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PAA对不同土壤保水和蒸发性能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PAA施入量对3种黄土高原主要土壤类型(黄绵土、黑垆土和塿土)的持水性能、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PAA的保水和蒸发作用。结果表明,施入PAA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能。在未加入PAA之前黑垆土的持水性能最低,塿土的最高,黄绵土的次之;加入PAA后,黑垆土的持水能力显著增加,几乎为对照的2倍,塿土和黄绵土也都比对照高。土壤的供水能力随PAA用量的增加而增强,不同土壤类型之间表现为:塿土>黑垆土>黄绵土。未加入PAA时,3种土壤饱和导水率大小为: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加入PAA后,3种土壤的饱和导水率都降低,且基本随PAA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水分条件下,PAA的施入提高了土壤的抗蒸发性能,随PAA用量的增加,塿土和黑垆土的土壤蒸发量增加,但都低于对照,而黄绵土的土壤蒸发量随PAA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施PAA54.5 mg/kg的塿土、黑垆土和施PAA225.8 mg/kg的黄绵土与对照相比,土壤蒸发量分别减少了44.0%,44.6%和30.6%。

关键词: PAA 土壤类型 土壤持水性能 土壤水分蒸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小麦黑胚病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论述了我国小麦黑胚病的发生危害、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病原及其致病性、品种抗病性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小麦 黑胚病 防治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急性传染病,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是要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随着对口蹄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口蹄疫诊断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此,对传统的病毒分离、ELISA方法、核酸探针技术、RT-PCR方法以及目前的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的鉴别诊断技术以及合成肽ELISA技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口蹄疫 诊断技术 核酸探针 RT-PCR 免疫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子粒棉子糖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子糖是人与动物重要的营养成分。为了研究生态因子对大豆子粒中棉子糖含量的影响,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3个试点,以豫豆25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78个样本子粒的棉子糖含量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37个生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诸样本棉子糖含量的变异范围为0.220%~0.869%。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8个生态因子与大豆棉子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各因子对于棉子糖含量影响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0.392%和0.156%,按各因子的贡献大小依次为鼓粒成熟期昼夜温差、分枝期日照、土壤pH值、花荚期日照、土壤锰含量、花荚期降水、分枝期降水、出苗期降水。该结果对高棉子糖含量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豆 棉子糖 生态因子 分期播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河南农业 2009

摘要:植物从种子萌发、生根、长出枝叶到开花结实、衰老、脱落、休眠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无机物和有机物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物质和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B2、C2、G和H1染色体的连锁群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异黄酮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蛋白质脂肪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部分基因定位结果与其相关性分析是一致的,其结果对大豆品质育种应用有重要利用价值。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阻断IBDV感染的抗CEF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筛选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及细胞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可特异性阻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的抗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膜蛋白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IBDV的CEF受体奠定基础。【方法】用CEF细胞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上清。单层CEF用杂交瘤细胞上清孵育2h后接种IBDV,病毒感染后固定细胞,先后与F22-EA6-Biotin及Streptavidin-HRP进行反应,最后用AEC染色,显微镜下计数,统计感染细胞减少的百分率以判定单抗上清阻断IBDV感染的效果。【结果】利用细胞组化的方法,共计检测了768株杂交瘤细胞上清,6株(1A5、1H11、2B12、3G1、4D10和4B8)显示有阻断IBDV感染的效果,其中4B8可完全阻断IBDV对CEF的感染,该单抗针对的CEF膜蛋白很有可能是IBDV的细胞受体。【结论】筛选到的抗CEF膜蛋白的单抗可以阻断IBDV感染CEF,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些单抗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IBDV的CEF细胞受体。

关键词: 鸡胚成纤维细胞 IBDV受体 Biotin Streptavid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RP绩效的可度量性探讨

硅谷 2009

摘要:通过ERP实施中的现实,对传统ERP经济效益可量化绩效进行批驳和反思,建议采用怀特的ABCD检查表,衡量ERP实施的管理效果,并通过PDCA的持续改善,增强ERP使用的效果。

关键词: ERP 绩效 可度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育成大豆品种对SMV和SCN的抗性评价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接种我国大豆产区主要流行SMV株系SC-3及SC-7和SCN 1号生理小种的条件下,对新育成的参加2004~2007年国家及江苏、北京、山东等省市大豆区试的品种分别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抗SMV鉴定的334个品种中,对SC-3抗性较好(高抗和抗病)的品种数有148个,占参试品种数的44.31%;对SC-7抗性较好的有71个,占参试品种数的21.26%。同时对2个株系抗性表现较好的有55个,占参试品种数的16.47%。这些抗性较好的品种既可用于大豆生产,也可作为抗源用于抗病品种选育和与抗性相关的研究。研究还显示,来自于西北和黄淮海大豆产区的参试品种一般抗性较好。抗SCN鉴定的193个大豆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有25个,占12.92%。汾9877-10、邯601、蒙9793-1、沧豆九号等7个品种兼抗SMV和SCN 2种病害。

关键词: 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胞囊线虫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