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保水剂施用量对胶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保水剂对胶园土壤生物活性及橡胶树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开割橡胶树抗旱和高产的保水剂用量,为橡胶树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支持.[方法]以15割龄的橡胶树热研7-33-9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CK),比较不同保水剂施用量(T1:60 g/tree、T2:120 g/tree、T3:180 g/tree、T4:300 g/tree)对胶园土壤pH、水分、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以及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保水剂提高了胶园土壤含水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但对土壤pH无影响;同时还促进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增加,但未改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总体比例,土壤微生物仍以细菌为主;不同处理土壤酶活性和橡胶树胶乳产量随着保水剂用量增加呈单峰曲线态势.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氨态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橡胶树干胶产量均随着保水用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且各处理中以T2用量对提高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加橡胶树产量效果最佳;与CK相比,T2处理的土壤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346.42%、191.48%,而土壤真菌数量减少15.31%,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40.01%、15.74%、31.44%,橡胶树干胶产量增加11.99%.[结论]在开割胶园施用保水剂,推荐施用120 g/tree,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促进橡胶树胶增产.

关键词: 保水剂 橡胶树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花果期蓟马群落结构变化

环境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芒果花果期蓟马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用拍打法定期定点监测了海南省乐东、东方和儋州三地不同果园内花果期蓟马种类及其数量的变化情况,为芒果园蓟马的监测与适时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三地共采集到2科8属18种蓟马,其中儋州果园的蓟马物种丰富度最高(16种),乐东和东方分别为11种和9种;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及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为海南芒果园普遍发生的恒有种.乐东、东方及儋州三地果园蓟马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153、0.834和1.371,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81、0.379和0.494,表明不同种类数量分布不均一,其中优势种花蓟马在群落中的数量较大.三地果园花期不同阶段芒果植株上的蓟马种类数及虫口数均表现为花穗初抽期少,随着花穗抽长蓟马种类数及虫口数均逐渐增加,至盛花或谢花期种类数达最多,其中儋州盛花期种类多达13种;座果后,特别是小果期种类数及虫口数均迅速下降.成虫与若虫在种群中的占比随芒果花期的发展有明显变化,三地果园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花穗初抽期以成虫为主,占种群总量的比例达95.0%~100%;随着花穗抽长,成虫占比逐渐下降,至谢花或座果期达最低,随后再升高.芒果花期不同阶段若虫占比与该阶段至座果期所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明确了海南不同地区芒果园的蓟马种类,以茶黄蓟马、花蓟马及黄胸蓟马为海南普遍发生的恒有种.芒果花果期蓟马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H')以儋州最高,为1.371.花穗抽长期蓟马开始迁入果园,其种类数及虫口数均逐渐增加,至盛花或谢花期种类数达最多;座果后,蓟马开始迁出.

