1/75~1/100。 三、珍珠岩栽培 除了岩棉,英国还研究一些无土基质如树皮、海棉、据末、椰子壳和珍珠岩等。其中珍珠岩栽培番茄已有一定的规模。珍珠岩的主要栽培方式是袋培。用白色塑料袋装上30L的珍珠岩栽培3株番茄或青椒,从袋的底部起3~4cm处水平地开两个口子,让多.余的营养液流出,而底下那3~4cm起着贮液层的作用。 一育苗技术 温室番茄和青椒在11月下旬播种,1月上旬定植。黄瓜在12月上中旬播种,1月上中旬定植。番茄和青椒干种子直接点播到干岩棉块上(上底3.scm X 3.scm,下底3.ocm X3.ocm,高为4.ocm)用清水浇透,然后盖上白色薄膜,保温保湿。出苗后再把岩棉小块塞到10cm X 10cm X 6.scm的岩棉块上成苗。黄瓜种子先在珍珠岩或贬石上发芽,选择发芽良好的种子放在大小为 10cm” 10cm~6.scm的岩棉块上,再用珍珠岩或经石覆盖,再盖上塑料膜保温。育苗床一般用热水加温,温度管理指标见表1。育苗期间,三种蔬菜都用高压钠灯加光16小时,从2:00到18:00,光照强度为 5000lX, CO。浓度为1000urn/mL。 在种子出苗前,一般只浇清水以促进发芽。出苗后则开始浇电导度为1.sins/cm的营养液(成分配方同成株期一样)。根据天气及番茄幼苗生长情况酌情提高电导率。 定植 一、定植前的准备 在定植前营养液罐、管道、滴头等有关设备都要用次氯酸钠(漂白粉)进行消毒。地面铺上乳白色的塑料膜,以保持温室内的干净是避免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二、栽培床的安放 番茄和甜椒的栽培床一般每隔125Cps安放2行,其中走道距离为85cm,行距为4022,株距为45cm。V字型系统则放一行,株距为22.scm。番茄和青椒种 25 000株/hm‘,黄瓜的种植密度为12 500株/tim‘,株距为54cm,行距为50cm,走道距离为230cm。定植前,在定植岩棉板上根据其株距的大小,开上圆形口,每个切口上插一只滴头,并用PH为5.0、电导度为5.sins/cm的营养液浸泡岩棉板。定植时,把岩棉育苗块直接放在切口上,插上滴头即可。 温室环境管理技术 一、温度 在英国,因为温室都已配备了良好的通风加温系统,温度管理已形成比较规范的模式(如农业部蓝图,种植者蓝图)。依照不同生长时期、按照不同温度指标进行管理。各种温度指标见表2和表3。 二、*0。的浓度 增施CO。已是英国温室生产的一项配套技术。CO。来源主要是纯CO。或利用加温锅炉的废气,另外也有烧油的CO。发生器。在4月份之前,温室内CO。保持1000卜g/mL。4月份开始,因气候转暖,天窗开启通风时间长,通风量大,温室内CO。只补充到大气水平( 335卜m/mL)。 三、营养液管理 由于英国冬季日照弱,温室温度较高。植株容易发生生长过旺而坐果不良的情况。以前采用减少浇水量来控制营养生长,而现在则普遍使用提高营养液浓度的方法。番茄从育苗阶段开始,则逐渐提高电导率。生育前期一直保持4.0~5.sins/cm,以后随着天气转暖后维持在2.5左右。黄瓜营养液电导度保持在2.0~2.sins/cm。甜椒采收青果时营养液的电导率为2.4~3.oms/cm,采收红熟或黄色的甜椒则为2.6~3.Zms/cm。提高营养液浓度有两种方法,一是提高基本配方的大量元素的使用量,二是添加氯化钠,基本配方不变。 番茄和青椒的营养液PH控制在5-.8~6.8,黄瓜则为5.5~6.5。 岩棉栽培或珍珠岩培通常用滴灌系统供液。自天每隔叨~120分钟或根据太阳辐射,每150J/cm‘滴灌5~8分钟,供液量为250~350mL/株。 多余的营养液则从栽培床切口处流掉,一般多余量为供液量的20qo。 生育前期,夜间一般不灌液。在中后期,夜间则要供1~2次液,以促进夜间营养元素吸收运转,减少脐腐病的发生(表4)。 四、授粉 在英国,冬季光照时间短,强度非常弱,作物的坐果率低,所以辅助授粉是很重要的。生长激素已不用了,但还有一些农场用电动振荡器授粉,现在不少农场主要用熊蜂授粉。其优点是省工、省力、授粉率高,花费不大,每m‘每月大约花 6个便士(折合人民币0.6元),每m‘放上7~8个蜂就行了。当授粉率低于90qo,便要重新更换蜂群。采用熊蜂授粉提高了番茄甜椒坐果率、单果重。黄瓜则采用单性结果品种。 植株的调整 一、番茄’ 温室无土栽培番茄基本上是长年的,植 株可以长到长达10m,所以需要及时地调整 和打叶。用一个构于绕上绳子,此钩子放在 3.sin高的铁丝上。植株向水平方向放倒。 一般情况下,摘除果实已转色的果穗之下的 叶子。 二、黄瓜 黄瓜的植株调整普遍使用伞式整枝技 术。其方法是在种植行上方Ztn高处,挂上 两根铁丝,黄瓜植株生长沿着吊绳往上生 长,然后攀沿在铁丝上。从植株茎底部70cm 起i一般每隔一个节目一个瓜,共留6—8 个主茎瓜。主茎绕在铁丝上面,留下了3个侧 枝后,摘掉生长点。在铁丝上主茎和三条侧 枝上的瓜全都留着,及时地去掉瓜形不好的 小瓜。当侧枝长到地面40cm左右时,再摘 心,促进二级侧枝的萌发、生长,选留健壮 的侧枝,及时剪除无瓜的老枝和弱枝。 三、青椒 青椒采用双干整枝,留下两个最强壮的 侧校作为主杆,挂引绳上。其他分枝则留下 两个果后打项。每隔1~2周修剪一次,全生 长期青椒高达2~3m。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染,在各个 温室门口用海绵蘸上浓度为0.25qo的漂白粉 液作为消毒的材料。保持生长环境的清洁是 非常重要的,并及时打扫枯枝烂叶。温室内都 挂有黄色粘板,来诱引昆虫,方便调查虫情。 英国温室蔬菜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虱、 红蜘蛛t棉蚜、瓜蚜、茄叶蝇、葱蓟马和谷类前 马、两方花蓟马、黄瓜茎腐病、以及白粉病和 PYRIYM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通常都考 虑使用生物防治,在情况比较严重时酌情用 化学农药防治。它们的主要防治方法见表5。英国温室果菜栽培技术@李先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徐志豪$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的食用菌品种注册制度

世界农业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维护品种育成人的利益,美国早在1930年就对可无性繁殖的植物品种实行了专利制度。1961年,继以西欧诸国为中心,缔结了“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条约”后,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制定了本国的有关农作物品种保护法,并先后加入了该国际同盟组织。目前已达18个国家。日本为了使其品种保护法适应于国际条约,于1978年,重新对原“农产种苗法”进行了修改,并开始把食用菌等列为法律保护对象。保护的种类也从当初的9种增至现在的13种。本文主要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