关键词: 蓟马 群落结构 芒果 花果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应激对鸡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热应激会影响家禽的生理系统,尤其是负责消化和吸收养分的肠道系统。热应激诱导的应激源,如氧化应激,通过肠道形态改变、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产生负面影响,破坏屏障功能,从而威胁肠道的完整性和功能性。此外热应激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影响有益菌群的定植及其代谢产物。文章探讨了热应激对鸡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并综述了鸡热应激下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为炎热地区肉鸡养殖业抗热应激方案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热应激 黏膜屏障 营养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油棕脂肪酸合成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油料作物,其主要经济产物—棕榈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但其合成的分子调控机理尚不清楚.为挖掘油脂合成关键基因,本试验分别以授粉后81、95、110、127、142和152 d的油棕中果皮和果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对所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整合与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7 951个编码序列,6.56Gb的数据量,平均长度为1 164 bp,N50及N70均大于1 000 bp,经组装后共获得29 008个Unigene,该结果说明测序所得的数据拼接组装质量较高.在NR、COG、KEGG、Swissprot以及Interpro 5个数据库中均被注释上的基因数为13 286个,占总Unigene的27.7%.通过GO注释,将32 378个基因分为三大功能类,分别是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共31个功能组.共有10 220条Unigene被注释到5大类、19个亚类KEGG途径中,根据KEGG通路map02310,将注释基因进行分类,并获得油棕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126个.本研究为油棕遗传育种及品质性状的改良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油棕 转录组测序 功能注释 油脂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EO/SEOR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管堵塞蛋白(SEO)/筛管堵塞相关蛋白(SEOR)在双子叶植物及部分单子叶植物韧皮部筛管中广泛存在,在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SEO/SEOR蛋白在韧皮部受伤后堵塞筛孔以避免光同化产物损失,因此其在响应机械损伤、冷、热、盐等非生物胁迫,以及蚜虫、植原体等生物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SEO/SEOR蛋白的结构与分类、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在植物逆境响应中的作用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拟开展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深入探讨SEO/SEOR蛋白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及作物逆境抗性增强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SEO/SEOR蛋白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对不同品系幼龄橡胶树排胶生理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割胶方式下不同品系幼龄橡胶树的排胶生理特性,为阐述乳管排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天然橡胶生产中针对不同品系进行合理规划割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PR107、RY8-79、Tjir1和RY7-33-97共4个品系的 6龄未开割橡胶树,在S/2 d/2(割线长度为 1/2茎围,每 2天割 1刀)的强割和后续添加 1%乙烯利刺激割胶方式下,对其橡胶粒子粒径以及干胶含量、排胶体积、排胶时间、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硫醇含量等常规排胶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割胶刀次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系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具有明显差异,起始值最大的是RY8-79和PR107,RY7-33-97 的胶乳粒径较小,Tjir1的胶乳粒径最小.强割后,随着割胶刀次增加,不同品系胶乳粒径普遍短暂上升后降低,其中RY8-79和 Tjir1的胶乳粒径变化较大,PR107 和RY7-33-97的胶乳粒径相对稳定,但均在强割 8刀后胶乳粒径降至 0.80 μm以下,与最大胶乳粒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乙烯利刺激后,胶乳粒径维持在较小水平.2)干胶含量起始值最高为RY7-33-97,其次为RY8-79和PR107,最差为Tjir1.在强割条件下,RY8-79和RY7-33-97干胶含量下降较快,PR107和Tjir1干胶含量下降相对缓慢;乙烯利处理后,PR107干胶含量仅略有下降;RY8-79、RY7-33-97和 Tjir1干胶含量相对下调趋势略明显,尤其是RY7-33-97.3)强割条件下,不同品系的排胶时间和排胶体积变化规律高度一致,RY8-79排胶总体积和时间明显高于PR107、RY7-33-97和Tjir1;乙烯利处理后所有品系的排胶时间和总体积显著提高(P<0.05),其中PR107和Tjir1这 2个排胶少的品系受乙烯利刺激的影响更明显.4)强割条件下RY8-79和RY7-33-97排胶初速度明显高于PR107和Tjir1,但乙烯利刺激显著降低所有品系的排胶初速度.5)强割条件下不同品系堵塞指数差异较大,RY8-79最低,RY7-33-97最高,乙烯利刺激明显降低该指数.6)强割条件下RY8-79硫醇含量最高,其次为RY7-33-97、PR107,Tjir1最低,乙烯利刺激后 48 h 4个品系硫醇含量均表现出降低趋势.[结论]不同品系对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后的排胶反应不同.强割和过度乙烯利刺激均不利于橡胶粒子粒径、干胶含量等产排胶相关参数的恢复.橡胶粒子粒径和干胶含量相对其他参数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可作为衡量排胶是否过度的参考指标.橡胶粒子粒径0.80 μm是一个较有标志性的值,胶乳粒径降到该值之下,预示应降低割胶强度.自然条件下排胶量大的品系通常不耐强割和乙烯利刺激,RY8-79和RY7-33-97作为主栽品种应尽量避免割胶中施加乙烯利,而PR107可配合施用乙烯利刺激剂.利用幼龄树,结合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可以作为育种早期快速筛选不同品系是否具有耐割和耐刺激的方法之一,也为不同品系割胶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橡胶树 强割 乙烯利 橡胶粒子 排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式细胞术估测胡椒属植物基因组大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胡椒属资源基因组大小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本研究筛选了 6 种细胞核提取液和 3 种不同部位叶片,以已知基因组大小的黄瓜为标样,运用流式细胞术对胡椒属资源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改良细胞核提取液和倒一叶是适合胡椒流式细胞术的提取液和取样部位;栽培胡椒品种古晋、Aman 和 EMAS 胡椒的基因组大小为667.94~719.32 Mb,而热引 1 号、柬埔寨小叶种、班尼约尔 1 号和 73F5 的基因组大小为 759.69~785.38 Mb,因此不同栽培品种之间基因组大小存在差异;推算基因组大于 900 Mb的石楠藤和山蒟的染色体条数应该是大于 52 且为 13 的倍数,基因组大小在 600~800 Mb范围内种质的染色体数可能是 52 条.杂交种不但具有与栽培胡椒和黄花胡椒相近的表型,其基因组大小也几乎等于栽培胡椒和黄花胡椒的平均值,推测杂交种可能是栽培胡椒和黄花胡椒的杂交后代.本研究可为胡椒属资源基因组大小测定提供方法,也将为胡椒属种质资源评价及远源杂交等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关键词: 胡椒属 流式细胞术 细胞核提取液 基因组大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梯度乙醇沉淀工艺对灵芝多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灵芝多糖是灵芝子实体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其在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护肝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揭示梯度乙醇沉淀工艺对灵芝多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赤灵芝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除杂,热水浸提工艺提取灵芝多糖,采用不同乙醇浓度(40%、50%、60%、70%、80%、90%, V/V))梯度沉淀灵芝多糖,分别得到GLP40、GLP50、GLP60、GLP70、GLP80、GLP90等6个多糖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近红外光谱仪、凝胶色谱仪等现代仪器对灵芝多糖组成、官能团特征、分子量分布等结构特征,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生长效果等生物活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6个灵芝多糖组分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且以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为主,其中GLP40主要由甘露糖和木糖组成,GLP50、GLP60、GLP70、GLP80和GLP90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6个多糖组分中GLP80和GLP90的葡萄糖占比最高。6个灵芝多糖组分在892.9、1048~1084 cm-1等处的典型官能团完整,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皆为β-型葡聚糖构型。6个灵芝多糖组分的分子量存在差异,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与峰位分子量均呈正相关,GLP40、GLP50、GLP60、GLP70、GLP80、GLP90的分子量范围分别为97~14 925、99~49 410、98~32 030、3614~19 589、3614~10 795、4385~11 084 g/mol,低浓度乙醇下高分子量灵芝多糖优先沉淀。6个多糖组分均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其中GLP90比其他组分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6个灵芝多糖组分均有助于促进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为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 灵芝 乙醇 梯度沉淀 多糖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50℃热风干燥四种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等方法,对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50℃热风干燥后的五指毛桃中的补骨脂素、总多酚、总黄酮、可溶性糖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对五指毛桃品质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50℃热风干燥分别将五指毛桃水分含量降低至15%(安全储存水分含量)所需的时间分别约为22、19、15和12 h。不同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中的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补骨脂素含量分别为0.49、0.60、0.35和0.71 mg/g;多酚含量分别为1.50、3.95、1.44和1.59 mg/g;黄酮含量分别为3.91、4.65、1.19、1.55 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94.95、83.83、86.76、82.19 mg/g;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50℃热风干燥的五指毛桃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75.20%、70.99%、57.18%和69.36%。在实际生产中,若天气晴好,采用晒干方式是最经济环保的干燥方式;若遇阴雨天气,则可选用50℃热风干燥。

关键词: 五指毛桃 干燥 活性成分 挥发性成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腰果角盲蝽气味结合蛋白基因HtheOBP3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腰果角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气味结合蛋白3(odorant binding protein 3,OBP3)功能及其嗅觉感受机制,利用PCR技术结合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其cDNA全长序列,利用多个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检测其在腰果角盲蝽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腰果角盲蝽HtheOBP3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QHI06949)开放阅读框为474 bp,编码15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约为17.15 kD,等电点为5.14,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和性信息素结合蛋白-普通气味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PBP-GOBP)家族的保守结构域。HtheOBP3蛋白具有6个α-螺旋和3对二硫键,其中5个α-螺旋形成1个结合口袋。腰果角盲蝽HtheOBP3与其他20种半翅目昆虫OBP的6个保守半胱氨酸位点完全一致,腰果角盲蝽HtheOBP3的氨基酸序列与薇甘菊颈盲蝽Pachypeltis micranthus PmicOBP4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55.56%。在37种不同昆虫的OBP蛋白中,腰果角盲蝽HtheOBP3与6种半翅目昆虫OBP聚为一个分支,其中与薇甘菊颈盲蝽PmicOBP4亲缘关系最近。腰果角盲蝽成虫各组织中HtheOBP3均有表达,其中在触角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足。表明腰果角盲蝽HtheOBP3是典型的气味结合蛋白,其可能兼具嗅觉和非嗅觉感受等生理功能。

关键词: 腰果角盲蝽 气味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